雷陽
【摘要】近年來,在我國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數量漸漸增多,使相關部門及單位對建筑工程屋面構架層施工質量的要求也更為嚴格。傳統模式下,建筑工程屋面構架層施工傾向采取普通鋼管腳手架及模板體系,即設置懸挑工字鋼及搭設鋼管腳手架,這種體系的危險性高,且耗時耗力。而如何革新其施工技術,保證施工作業的安全性,是相關從業人員需重點考慮的問題。因此,本文在分析建筑工程中屋面構架層施工技術要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具體的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措施,旨在全面提高建筑工程屋面構架施工的效率及質量。
【關鍵詞】建筑工程;屋面構架;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措施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1.075
建筑工程施工期間,在屋面結構處,需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及施工材料。而屋面作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點區域,其結構穩定性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特別是日常使用期間,在遭受風吹日曬的影響下,若處理措施不當,極易出現結構裂縫或漏水等風險問題,進而對居民日常生活舒適性及安全性造成極其不利的影響[1]。與此同時,建筑工程的外在美觀,對城市環境的外在美觀性影響較大,如果屋面構架層施工技術水平低下,則會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外在美觀,并背離業主單位的建設要求,不利于樹立良好的城市建筑形象。因此,在兼顧可靠性及美觀性外,還需要滿足審美要求,以此保證屋面構架層的施工質量。由此可見,為了提升建筑工程屋面構架施工的效率及質量,本文圍繞“建筑工程中屋面構架層施工技術”進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1、建筑工程中屋面構架層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1.1編制合理科學的施工方案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相關施工人員盡量于施工前期開展施工現場實地調研工作,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作業方案,明確劃分各個施工材料的使用規格及類型,例如:以屋面構架層為例,普遍選擇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支模體系,分別根據計算結果設置板模板支撐體系中主楞間距、次楞間距、水平桿步距及立桿縱橫間距,并且設計墻模板時,嚴格控制第一道主楞距地距離及最大墻厚度,盡量以厚墻為參照完成墻模板的計算工作[2]。同時,設計梁模板期間,根據三個區間明確劃分結構梁,即200㎜×600㎜以下為梁截面,處于200㎜×600㎜至200㎜×920㎜間為梁截面,直至完成方案編制后遵循流程審核方案的可行性。
1.2規范相關施工流程
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相關施工人員深入分析施工作業圖紙,嚴格控制鋼板托盤、模板及鋼管等各個零部件的規格及質量的控制工作,盡量提前備好各種材料,根據附著式升降腳手架規范要求,嚴格控制爬架懸臂高度且不得超過6米,盡量選擇全鋼爬架,充分發揮其臨邊防護的作用,方可保證三道結構的附著穩定性,尤其是至防護頂端高度不得超過6米[3]。同時,利用墻柱及邊梁支模體系支護邊梁位置、電梯井位置剪力墻及樓梯間,盡量向上延伸至鋼管,控制臨邊防護適當超出作業面1.2米高度,進一步提升爬架施工的安全性。此外,控制立桿縱橫間距及步距,盡量于大屋面板范圍內選擇普通花架梁。
2、建筑工程中屋面構架層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措施分析
如前所述,對建筑工程中屋面構架層施工技術要點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從屋面構架層施工效率及質量提升角度考慮,還需要掌握此環節施工質量控制措施的實施。總結起來,具體如下:
2.1優化施工流程
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相關施工人員必須持續優化施工作業流程,尤其是具體安裝期間,不得將外架與模板支撐間相互連接,明確立桿模數,方可保證立桿對接扣件的交錯布置效果,不得于同步或同跨內設置縱橫向水平桿接頭,以1米標準為參照控制剪刀撐搭接長度,以45至60度角度為依據控制剪刀撐的傾斜角度,盡量于連接縱橫水平桿及立桿期間使用旋轉扣件予以擰緊處理。同時,距離地面或梁面200㎜處設置縱橫向水平掃地桿,大大提高模板支撐系統的總體穩定性,預防間隔設置對安全產生不利影響。
2.2開展臨邊防護作業
通常情況下,建筑工程屋面構架層普遍選用內收結構且采取支模架外排架外圍臨邊防護措施,所有外排架越高出花架結構1.2m,使用密目網完成鋪設,并且同標準層內樓梯間始終與電梯井位置外墻保持齊平,將全鋼附著式腳手架作為臨邊防護。為了保證施工作業的安全性,相關施工單位盡量保持墻柱及邊梁支模體系中鋼管向上高出1.2m,例如:具體施工期間,注意規范施工人員的操作流程,始終遵循施工作業方案,直至提升爬架指定高度后,再遵循相應技術標準進行施工作業。
2.3規范拆除作業模板
拆除模板期間,相關施工人員提前檢測混凝土試抗壓強度,確保其強度達到施工標準,再根據其檢測結果決定是否拆除模板。例如:拆除墻體及柱模板期間,以保證混凝土澆筑時間超過12小時且強度超過1.2MPa為前提條件,拆除作業時注意保護混凝土角部[4]。同時,梁板現澆混凝土均遵循技術標準,評估其是否達到規定強度,待達到強度后逐一拆除,針對跨度小于8米的頂板或混凝土強度超過75%的梁均可采取相應的拆模處理措施,而對于懸挑梁等跨度超過8米的部分其強度不達到100%時,不得隨意拆除。
2.4加強后期注意事項的把控
所有屋面構架層模板搭設方案均需要交由專家進行統一論證審核,直至通過審核后嚴格遵循施工作業方案,提前確定鋼管擺放位置,嚴格控制鋼管支撐間距,搭設立桿期間仔細檢查立桿的垂直度,尤其是搭設初期,盡量嚴格控制總體架體的穩定性。同時,待完成每層構架層梁施工后,逐一檢查扣件扭矩的基本情況,保證其抗滑承載力符合相應的規范及標準,特別是屋面架構層勢必需要設置數量較多的梁,驗收期間盡量由底部開始抽查,避免出現影響立桿穩定性的情況。
結語:
通過本文探究,認識到受時代進步及技術發展的影響,建筑工程結構日趨復雜,其施工技術類型逐漸多樣,這大大增加了施工作業的難度。因此,相關施工單位需高度重視建筑工程屋面構架層施工作業的開展,靈活運用現代化科學施工技術方法,嚴格控制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以施工安全為例,叮囑相關施工人員嚴格遵循相應的技術規范及標準,仔細佩戴安全防護裝置,規范自身施工作業流程,以此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風險。此外,適當強化經濟及質量方面的管理力度,預防出現浪費施工材料等問題,促進施工企業施工成本的控制進而提高施工整體效益水平。
參考文獻:
[1]劉伏伏.淺析建筑工程中屋面構架層施工技術要點[J].科技經濟導刊,2021,29(10):92-93.
[2]白麗,黃建忠,張健.淺析建筑工程中屋面構架層施工技術要點[J].磚瓦,2020(09):181-182.
[3]石彥明.光伏技術在公共建筑屋面中的實踐與應用[J].新型建筑材料,2020,47(07):139-142.
[4]劉余德.屋面多層構架層模板支撐施工技術探析[J].安徽建筑,2020,27(0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