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璨


摘? 要:“1+X證書”制度是國務院在2019年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列出的“職教20條”中的一條,也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部署,具有非常重要的創新意義,主要目的是深入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深化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和評價模式的改革,全面提高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夯實職業院校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基礎。本文對“1+X證書”制度的意義,以及基于“1+X證書”制度的計算機類專業的職業教學現狀和具體實施策略,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職業院校? 計算機類專業? 1+X證書制度?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7(a)-0144-03
Vocational Teaching Practice Strategy of Computer Specialty Based on 1 + X
ZHOU Can
(Changsha Commerce & Tourism College,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6? China)
Abstract: The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is one of the "20 item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listed in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mplementation Plan" 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2019.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deployment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t has very important innovative significance. The main purpose is to deeply implement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concept, We should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training mode and evaluation mode of compound talents,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significance of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computer major vocational teaching based on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uter specialty;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Teaching practice
在移動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計算機類專業成為了職業院校的熱門專業。職業院校秉承著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宗旨,在三教改革的教學背景下,開始采取“1+X證書”即“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教學制度,從本質的角度而言,該制度與現代人才的發展及市場人才的需求是高度契合的,同時這一制度的構建,也非常符合職業教育的改革趨勢,能夠有效地提高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計算機類的技能型人才。
1? “1+X證書”制度的重要意義
1.1 為人才的培養提供了保障
科學技術的進步帶動了產業結構的變化,傳統的職業教育模式在人才培養方面明顯不再符合社會的實際需求,“1+X證書”制度的提出和實施,則剛好可以有效地彌補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不足,幫助職業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打破發展改革的瓶頸,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高質量技能型人才[1]。對于職業院校的計算機類專業的畢業生來說,在“1+X證書”的教學制度下,他們可以更好地適應且滿足當下相關專業領域對人才的就業需求,保證了社會對實用型人才供需的平衡。
1.2 促進了校企合作的發展
在“1+X證書”制度中,學歷證書反映的是學校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是開發人力資源的基礎,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則代表的是畢業生或社會成員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反映的是職業技能人才的綜合能力,兩者的結合能夠有效地拓展學生就業創業的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2]。同時深化人才培養模式和評價模式的改革,調動社會力量在職業教育中的參與積極性,促進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讓企業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將自身的用工需求導入到專業教學中,調整職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和內容,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1.3 推動國家行業人才資源庫的建設
從2019年4月4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1+X證書制度”的試點方案文件始至2021年5月,已有試點院校中職2681所、高職1283所、本科566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數量如表1所示。
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證書是國家對他們技能綜合能力的一種認可,考取證書更是其將來就業的硬性要求,而在“1+X證書”制度下[3],學生考取的不僅是職業院校頒發的結業證書,還有若干項代表學生專業技能等級的證書,用人單位在選拔專業人才的時候,可以根據學生的“1+X證書”,直接、客觀地選擇最合適的人才,大量節省了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成本,同時也有效推動了國家行業人才資源庫的建設。
2? 基于“1+X證書”的計算機類專業的職業教學現狀
2.1 教學的觀念太過落后
教學觀念是院校制度改革、教學優化的基礎,同時也是影響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就目前高職院校計算機類專業的教學現狀來看,隨著職業教育的進步和發展,“1+X證書”制度的教育意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廣,但依然有部分院?;蚪處?,對其教育內涵缺乏正確的理解與認知,自身的教學觀念較為落后,所采取的教育模式和手段也比較老套,一味注重學生對數據、通訊、編程等基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且忽視了計算機類專業教學內容與時代發展之間的關聯性,導致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根本無法滿足后續進入社會參加工作的需求[4]。長此以往,不僅不利于學生技能水平的提升,還會嚴重阻礙學生未來的發展,導致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出現斷層,對整個職業教育體系來說,都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2.2 教學的方法太過單一
“1+X證書”制度在職業教育中開始實施之后,為了滿足這一制度改革的發展需求,職業院校和教師需要從教學的多個方面出發,進行合理的調整與優化,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來促進“1+X證書”制度的推廣與落實。然而在計算機類專業的實際教學中,由“1+X證書”制度提出的時間不長,教育實踐的前期研究不足,可供院校和教師借鑒及利用的資源和經驗非常有限,為舊制度的改革與新制度的實施造成了很大的阻礙,無論是實訓教學還是理論教學,其方法都較為單一,教學制度的構建和教學活動的開展也相對缺乏科學性,非常不利于“1+X證書”制度在職業教育體系中的實施[5]。
3? 基于“1+X證書”的計算機類專業的職業教學實踐策略
3.1 樹立教師的改革意識
觀念意識是實現改革與創新的基礎,在職業教育領域中,教師的改革意識是實施教育改革、構建教育制度的關鍵。多年來,計算機類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一直是以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的國家級考試“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為首選,先入為主影響了教師們的觀念與意識,盡管該證是各用人單位聘用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工程師系列職務的前提,但證書的職業技能分類不夠詳細,未加入新興職業崗位,不能滿足實際崗位需求。因此,在職業院校的計算機類專業教學中,“1+X證書”制度落實工作順利開展的第一步,就是幫助職業院校的教師樹立良好的改革意識,讓教師能夠意識到在職業教育中構建“1+X證書”制度的必要性,并在構建過程中客觀地認識到計算機類專業對教學制度的需求,實現職業教育觀念的優化與轉變,以此來幫助職業教育計算機類專業取得更好的發展效果[6]。從已公布的四批“1+X證書”分類情況可以看出,計算機類專業證書的數量在翻倍增長,表明了市場的迫切需求。計算機類“1+X證書”各批次數量如圖1所示。
與此同時,鑒于計算機類專業發展更新的速度非??欤處煵粌H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及時改進課堂的教學內容,為“1+X證書””制度的順利落實打好基礎。
在職業教育計算機類專業應用“1+X證書”制度的過程中,一線教育工作者還需要銜接課堂教學與市場發展,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積極采取適宜的教學措施,增加職業教育的靈活性與多樣性,以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出發,尋找落實制度建設與教育改革,以及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新方向,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最合理的教學方案,滿足市場發展與企業應用對人才提出的具體需求,完成職業教育計算機類專業的教學改革。
3.2 堅持崗證賽課的融合
為了在未來的職業教育中,培養更多符合社會和企業發展需求的計算機類專業的技術應用型人才,職業院校需要從專業發展的角度出發,以就業崗位為導向,對接崗課證賽,結合“1+X證書”及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相關賽項標準,重構教學內容,增強人才培養的核心競爭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職業教育中,為了實現計算機人才的高質量培養,院校與教師需要面向市場、企業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對原本的教育制度進行改革,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學技結合,來加大對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力度。為此,職業院校可以積極構建“1+X證書”制度,以證書考核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和就業,而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職業院校的教師需要樹立良好的改革意識,同時積極創新課堂的教學方法、優化人才的培養體系,全力培養更多符合社會發展、企業發展和市場發展需求的綜合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余會.職業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1+X"證書制度構建[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1):107-108.
[2] 向沖,陳誠.基于1+X證書的計算機職業教學實踐[J].電子技術,2020,49(12):132-133.
[3] 賈穎.1+X證書制度下職業院校計算機類專業改革路徑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20):64-67,96.
[4] 楊順弟,楊秋紅.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1+X”證書制度實施措施探討[J].科技風,2020(18):240.
[5] 王穎娜.以計算思維為導向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資訊,2021,19(2):37-39.
[6] 張永剛.混合式學習在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分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32): 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