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現代藝術巨匠巴布羅·畢加索的11件精品在位于美國拉斯維加斯的百樂宮大酒店登場。這場晚間拍賣由蘇富比與美國美高梅國際酒店集團聯手舉辦,全部作品悉數成交,并斬獲1.1億美元的佳績。其中,畢加索的經典肖像作品、創作于1938年的《戴橘紅色貝雷帽的女子》,經過一輪熱烈競投后以4050萬美元高價成交,領銜本場。而作于1942年的《靜物:果籃與花》以1660萬美元超估價成交。近兩米高、創作于1959年的《男子與男孩》則以2440萬美元成交。

這段時間,各大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將紛紛舉槌,其中就包括佳士得香港。其將于11月29日至30日分別舉行“中國古代書畫”及“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兩場拍賣,呈現中國近現代著名鑒藏家葉恭綽家族的珍藏,共計15件古代書畫作品及3件近現代作品。著錄于《中國繪畫總合圖錄續編第一卷:美國、加拿大篇》的傅山、傅眉《醉翁先意》與清金農《梅花書法合卷》等佳構均將一同付拍。

在倫敦邦瀚斯將于11月23日舉行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拍賣中,現代藝術泰斗亨利·馬蒂斯博物館級巨作《站立的裸女》是當之無愧的領銜拍品。此作為典型的馬蒂斯野獸派時期作品,其用色與畫面內容均展露出空前的激進與自由。作品曾參展于多家世界頂級博物館,最早由藝術家最重要的早期贊助人之一米高與莎拉·史坦珍藏,后自197 7年起被一位私人藏家收入囊中,但在19 81年的一次展出后再未現身,此番為其40年后首度亮相。

今年正值中國現代考古學百年,眾多考古新發現的陸續公布讓文博圈一度掀起了陣陣“考古熱”。而在前段時間于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行的“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開幕式上,“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的公布也讓更多考古發現走入大眾視野。從地域分布來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涵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北京周口店遺址、河北陽原泥河灣遺址群、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等均入選。而從年代分布來看,也涵蓋了從舊石器時代至明清時期的多個年代。

想了解被稱為日本國寶級建筑家安藤忠雄跨越半世紀的建筑實踐嗎?那就去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看一看吧。即日起至2022年1月9日,“安藤忠雄世界巡回展中國北京站·青春”將帶你回顧安藤忠雄建筑設計生涯,這也是藝術家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的海外大型回顧展。該展覽展出大量建筑模型、設計手稿、獨有影片、旅行速寫和照片,并按照1:1比例復刻呈現安藤建筑三大經典精神空間,包括其經典之作“光之教堂”“水之教堂”以及首次在展覽中再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

日前,“漢淮傳奇——噩國青銅器精粹展”在上海博物館展出,首次全面系統展示《史記》中提到的噩侯所在噩國的歷史。本次展出的60件噩國青銅器為上海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等機構與私人藏家的重要珍藏,主要基于2007年湖北隨州羊子山發掘一座西周早期墓葬和2012年河南南陽夏餉鋪南水北調工程發現的四代噩侯夫婦墓葬考古成果,時間跨度自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據了解,這一完整呈現噩國青銅器的發展脈絡、還原噩國歷史面貌的展覽,將從即日起展至2022年1月16日。

歷經半年展陳改造后,青海省博物館打造的“1+3”展覽終于要與觀眾見面啦!該博物館將重磅推出四大展覽,內容涵蓋歷史文物與史前災難遺跡、考古遺址與東西方交流、紅色故事與革命精神傳承以及多民族聚居與傳統技藝……其中,“青海考古成果展”精選7件被稱為藏高原地區目前發現的布局最完整、結構最清晰、形制最復雜的高等級墓葬之一——2018血渭一號墓考古出土文物,包括雙獅日月金牌飾、鑲綠松石金鳳釵、主墓室出土金胡瓶等,而這也是2018血渭一號墓考古出土文物首次對外展出。
近日,在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一號臨展廳,一場年度大展“王者之器——明代藩王用瓷”正火熱展出。該展覽集結了30余家文博機構的重要館藏,匯集明代藩王瓷器展品、標本共460套(件),全面、系統地梳理了目前所見藩王陵墓、王府遺址、景德鎮窯址和流傳于世的明代各地藩王用瓷的資料,清晰反映藩王用瓷的時代特色,如此規模實屬迄今為止海內外第一次。據悉,展覽將持續至2022年2月18日。

“天才”之外,真實的畢加索是什么樣子的?即日起至2022年1月3日,在位于南京的北丘當代美術館,畢加索大型個展“天才之外——畢加索的激情與創造”將帶你走進畢加索的世界。展覽挑選172件作品,用九個單元呈現畢加索不同創作時期的繪畫面貌,囊括117件繪畫、46件陶瓷以及攝影師RobertCapa拍攝的畢加索生活的9件攝影作品,為觀眾提供一個近距離感受、觀察、領悟畢加索藝術的機會,更為立體地展現畢加索的藝術創造力與激情。
時隔一年,2021年第七屆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要來啦!其將于11月11日至14日在上海世貿展館舉行,是第三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藝博會集結了30 0余位藝術家的1000余件作品,共劃分為四個板塊,在延續版畫、插畫、攝影、國畫、數字等原有內容的前提下,新增數字藝術作品板塊,致力于推動數字藝術創作宣發、版權認定、IP衍生品、作品交易等領域,為青年藝術家打造多元的藝術推介和交流平臺。而4個邀請展則將聚焦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青年藝術家的攝影作品、插畫等方面。

彼得·保羅·魯本斯是17世紀極具影響力的藝術家,其代表作品之一《Samsonand Delilah》曾于1980年被倫敦國家美術館高價購入。不過,這幅畫的作者身份幾十年來一直存在爭議。而據一項新的人工智能分析,這幅畫有超過9 0%的概率是假的。該項目由一家使用算法來鑒定藝術品的識別公司進行,通過在藝術家多幅真跡的圖像上訓練算法來學習識別藝術家的特征。但在其將此作與148幅魯本斯真跡畫作進行比較后,認為該藝術品有91%的概率是不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