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秦玲
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對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湖北省民宗委深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新規律、吸取新經驗、創造新形式、推出新舉措。
加強組織領導。召開委務會專題研究部署政務公開工作,制定年度政務公開工作任務清單,明確各處室工作任務,壓實工作責任。各處室明確1 名政務公開工作聯絡員,提高工作協調聯動水平,確保任務分工落細落地落實。
科學編制方案。組織政務公開工作培訓,深入學習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公開條例》,學習借鑒先進地區政務公開工作經驗做法,編制印發《湖北省民宗委政務公開實施辦法》,明確政務公開重點任務、內容與范圍、方式和程序、監督和保障等,為有序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規范操作流程。圍繞“公開什么、誰來公開、向誰公開、如何公開”等方面,認真編制政務公開機構簡介、信息公開指南,明確了公開內容、公開范圍、公開程序、公開方式和時限等,進一步規范政務公開操作流程。
“集約化”建好公開平臺。做好門戶網站和新媒體平臺的運維管理和安全保障,充分發揮網站集約化建設優勢,打通省民宗委網站與省政府門戶網站數據壁壘,實現網站數據同源、信息標準化管理,將過去傳統公開方式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相結合,持續推動“政務公開”由“上墻”變“上網”,著力打造政務公開第一平臺。
“互聯網+”拓展公開路徑。在門戶網站設置政務信息公開板塊,內容涵蓋民宗要聞、地方工作、團體動態、機關建設、黨風廉政、互動交流、辦事服務等,既突出便民服務,又體現部門特色。
“店小二”提供精準服務。認真做好公眾互動,暢通政務新媒體政民互動渠道,為公眾提供智能問答、征集調查、咨詢投訴和即時通訊等功能,充分利用網站和政務新媒體聽民意、聚民智、解民憂、凝民心,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建立依申請公開機制。及時修訂《湖北省民宗委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完善依申請公開答復期限及監督渠道等內容。通過“主任信箱”“政府網站找錯”“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公眾平臺,及時查收來信來函并辦理回復,規范使用依申請公開答復文書,不斷提升依申請公開辦理規范化水平。
建立風險評估機制。明確對政務公開工作可能存在的輿情風險進行評估,重點圍繞合法性、合理性、可能性、可控性等方面進行研判,規范新聞發布機制,制定《湖北省民宗委網絡輿情聯動處置辦法(試行)》《湖北省民宗委意識形態工作責任清單》,提出防范風險預案。
建立信息發布機制。制定《湖北省民宗工作系統宣傳信息工作考核辦法》《湖北省民宗委信息發布暫行規定》,按照“分級審核、先審后發”原則,落實“處室負責人、辦公室、分管領導”“三審三?!敝贫?,把好公開稿件的政治導向關、語言文字關和政策法律關。近年來未發生涉及網站和新媒體信息公開內容的網絡輿情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