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青島溫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000
“智慧建造”是近年來興起的建筑理念之一,需要將現代化的建筑技術與管理機制相結合,轉變傳統建筑管理中的滯后性和局限性,轉變建筑領域“信息繭房”一般的落后形式,提升項目建設的信息交流效率和溝通能力[1]。
在工程項目建設初期,需要根據項目建設的需求設立整體管理目標,結合建筑企業、承包企業、使用人群的個性化需求,制定一系列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其中包含著正式、非正式、定期、不定期的管理項目,保證以上各個組織的利益需求點。在工程項目全過程管理實施的過程中,利益獲取需要嚴格遵守全過程管理機制,并且符合國家工程建設的相關規定,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合理應用,保證既定利益不受到工程建設的影響。這不僅是保障利益獲取的重要因素,也是實現我國建筑領域穩定發展的必要保障[1]。
在智慧建造管理機制下,需要建筑相關的各個平臺能夠具備良好的溝通,一旦溝通出現信息失衡現象,則會造成不同建筑主體的矛盾問題。鑒于此,需要在建筑工程推進的過程中建立一個完善的信息交流平臺,作為信息溝通、利益君更的核心。智慧建造理念下指導的信息化平臺建設能夠將各項工程的生命周期、建設信息整合到一個固定的平臺中,滿足各個主體參與的需求,便于各個部門、各個專業之間的溝通。
管控結構是根據工程建設項目確定的統一目標,將項目建設的各個要素進行配置和完善,在統一的管理平臺中確定不同項目的的活動范圍、層次、責任、方位等,形成科學的項目管理結構。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傳統的管理形式出現變化,但是組織理論并沒有出現原則意義上的變動,實施的還是較為傳統的管理方針[2]。通過相關文獻研究能夠看出,矩陣式的管理組織結構在工程管理中實施效果較好,信息溝通的流暢性和時效性都十分可觀。但是這種管理形式對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組織協調能力需求較高,則需要我國工程建設領域構建一支具有專業能力的人才隊伍[2]。
傳統的工程項目監管組織形式基本上都是進行職能、部分的橫向劃分,而不同的工種則以縱向劃分。在智慧建造的理念指導下,傳統的管理機制需要進行調整和改進,橫線劃分的因素有參與建筑的各個工作人員,而縱向劃分的因素則是不同的職能部門,進而能夠將業主作為項目建設的核心結構,在橫向劃分與縱向劃分之間添加信息化管理機制,作為項目全過程管理的基礎。通過這種責任界定形式能夠明確劃分參與工程各個方面的責任,還能夠得到不同部門之間的配合,橫向管理與縱向管理之間互相取長補短、協調配合,實現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這種組織結構中信息獲取與傳遞的效率也能夠大大提升,一旦某一個工作環節出現問題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并且進行調整和完善,在問題程度較輕的情況下可不通過上級統一協調,而是通過信息化的交流平臺進行分析,能夠大大提升問題解決的效率。
基于智慧建造的工程項目管理工作與傳統的工程管理相比,實現了高效化、信息化、協同化的管理形式,能夠保證信息在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得到全方位貫通,彌補了傳統管理形式中信息獲取不均衡的現象,真正實現組織各方協同管控。
(1)壓縮流程原則。在我國傳統的工程項目管理工作中,管理流程較長、管理項目眾多、管理壓力較大。而在智慧建造的理念中,將傳統的管理形式進行調整,對各個流程進行管控和壓縮,去除程序庫中“可有可無”的部分,實現管理流程精簡化。
(2)事前控制原則。傳統項目管控工作中重視的往往是實施階段、交付階段的管理和控制,缺少工程實施之前的管理工作。而實施之前的控制內容是以上三者中最具有主觀傾向的環節,也是效率較高的環節。借助智慧建造技術,能夠對項目建設中的薄弱部分進行碰撞試驗、模擬試驗等,為后續建設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3]。
(3)協同性原則。傳統項目管理中,各個環節之間的協同性和緊密型不足,呈現出“分而治之”的不良現象不利于工程推進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和配合。而在智慧建造中則形成了不同部門、不同項目之間的協調發展,推進工程順利建設的總體進程。
在流程管理方式中使用BIM技術、建立BIM綜合控制線路,能夠通過3D建模形式在施工之前瀏覽整個施工過程,對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極易出現的問題進行檢驗和排查,避免工程正式推進的過程中出現異常現象,也能夠一定程度降低施工成本。在工程推進階段,通過虛擬環境開展項目模擬建設,能夠有效控制項目整體的施工與管理,并且為參與工程的各個項目和環節提供統一化、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平臺[3]。而在工程交付階段,將工程的各項建設成果都匯總到BIM模型中,統一交付到審核監管終端,能夠真實反映出建筑項目的全貌,一定程度上縮減竣工階段的工作量。在項目運營階段,BIM建模效果最佳,能夠為后續的設備管理、統計、維修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數據保障,實現對工程項目建設的全過程管理。
隨著智慧城市建設進程如火如荼的開展,建筑行業也需要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轉變。智慧建造的產生基礎是BIM及時、物聯網技術、4D技術等現代化科技的支持,能夠滿足我國工程建設項目需求,實現“低消耗,高收益”的建設目標。利用智慧建造可以構建項目設計、管理、推進各個過程中的智慧管理機制,利用高新技術,實現工程項目全過程監督,助力我國建筑領域的穩定、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