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譚建山
教師節前夕,樂樂拉住劉老師的手說:“老師,我想送您一份節日禮物——根據您的特點,寫一篇習作送給您。”
“好呀,這樣的禮物才有意義呢!”劉老師問樂樂,“那你準備寫我的什么特點,又通過什么具體事例來表現呢?”
“我想寫您教學有方的特點。您積極為我們開辟第二課堂,常帶我們走出校園,去觀賞自然美景,開展有益的活動。這樣不僅增長了我們的見識,還豐富了我們的寫作素材,有助于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樂樂講道,“比如,夏天,您帶我們到荷塘賞荷花;秋天,您帶我們到山野采集植物標本,到郊外野炊,到公園撿拾垃圾等。”
“樂樂,你真是個有心人。有了思路,你打算怎樣謀篇布局呢?”
“我準備這樣寫:首先,簡要介紹一下您的外貌特征;接著,記敘一兩次您帶我們出去活動的情況。最后,抒發我們愛您的情感。”
“這樣寫不錯呀。那你選取的活動一定要有代表性,然后詳細敘述。”
“是的,我選的是今年春游您帶我們去公園賞柳的活動。”樂樂娓娓講道:
走進公園,我們先來到湖邊的一排垂柳前。只見身姿婀娜的柳樹上,垂下了千萬根柔軟的枝條,枝條上爆出了點點鵝黃色的嫩芽。一棵棵柳樹,仿佛一位位少女在對著湖面梳妝打扮。劉老師見我們興致很高,就指著柳樹問:“誰能背一下《詠柳》這首詩嗎?”大家異口同聲地吟誦道:“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背完了詩句,劉老師還讓我們再說說詩人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來寫柳樹,這樣寫有什么妙處。我們一一作答后,劉老師滿意地笑了。最后,他還讓我們搜集古今中外寫柳樹的詩文,查詢有關柳樹的知識,然后寫一寫游記。
劉老師邊聽邊點頭,還叮囑道:“寫人,離不開寫事。一個人的特點,總是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的,不僅要寫出人物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還應寫出他的神態及心理活動,這樣人物形象就飽滿起來了。樂樂,老師就等著你這份禮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