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濱州建筑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山東濱州 256600
現如今,伴隨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為建筑行業未來邁向更高的舞臺提供有力的平臺和條件,我國建筑行業的規模和數量與日俱增,為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常見良好的基礎環境,可也提高了自然環境的負擔和壓力。我國提倡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的互相結合、共同發展持續發展原則,加強環保節能理念的積極利用,有助于實現環保節能理念和建筑行業發展的互相融合。
近年來,隨著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各個城市的發展水平逐步提高,各種建筑工程數量日益增多、規模逐步擴大,滿足了城市人們的各種需求。從城市內建筑工程的現狀來看,各種建筑工程的風格各異,如果要滿足工程建設的質量目標與標準,有關人員除了要考慮結構、外觀因素外,還需要重視給排水設計,使得給排水設計符合建筑工程的現實需求,通過給排水設計優化與改進,來避免給排水系統存在的能源與環境問題。
給排水系統節能環保理念的應用過程中,通過各種節能環保技術,可以使得給排水系統運行時的資源利用率大大提升。在給排水系統的節能設計方面,有關人員必須要充分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則,結合給排水系統的實際使用需求,開展更為全面的規劃與設計,避免給排水系統運行時存在的資源浪費問題,盡量通過系統優化來實現給排水系統的成本控制,提升系統效益。雖然在給排水系統設計方面包含了多種的節能技術,但是,在具體的實現過程中,常常會受到設計、工藝與設備等的限制,并不能完全通過給排水系統的優化來解決供需矛盾,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要通過節能環保技術的規范應用來提高給排水的節能標準。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50015—2019)中規定,住宅入戶管的供水壓力不應大于0.35MPa,非住宅類居住建筑入戶管的供水壓力不宜大于0.35MPa,生活給水系統的用水點處供水壓力不宜大于0.20MPa,而且要滿足衛生器具工作壓力的要求。如果是高層建筑,想要滿足入戶管的供水壓力,就要對給水系統進行分區處理。某住宅建筑的層高為3m,用水壓力最低是0.10MPa,分區的最高處用水壓力是0.10MPa,最低處是0.35MPa,高差是25m,可以在每個分區設置8層左右。為了達到生活給水用水點處的供水壓力不大于0.20MPa的節能要求,可以通過在超壓樓層設置減壓閥的方式來滿足壓力要求。
在住宅建筑給排水的建設過程之中,利用真空節水技術,其中的工作原理就是在輸水管道之中采用真空設計,這樣內部的空氣就會產生一定的壓強,在水資源傳輸時就會降低一定的能源損耗。在居民用水的過程之中,例如放水以及沖刷廁所時,相應的水流都由真空管道內部的空氣壓強來助力,這樣也有效地節約了水資源的利用。有一些相應的建筑企業已經開始采取管道之中的真空節水技術,通過相應的調查以及研究表明利用真空節水技術正常情況下,居民在用水的過程之中可以節約40%的水資源,節水效果十分顯著。但是如果想要采取真空節水技術,往往需要對整體的給排水管道進行系統的升級,不僅對管道的原料有一定的要求,而且還需要設置相關的設備,保證整個給排水系統內部的真空環境。另外采取真空節水技術,由于管道內部存在一定的壓強,所以這也使得一般管道不會產生堵塞或者是雜質的淤積,提升了管道整體的使用壽命。
中水是指對水質不算太差的生活廢水進行簡單的技術處理,主要是作為綠地澆灌、空調冷卻水、沖洗廁所、洗車等非飲用水使用。中水系統屬于創新型節能建筑的特色系統,在對建筑進行中水設計之前,需要對整個建筑進行評估,確定是否適合在該建筑建設中水系統。如果要在建筑中設置中水系統,需要額外設置泵房、水池、管道、管井等,前期的投資比較大,而且使用的建筑面積也比較大,如果建筑中的中水需求量比較少或者廢水量比較少,就沒有必要設置中水系統。
水分蒸發以后就會形成降雨,在運用水資源的過程中將會發揮明顯的推動作用。可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還需要重視雨水的專業采集和應用,唯有如此,才可以為建筑施工帶來更加穩定的水資源,而雨水在具體的施工建設中起到更為明顯的運用價值與優勢。然而,對于雨水的控制十分困難,不但要充分考慮各類因素的影響,還應該對雨水采集的充分考慮,為節能環保工作的穩步開展提供保障。除此之外,雨水采集完成以后還要實現雨水的凈化處理,在此條件下,還應該重視國家標準與法律要求的嚴格執行,加強雨水采集與利工作的監管,保證雨水的質量。
當確定了接水箱供水方式以后,盡量選節能性更好的變速水泵,在當前水資源日益緊缺的情況下,變速水泵的應用可以改變傳統給排水系統中存在的水資源浪費問題,在具體的實現過程中,需要利用變頻調速裝置結合使用氣壓罐來實現,形成的組合裝置的應用不僅可以節約水資源,還可以降低裝置運行時的電力資源消耗。在配水龍頭最遠配水點設置水流指示器與感溫元件,在系統運行的過程中,通過信號的接收與傳送來進行水泵控制。
近年來,城市建筑給排水中節能環保理念的應用是為了實現建筑節能減排的目標,充分保持給排水系統運行時高效率、低排放的運行狀態,減少傳統給排水系統中水資源的浪費。當前,很多技術的出現都有助于提升給排水的節能效益,比如,雨水收集與利用、太陽能技術、中水回用等,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各個工程企業均需要從建筑工程給排水系統的實際情況出發,科學選用節能環保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