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秧
(吉林省教育考試院 吉林 長春 130033)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從單一的學歷考試變成類型多樣、功能齊全、層次豐富的社會化開放教育形式,在提升我國人民文化素質、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自學考試主要分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理論考試以筆試為主,考核學生對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理解及綜合應用能力;實踐考核以實驗、實習及畢業設計等形式為主,對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進行考核。長期以來,自學考試中的實踐環節不被重視,不利于培養應用技能型的綜合人才,導致自學考試的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在當前社會對應用實踐型人才需求不斷加大的背景下,推進自學考試實踐環節的創新,做到學歷教育與技能培養并重,理論與實踐同步,才能更好地推進自學考試持續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一專多能的人才。
不管是何種形式的教育,都離不開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理論是實踐的指導,實踐是對理論的檢驗和完善。實踐環節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能掌握理論知識不一定能很好地進行實際操作,還需要不斷動手實踐。自學考試是一種職業技能型的教育形式,主要培養自考生的創新及實踐能力。通過實踐環節,可以讓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綜合運用起來,能夠更加感性地去認知所學的知識,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都會得到提高。另外,學生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會遇到不同問題,結合問題再去深究理論知識,會對理論知識了解得更加透徹,原本一知半解的知識會理解得更加全面,也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掌握。
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一些科技含量高的行業逐步發展起來,對兼具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人才有了更多需求。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審時度勢,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作為高等教育組成部分的自學考試,也要及時地調整人才培養目標。近幾年來,應用型、創新型人才供不應求,自學考試的人才培養也應該從傳統的學科型向應用型、創新型轉變。應用創新能力培養離不開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等實踐環節,此環節可以鍛煉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需要結合理論、不斷實踐來提升,學生只有不斷實踐,對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現象進行總結,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獨立思考進行解決,從現象看到本質,才能迸發創新靈感[1],提升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因此,加強自學考試實踐環節,對于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實踐學習環節本是自學考試中的一部分,由于用人單位唯文憑論,導致很多參加自學考試的人都以拿到文憑為目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助學院校對實踐環節教學不重視,加上參加自學考試的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實踐教學開展起來困難較多,只能將主要精力都用在理論教學上。另外,自學考試的理論考試既有國家統考專業命題,也有各省自主專業命題,理論考試的題目比較難,加上學生的學習時間不足,通過率不是很高。而實踐環節的學習,應由助學院校指導自考生進行操作演練,然后由主考院校組織考核。考核地點可選在主考院校內,也可由主考院校選派人員,前往有實踐操作條件的院校地點進行現場考核。但相比理論考試,實踐考核的標準較為寬松,也更容易通過。因此,助學院校師生都將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理論課程的講授和學習上。多數學生認為,只要掌握理論知識,就能通過考試,拿到畢業證書,目的也就達到了。這導致實踐環節說起來很重要,實際很次要。
開展實踐教學離不開實訓室及相應的設備,雖然理論教學只能讓學生了解實際操作流程、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但在實際操作中,不可控的因素較多,導致實際操作不像理論教學那樣流暢順利。因此,只有通過實踐操作,才有更好的教學體驗。很多助學院校沒有實訓場地、設備等讓學生實踐操作;有的助學院校實訓場地、設備等都是為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生準備的,不對自考生開放;有的助學院校不愿意讓自考生使用,擔心自考生不當操作或誤操作而損壞設備;還有一點是自考生無法像普通高校學生那樣集中起來統一進行實踐教學,大多數自考生已經參加工作,不是單純的學生角色,很難接受集中的面授,這導致實踐教學開展起來難度更大。[2]
規章制度是促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實踐環節規范發展的基礎,有了規范的制度,加上嚴格的執行,可以讓實踐環節不再流于形式,而是成為提高自考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各地自學考試管理機構應該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為主考院校實施細則的制定提供參考。細則的制定要綜合考慮實踐教學及實踐考核的整個流程,盡量將細則具體化,而且要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要嚴格按照細則來規范實踐環節考核的標準,使助學院校的輔導教師和參加自考的學生都像重視理論課程一樣重視實踐環節,投入精力來完成實踐教學任務。同時,助學院校可以成立實踐環節領導小組,組長由校內負責自學考試事宜的主管領導擔任,成員可以由專業教師組成。實踐環節領導小組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的實踐教學方案,在結合考試大綱的基礎上,統一教學及考核標準,讓實踐環節有據可依。同時,為加強對實踐環節的檢查評估,以評促改,以評促優,應由自學考試管理機構的人員和主考院校的教師對實踐環節的教學、考核等進行科學公正的評估,實踐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通過。
一直以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實踐環節考核方式陳舊,基本是參照高校內同專業的測試目標進行考核設計,這樣的考核設計不適合對自考生進行考核。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發展過程中,實踐考核基本都以校園教育考試為參考。在當前的互聯網時代,遠程教育和網絡教育的發展為自學考試考核帶來了新的思路,自學考試完全可以根據多年發展的經驗,結合自身特點及自考生的需求創新實踐考核模式。如可以每年進行兩次實踐考核,主考院校盡力提供實踐資源,讓自考生能夠盡可能地去實驗室完成考核;學校還可以開發實踐教學考核基地,對有條件參與實踐考核的單位進行指導,為自考生提供更多的實踐考核場所,自考生可就近報考。除線下的實踐考核外,可以探索線上實踐考核方式,建立考核題庫,讓考生隨機抽取考卷,考試內容以實踐操作為主,采用機器閱卷,確保考試公平公正。實踐考核的結果,設定初級和高級兩個標準,初級是所有考生都必須達到的標準,如果能夠達到高級標準,就證明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很強,可以增加一定的學分,激勵學生更好地參與實踐環節。
實踐環節離開實訓室,就失去了意義。關于實訓基地問題,助學院校要在保證普高學生正常教學需求的基礎上,分時段地對自考生開放。教師在實踐前應將操作流程及規范講清楚,確保自考生能按照流程實踐,教師要在旁邊指導,保證每次實踐都能達到預期效果。院校也可以和當地的職業院校或公共實訓基地建立聯系,利用他們的實訓場所及設備開展實踐教學;院校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建立虛擬實驗室。當前,很多高校都依靠大數據、虛擬仿真技術等建立了自己的虛擬實訓室,為學生實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條件。主考院校也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建立虛擬實驗室讓自考生隨時隨地進行實訓操作,了解并熟悉實訓操作的流程及步驟,能夠獨立完成實訓操作。虛擬實驗室也解決了自考生難以參加集中實踐教學的難題,使其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學習,解決了工作與學習的矛盾。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實踐是提高自考生實踐應用能力的重要環節,應該重視起來。從相應規章制度的制定到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都要以提高自考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為主。應該創新考核方式,讓自學考試不再以理論為主,實踐環節不再流于形式,而是能真正發揮作用,提高自考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為社會發展培養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