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都投資有限公司 廣西南寧 530200
就目前來看,大眾對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及運營管理效果提出的更高要求。由于傳統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管控工作多以人工為主,難以及時發現工程建設與后期植物養護期間存在的各類問題,導致工程發揮出的生態效益不足。因此研究城市園林綠化智慧化管理體系建設內容,設計出功能完善的園林綠化智慧化管理平臺,對推動城市園林綠化工程高效運營,實現地區可持續發展目標意義重大。
城市園林綠化智慧化管理體系及平臺建設工作由美國最早提出并實施,通過利用當時先進的微機管理程序,對城市內部樹木的種類、位置、樹齡以及生長情況進行分區分片管理。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20 世紀90 年代末,國內多個地區建立起園林綠化管理信息系統,通過將地理信息系統與計算機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增強城市園林綠地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園林綠化資源實現了動態管控目標[1]。由于受地區經濟現狀與技術水平等因素影響,城市園林綠化智慧化管理體系與平臺的建設工作尚且處于理論研究階段,仍然需要行業研究者做好頂層設計工作,不斷優化園林綠化智慧化管理體系及品牌建設思路。
城市園林綠化智慧化管理簡稱為智慧園林,主要就是在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工作中應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地理信息系統的先進技術,構建起城市園林綠化立體感知、協調管理、決策智能于一體的綜合管理體系,通過建設智慧園林,能夠切實提升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及管理水平,為構建生態文明社會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
現階段城市園林綠化數字化管理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城市現有園林綠化設計成果、歷史資料答案以及重要苗木信息輸入到了資源數據庫內[2]。但就目前來看,多數城市園林綠化數字化管理工作只涉及電子信息地圖處理、電子政務辦公與行業信息交流等功能,無法更好實現城市園林綠化智慧化管理目標。同時,由于缺乏較為統一的園林綠化數字化建設標準,導致各地區的數字系統協調與對接工作存在問題,無法實現公開共享目標。
由此可見,當前城市園林綠化數字化管理工作已經陷入瓶頸期,為從根本上提升園林綠化管控水平,需在原有數字化管理系統基礎上運用更加先進的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構建起功能完善的城市園林綠化智慧化管理體系與平臺。
在建立城市園林綠化智慧化管理體系中,需要借助已有數字化管理成果以及基礎網絡、計算存儲、信息安全等基礎信息化設施,構建起由智能感知體系、基礎網絡與硬件設施共同組合而成的園林綠化智慧化管理體系[3]。本文擬將城市園林綠化智慧化管理體系技術結構分為智能感知層、基礎設施層、數據資源層、業務應用層、用戶服務層等層次。
其中,智能感知層主要就是利用衛星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視頻監控及傳感器等裝置,將城市園林綠地分布及后期變化情況的數據進行全面采集及分析;
基礎設備層需要借助原城市園林綠化數字化管理成果,對網絡資源、計算資源及存儲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確保其能夠運用多種移動終端訪問;
數據資源層內部包括城市園林綠地基礎數據、綠地監控數據以及公共服務數據等,要求在設計該層工作期間,需要明確數據庫結構形式,合理劃分出數據內部邏輯關系;
業務應用層可直接影響到城市園林綠化智慧化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需要對城市綠化資源進行全面監管,為園林綠化管理部門重大事宜決策提供理論依據;
用戶服務層主要面向的對象為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及決策部門,為各園林企業與公眾提供園林綠地信息的查詢與科普功能。
城市園林綠化信息管理平臺需要以城市電子地圖與高分辨率遙感影像說一句,對園林綠地管養工作產生的數據進行有效采集、核對與分析,從根本上提升園林的信息利用率,實現各級部門數據公開共享目標。
在建設城市園林綠化智慧化監管平臺期間,應當通過使用園林綠化移動巡查系統,對園林綠地事件文本、圖像及聲音進行實時傳輸,確保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及時上報園林事件[4]。應用園林綠地視頻監控設施,對重點園區或名樹古木進行實時監管,園林綠化資源可控性。對城市園林綠地進行綜合評價,采集綠地管理數據,構建起城市園林綠化綜合評價模型,及時發現與整改園林綠化管理期間存在的不足之處。
該平臺建設需要面向園林綠化管理決策部門,應當具備大數據分析、數據傳輸等功能,為園林綠地規劃、監管與養護工作提供重要理論依據。要求輔助決策平臺需要滿足園林綠化綜合查詢統計功能,對城市內部各種類園區、園林式小區、重點植物保護等級進行統計與分級管理。
總而言之,城市園林綠化智慧化管理體系及平臺是建設智慧化城市的重要內容,需要整合園林綠化工程運營期間的各類信息,實現綠地全面及精準養護管理。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研發與建立城市園林綠化智慧化管理體系及平臺中的時間較短,實際積極的經驗不足,還需善于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完善園林綠化智慧化管理體系內容,搭建起功能完善的智慧化管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