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天齊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淄博 255000
建筑工程項目的合同管理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經濟類的合同,是相關建筑建設方為了完成工程的實際指標而與勘察、設計、施工和材料等方面單位所簽署的協議。它同時也是相關雇主在支付工程資金、驗收整體工程質量、隨時跟進工程建設進度的主要書面依據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同時也是承包商方面索取工程款的主要憑證。
首先,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體管理水平。在建筑行業中,工程項目管理中涉及的管理職能相對較多,施工合同管理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整個工程施工中,施工合同管理都貫穿其中,每個環節都需要加強施工合同管理力度,同時還需要與其他管理內容做到相互配合,進而構建一個完善的管理系統與鏈條。其次,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建筑企業在生產經營中主要的目標就是追求最大化的利益,在施工合同管理中和對方進行談判,盡可能簽訂有利的條款,在出現情勢變更時需要及時索賠,還需要及時對變更協議進行簽訂,可以把合同風險進行及時轉移和化解,進而降低經濟損失,提升經濟效益。再次,有助于解決各種法律糾紛。建筑工程施工情況較為復雜,周期相對較長,金額相對較大,各方之間有可能會存在爭議,進而造成法律糾紛。通過施工合同管理,可以在簽訂合同時,針對一些事項和事項發生糾紛后怎樣進行處理等進行約定[1]。
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施工單位與發包方之間經常出現一些合作問題。一旦其合作出現問題后,很多施工單位不是分析合同中的相關條款,而是找領導與發包方協調,希望通過協調來解決合作問題,應該說這是避免糾紛出現的有效方式。然而,如果不按照合同規定處理,很容易給施工企業帶來較大的損失。例如,在工程變更索賠中,很多施工企業即便是存在正當的索賠理由,也不會按照合同約定的內容來解決索賠問題,最終影響工程索賠數額。之所以這種情況會出現,是因為施工單位對合同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
在實際的建筑工程項目的合同簽訂中,經常會出現合同的簽訂方本身并不具備一定的法律常識或者法律意識,如果合同中規定的法律效力不能達到標準,且合同中的實際條款描述不夠嚴謹或者準確,會導致合同的簽訂方的權利和義務模糊,在后續的建設和施工中非常容易產生責任或者工作方面的糾紛。如果合同簽訂的一方法律意識和法律常識不夠強,在實際的合同條款規定和制訂中容易出現不平等的情況,例如在利益和權利上只規定其中一方的,一旦出現問題就非常容易出現違約或者單方面中止合同的情況[2]。
要想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施工合同糾紛的出現,企業必須規范施工合同管理過程。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應該充分重視起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通過制度建設等多種方式對企業內部的合同管理過程進行進一步的規范和完善,使之能夠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并能夠體現出企業經營發展的需要。首先,借助于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簽訂、變更、續訂、解除和終止等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出詳細的規定,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符合法律法規,最大限度地避免法律風險的出現。其次,在合同管理中應該盡量減少口頭通知,所有的問題應該采用書面協商的方式確定內容,避免因口頭通知引發的各種合同問題的出現。最后,對合同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形成的文字材料都應該納入合同檔案管理中,作為合同管理的重要依據。只有這樣,在出現合同糾紛的時候,企業才能夠拿出足夠的證據證明合同的合法性。在具體的檔案管理當中,也應該明確施工建設合同檔案材料收集的范圍及其責任部門,檔案管理的基本形式及方法等。
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管理人才是非常重要的。若管理人員對于施工合同管理的認識程度不足,缺乏實踐經驗,會嚴重影響到管理效果和質量。因此,建筑企業需要注重對施工合同管理人才的培訓教育工作,對相關人員的施工合同管理意識和綜合素質進行提升。在培訓教育工作中,培訓內容可以側重于建筑業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合同管理理論知識、建筑工程專業理論知識、合同管理注意事項、合同管理流程、合同簽訂相關內容等,進而有效提升管理人員的合同管理水平,保證施工合同管理可以更加高效地進行。并且,企業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注重對管理人才在信息技術運用方面的培訓和教育,使其可以靈活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施工合同管理工作。通過針對性的培訓教育,使管理人員在短時間內對合同管理精髓進行了解和掌握,進而有效提升管理水平[3]。
總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糾紛對雙方當事人來說都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為了合同雙方不產生合同糾紛,就需要合同雙方提高各自的合同管理能力和水平。在合同管理中,合同雙方既要增強管理的針對性和規范性,還要實現合同管理的專職化與專業化。只有這樣才能在有效預防和控制合同糾紛的基礎上,在合同框架和法律框架的范圍內妥善解決各種施工合同糾紛,有效維護施工合同雙方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