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科顧委常務副主任 劉世佳
黑龍江省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又地處偏遠,冬季漫長,投資成本高,要進一步在引進項目和資金上有所作為,必須運用系統論的方法整體推進。
一是要把有利于招商引資的政策寫清講透,如土地政策、稅收政策、信貸政策、金融政策、財政政策、證件審批政策、收費政策等,應從有利于招商引資的實際出發,形成配套,并創造性地運用政策。二是地方和部門要把招商引資的政策具體化、法治化,特別是地域比較偏遠,經濟比較落后的地方,要采取更加優惠的政策吸引投資者。實質就是“先予之,后取之”,采取“放水養魚”的一種優惠政策。三是各地制定的優惠政策要保持連續性和長期性。外商投資者最害怕的是政策變,政策不落實,新官不理舊賬,投訴無門。因此,我們制定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要用法的形式固定下來,建立長效機制,給投資者吃“定心丸”。四是要著力研究實行重大項目“一對一”招商和“一企一策”扶持措施,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的機制,省里搭平臺、建渠道,市縣主動對接,推動項目落實。對于一些帶動面大、關聯性強的項目,以投資者的需要為出發點,精心策劃、包裝一批重點招商項目,有針對性地向目標區域、目標企業推介。各市區要結合當地特色產業、優勢資源進行專業策劃、專業包裝,增強項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是要簡化審批程序,各級政府和部門要把為企業辦理各種生產經營手續作為自己的責任和分內的事,實行政府有關部門代理制、時限制、問責制,為節省企業生產經營時間提供無償服務。二是要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排憂解難。政府部門要建立為企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的體系,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有人幫助解決,保證企業生產經營運行的暢通。要強化服務功能,不斷地優化發展環境。要積極推行“六制”,即全面推行首位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失職追究制、否定報備制、無償代辦制六項制度。對投資者提出的要求,“不講不好辦,只講怎么辦;先不說不行,先想怎樣行”。讓主動辦、馬上辦、熱情辦、辦得好成為新的服務標準。三是政府部門要把自己置身于為企業服務的“店小二”“跑堂腿”,推行保姆式、一站式、跟蹤式、全程式服務,視企業為“財神”,恭敬企業家、服務企業家。
一是積極發揮企業招商引資的作用。一個地方招商引資環境好不好,企業家最有發言權,他們的口碑傳播至關重要。比如,牡丹江穆棱市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縣級市,并沒有明顯的區位優勢,但一度招商引資了300多家企業,由于他們有良好的營商環境,企業口碑好,使得這些企業主動幫助穆棱招商,把一些商家拉來投資建廠。二是搞好招商引資不僅要關心呵護扶持外來企業,也要愛護幫助扶持本地成長起來的企業,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助力企業的發展,不能干“招來女婿氣走了兒”的傻事,本地成長的企業也經歷過艱難困苦、溝溝坎坎,更愛家鄉,想為家鄉做貢獻,要把本地企業打造成招商引資的“領頭雁”和好樣板。
首先,必須強化信譽意識。各行各業、各個部門和單位要塑造講誠信的公共形象,并在全社會形成講信譽光榮,不講信譽可恥的氛圍。二是要“一諾千金”。對投資商應允的事,無論如何不能變。尤其是各級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必須及時兌現,嚴格履約。三是要從制度上保證。加強信用約束機制和信用服務體系建設,建立行政信用、企業信用、個人信用系統,建立信用檔案,逐步形成重信守諾的社會化信用制度和體系。
一是政府部門必須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律程序辦事,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公正嚴明的法治環境。二是切實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嚴格執行違法辦案責任追究制度,對妨礙執法、拖延案件的部門和個人嚴肅處理。三是堅持“在執法中服務,在服務中執法”,把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作為執政執法的第一要務。四是加強市場經濟秩序的整頓和治理。堅決打擊偷稅漏稅、制假售假、坑蒙拐騙、侵犯知識產權等擾亂市場經濟秩序、損害經營者和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營造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
一是全省要制定招商引資指導性總體規劃,全面掌握各市(地)、縣(市)、鄉村招商引資項目的情況,尤其是對項目資源、資金匹配、經營布局統籌兼顧,進行必要的組織協調。二是組織協調部門要及時向招商主體發布信息,包括國家和省(市)的經濟發展規劃,經濟產業布局,經濟項目指向,財政、稅務、金融部門一個時期的政策措施,其他省市的一些做法,使其掌握了解投資商的基本走勢。三是有關職能部門,其職能定位是一種經濟協調服務組織,不能以行政手段干預地方和企業招商引資活動,挫傷他們的積極性。
招商引資只有遵循市場規律,用市場機制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一是建立一支專業化、懂經濟、能攻關、敢擔當、責任心強的招商團隊,落實“一項目一隊伍”的專班推進機制,要保持招商人員的延續性,抽調優秀人才充實到招商隊伍。二是考核機制。要給招商引資隊伍和人員定目標、定任務、壓擔子,定期檢查,跟蹤問效。三是分配機制。把招商引資的成果和個人利益掛鉤,對招商引資貢獻大的人員要表彰和獎勵,政治上重用,物質上重獎。四是分享機制。可采取“飛地經濟”的招商引資辦法,尤其是鄉村招商引資的項目,由于受當地條件和資源的限制難以落地,可以轉移到市縣一級的工業園區落地,招商引資取得的收入兩方分成,從而調動鄉村一級招商引資的積極性。
一是加快建設招商引資數據庫。全國各地都在加強招商引資工作,亮圖表、亮家譜,比招數,信息量龐大,我省要通過數據庫及時掌握這些大量的信息資源,能夠快速調出進行分類分析,以此捕捉招商引資的機遇。二是通過大數據平臺,發布黑龍江省和各市(地)縣鄉招商引資的指向,包括產業、資源、政策、優勢等,積極吸引外商外資前來投資項目,盡快落地。三是在大數據平臺構建招商引資的路線圖、時間表,與投資商搞好及時銜接,搶占招商引資的大市場和制高點。
要著力改變過去由單純規模擴張向規模與效益并重轉變,由引資向選資轉變。要延長產業鏈,帶動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招商引資更多地為建設和諧社會、發展經濟做貢獻。招商項目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我省產業規劃,有利于集約利用資源和環境保護,有利于產業轉型升級。要打破傳統的招商理念,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著力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和行業領軍企業,實施產業鏈招商,補鏈強鏈延鏈,吸引配套企業投資落戶,不斷壯大產業集群。
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招商引資輿論氛圍。一是各地各部門,特別是宣傳部門和媒體文化單位,要緊緊圍繞黑龍江省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利用多種傳媒,精心策劃,突出重點,集中宣傳,搞好監督,在全社會弘揚和樹立“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全面營造“人人都是投資環境,處處關系對外開放”和尊重、支持、保護企業家和投資者的良好氛圍。二是要抓好典型宣傳,特別是對招商引資搞得好的典型加大宣傳力度,推廣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并加以表彰獎勵;對影響和阻礙招商引資的反面典型要進行曝光,起到警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