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峰 郭玉翠 徐啟宇
1.膠州市市政工程處 山東膠州 266300;2.青島高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膠州266300;3.膠州市市政工程處 山東膠州 266300
海綿城市效應,是指城市的相關設施經過科學改造后,可以如海綿一樣,有效吸附雨水資源,從而緩解城市的用水需求,同時還可以進一步降低城市內澇現象的發生。對于暴雨、干旱等自然災害,城市可以像海綿一樣,具有強大的抵抗作用。通過海綿城市的相關理論,開展和應用具有海綿效應的設計內容,成為當前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發展的主要方向[1]。借助海綿效應理論,實現人工干預的有效疏導,進一步優化對于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可為城市的給排水系統緩解壓力。同時對城市綠化、農作物灌溉、城市衛生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可以進一步體現環保城市的發展理念,強化城市對于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提高城市地下水源的補給能力,確保城市水資源循環利用體系的有效構建,有效保障城市的正常運轉。
以某工程為例,在開展相關給排水設計前,工作人員發現城區現存的給排水系統設備過于陳舊,已經無法有效解決當前城市內澇問題,同時在雨水暴發季節,城市擁堵、排水能力弱、局部水位暴漲等相關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而當干旱季節時,城市缺水嚴重、供水能力差,城市綠化工程同樣受到了嚴重的影響[2]。由此可見,開展城市給排水設計,并對海綿城市理論進行有效應用,已成為當前城市發展需要重視的問題,通過對城市給排水系統的優化設計,可有效減輕相關問題的影響,從而提升城市給排水系統的應用等級,進一步保障城市的發展。城市排水系統的規劃設計,關乎城市防汛防澇成效,隨著近年來城市內澇的進一步加劇。結合相關城市的發展需求,以城市排水系統建設為核心,拓展工程的排水性能,結合日常的排水系統數據,設計具有一定實用價值、設計價值、應用價值的城市排水系統,以城市海綿效應為引導,進一步提升城市污水排放能力,同時優化排水系統的設計標準,可有效改善排放成效,提高城市發展水平。
由于我國不少城市的給排水系統應用標準存在明顯的差異,造成不少城市開展相關的工作采用標準各有不同,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統一城市給排水系統的設計標準受到行業內的一致響應,加快相關設計標準的建設,可以進一步提升城市排水系統的應用水平,從而確保城市排水能力的提升[3]。針對當前市政工程給排水系統的設計標準,需要結合當地的水文地質條件,結合區域近年來的降水量、水資源分布情況、水資源利用情況等相關內容進行系統性分析和梳理,將給水系統工程與城市用水需求相結合,因地制宜制定有效的規劃設計,從而確保城市給水系統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人行道中,對于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道路材料的選擇以及道路坡度的選擇等方面。一方面,可以選用吸水能力較強的道路材料,確保雨水季節地面不會形成大面積的水漬,同時吸收材料在吸水之后,自身體積和性能不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因此,人行道路通常能夠正常使用。在設計中,還需要保證人行道路具有一定的坡度,讓雨水順著坡度可以自然流入排水系統中,然后通過排水系統將雨水進一步收集和整理,通過一定的凈化工作,使其被應用到城市綠化、城市保潔等相關操作中。對道路材料進行合理選擇,是提高人行道雨水收集能力的重要保障。
車行道中,應用海綿城市理念,選用適當的透水材料,可以提升道路的抗水性。區別于人行道路,當雨季來臨時,道路雨水量過大,不僅會造成交通堵塞,同時還會造成地面濕滑,間接造成交通事故,嚴重時還會引發城市倒灌,造成損失。因此,車行道應用海綿城市理論,需要結合地區的降水特點,進一步提升道路滲水特性。目前,不少城市道路的局部區域積水過于嚴重,主要是由于車行道的施工材料吸水性較差,因此在雨水來臨時,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內澇問題。為了提升道路使用價值,可以在施工過程增設一層防水瀝青,當雨量過大時,雨水會順著道路兩側的排水系統有效排除,同時地面不會因為雨水過多造成交通事故。此外,可采用透水水泥混凝土作為道路中的基礎墊層,實現對雨水的快速滲透。透水混凝土具有超強的技術優勢,可以實現雨水的快速滲透,減少地面的積水現象。
生態環境灌溉設計,是指在某工程中對綠化設施以及周邊綠植等相關植被進行有效的灌溉設計,以生態環境的高度層次差,實現雨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同時,結合植物的有效分布,以高低差的形式對雨水資源實現有效的收集,如此既可滿足植被的灌溉需求,又能對周邊的生態環境起到改善作用。優化水資源凈化系統和自動灌溉系統,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通過局部的生態效應,實現城市市政工程的整體排放作用的有效提升,進一步調整城市局部生態系統,實現溫度、氣候、綠化等相關內容的有效改善,從根本上緩解熱島效應對于城市的影響和作用。
綜上所述,將海綿城市理念與城市給排水工程的相關設計相互結合,可有效減輕城市水資源缺乏的問題,且能夠解決城市內澇等相關問題,從而實現城市水資源利用程度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