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濱州市沾化區建筑公司 山東濱州 256800
新時期建筑業發展下,建筑項目高度與復雜程度逐漸提升,為保證工程項目建設安全,人們對地基基礎施工提出較高的要求[1]。深基坑支護技術是項目建設下保護基礎作業施工安全的一項重要舉措,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深基坑邊坡穩定性,實現地基基礎加固效果。由于工程項目建設特點與工程地質條件約束,不同項目建設對深基坑支護技術要求也有所不同,雖然已經創新出許多樣式的深基坑支護技術,為保證合理性還需要結合諸多因素進行分析,以保證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最優化。
目前我國建筑結構形式發生很大變化,對地下空間利用程度也逐漸提升,為保證地基基礎施工質量安全,不僅要關注基礎施工環境安全,還要為后續地面建設提供支持,采用深基坑支護技術,能夠提高地基基礎的穩定性和強度,避免在后續施工中由于結構自重或者其他因素導致的結構坍塌或變形的現象。從當前情況來看,深基坑支護技術設計方案有很多種,這就要求現場管理人員能夠根據建筑項目規模與地基基坑深度要求,充分考慮地下水條件、地質條件、周邊建筑物等選取有效的執行方案,為滿足深基坑支護要求,可以采取一種或多種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分析,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應用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第一,復雜性。復雜性主要指深基坑支護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影響因素較多,其不僅需要對周邊環境因素進行全面分析,還應該做好土壤壓力的計算,結合自然環境條件與現場施工要求綜合考慮,宏觀把控各種因素的影響,以提高深基坑支護的質量安全。第二,地域性。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土地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各地區地質條件、水文條件、土壤環境各有不同,適用的深基坑支護技術也有所不同。如軟粘土地基、黃土地基等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異性很大。同一城市不同區域也有差異。
本工程在進行深基坑挖掘時,由于工作量巨大,所以采用大型機械作業的方式。該方式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即其能在短時間內能夠挖掘大量土層,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具有無法修理邊坡細節的缺點,很容易在挖掘過程中出現邊坡表面順直度與平整度達不到標準的現象,從而影響后期施工順利進行。對于此類問題,仍然需要投入人力來完成邊坡表面修理工作。受工作人員技能水平的限制,在開展此項工作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現場的監督管理工作,否則很容易出現欠挖或者超挖的情況[2]。
本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有以下三項設計與實際施工產生較大差異的地方。①在計劃施工的方案中深基坑支護使用深層攪拌樁技術,這就導致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水泥滲透量不足的問題,最終影響了水泥的實際支護強度,沒有達到預計的效果,而且表面出現了裂縫問題。②施工現場出現偷工減料的問題。為了切實保證工程質量,工程設計人員在對深基坑支護進行設計時,極盡詳細地考慮了該工程的細節問題,并且在施工之前與現場工作人員做好了交底工作。然而,由于施工人員疏忽大意加上管理人員監督不到位,發現有的施工人員為縮減成本而做出偷工減料的行為,使實際施工工序沒有按照原定流程完成,質量沒有達到預計效果。③沒有充分考慮深基坑施工的空間結構問題。在傳統設計中,一般將深基坑支護結構依照平面問題的方式處理,但是實際上深基坑施工屬于空間問題工程,雖然本工程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調整了方法,以空間要求對支護結構進行調整,盡可能滿足了支護結構的空間效應需求。但是仍然會與期望的效果有所差異,因此,需要提高對該應用技術的重視程度和技術水平,以保證建筑工程整體質量。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工程勘察屬于基礎前提,必須按照具體地址條件,做好工程勘察工作。現階段,針對繼續支護地區,必須做好針對性初步勘察。不同場地的地質情況不同,所以按照底層結構、地下水位、變更條件,建設科學的土地評價機制,提升制定標準化處理措施。在工程勘察中,技術人員應當全面考察施工現場周邊構筑物,同時對工程施工振動承受力進行觀測,以免施工建設的不良影響[3]。
在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中,當受到客觀因素需要,支護主體結構、支護尺寸與設計要求不相符時,施工人員必須與設計人員做好協商,同時按照工程施工順序開展操作。在檢測地下水時,必須編制時間周期,安裝控制裝置后,開展檢測操作。在施工現場,派遣專人檢查施工進度,全面做好施工現場管理工作,加大巡視與檢查力度,設定相應記錄文件。
在深基坑支護施工中,地下水影響作用較強。地下水滲透區域,會發生地面沉降問題,從而引發施工隱患。當條件充足時,利用人工降水方式,可以降低地下水對基坑支護機構的影響,優化土質條件,維護工程建設的有效性。當基坑周邊條件限制,無法應用降水措施時,需要建設水帷幕,全面發揮出擋水作用,以此維護工程建設質量[4]。
深基坑支護既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礎環節,又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在該項工程中出現了土層開挖與邊坡支護不相符、深基坑邊坡施工修理不滿足標準以及施工過程與施工設計存在差異等問題,然而均及時在后期做出了調整,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