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濤
山東臨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濰坊 262600
全球的不可再生資源有限,為了保證各行業的持續發展,各行各業都必須致力研究綠色環保,從節能減排的角度出發,我國建筑行業在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大部分都屬于非環保材料,不僅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也會對人們帶來健康問題。如果想要降低建筑材料對環境帶來的污染就必須考慮使用綠色建筑材料[1]。
近年來國內人均收入一直在不斷提高,大部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有了較大的改善,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需求不再單單局限于能夠遮風避雨而是更加注重品質。所以對于居住環境人們不僅有著質量的要求,還有著節能環保注重低碳的要求,這些從人們的日常消費狀況都可以看出來,而綠色建筑材料可以滿足人們對于環保的需求。
我國建筑行業在我國市場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是我國經濟發展之中的首要行業。目前根據國內政府頒發的相關政策也可以看出我國對建筑行業有了一定的轉型要求,建筑行業必須在運營中體現可持續發展理念要改變傳統建筑施工能源消耗巨大的施工方式,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綠色環保節能作為企業的首要發展要素。綠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對于建筑企業的經濟轉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建筑企業適應當下國家對社會乃至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求[2]。最后,綠色建筑材料的運用對于資源消耗巨大的建筑行業來說可以降低企業的施工成本,企業建筑成本降低后就會擁有更多的資金去發展自身,這樣可以提高企業可持續發展性。
我國建筑行業目前所需要使用到的綠色建筑材料的類型大部分都屬于廢棄物的再次生產,這些材料的特點是使用后不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并且其不具有放射性和毒性。綠色建筑材料和傳統意義上的建筑材料的主要區別在于其具有特性上的優勢,很多綠色建筑材料收縮性較小而且隔熱能力非常強,綠色建筑材料符合當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并且其本身可以憑借這些特質為后續的建筑施工中帶來較大的節能減排的收益,從而減低了施工成本。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運用的最多類型的綠色建筑材料就是墻體材料了,在綠色材料沒有被人們發現時,土木工程施工最常使用的就是石灰,而綠色建筑材料粉煤灰磚較一般石灰而言具有更高的保溫和隔熱優勢,能夠減少在施工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完工后也會提高住戶的居住體驗以及生活質量。由于其隔熱保溫功能顯著,可以有效地減少墻壁所帶來的碳排放[3]。除此之外粉煤灰磚還有非常高的抗壓性質和穩定性質,這兩項性質直接決定了工程施工的質量,并且對于建筑企業后續發展來說,粉煤灰磚還擁有經濟實惠的作用,可以降低企業建筑成本提高企業利潤,因此粉煤灰磚對于建筑行業而言具有非常高的利用價值。
近年來一種新型建筑材料逐漸進入了行業的視野之中,并且很多建筑行業已經將其運用到了土木工程施工當中了,這種新型材料就是膠粉聚苯顆粒保溫砂漿。與傳統土木施工所使用的砂漿材料不同,這種保溫砂漿具有非常高的黏合性,其可以顯著地提高工程的質量,并且在后期的運輸過程中,這種保溫砂漿材料對于環境的要求非常低,可以有效減少運輸的成本提高產業收益。但值得注意的是,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雖然具有非常高的穩定性,但其對施工的溫度有一點要求,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對其進行保溫。
生態陶瓷建筑材料主要運用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裝修環境,可以在裝修房內衛生間和廚房時進行使用。傳統的陶瓷建筑材料在使用的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會對施工場地造成一定的污染,國內市場中的大部分生態陶瓷建筑材料都是經過相關技術人員不斷研究、創新而來的,可以減少裝修中對能源的消耗以及對施工環境的污染。
綠色建筑行業在實際的運用中是非常具有針對性和對一性的,換句話說就是每種材料都有其特定的運用區域,不能隨意將其在各區域進行使用[4]。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整個過程中,對工程的頂端設計直接決定了工程的穩定性和牢靠性。所以在對頂端區域進行施工時需要考慮綠色建筑材料的穩定性和牢固性才能保證頂端區域的穩定,在工程施工開展之前采購部門工作人員需要篩選出多種類型的綠色建筑材料進行性能測評,測評內容主要以穩定性為主,并根據所選材料的測評結果選出一款穩定性最高的材料進行應用。此外還需要根據頂端設計的方案選取于方案匹配度較高的材料,比如在設計 M 型的頂端結構時不僅需要材料具有穩定性還需要材料符合主流頂層設計方案。
對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外部主體結構的建設來說,將其加入應用綠色建筑材料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過使用綠色建筑材料讓外部環境中的一些因素與綠色建筑材料性質充分結合,比如太陽能和雨水收集等,都是利用綠色建筑材料與外部結構特點以達到較好的建筑應用效果。
總而言之,土木工程整個施工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能源,所以近年來也有很多建筑企業被爆出施工現場出現嚴重環境污染和材料濫用等現象。為了呼吁建筑企業將綠色環保理念加入整個土木施工過程中,很多企業也在綠色環保方面進行了嘗試,綠色建筑材料可以減少對能源的消耗以及對施工現場的污染,使用綠色材料是建筑行業做出經濟轉型的必要條件。但未來我國建筑行業在綠色環保方面的開發和研究仍需要社會和企業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