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峰
山西大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山西忻州 034200
在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的養護工作中,需要重視技術的選擇與材料的應用,持續提升養護工作的質量,滿足公路的應用需求[1]。公路的應用狀況,與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經濟發展模式之間有著密切地聯系,預防性養護策略的應用,可以使得路面狀況保持穩定,適應交通運輸需求。為此,積極地進行新技術的應用、新材料的選擇對于路面養護工作將會產生積極影響。
在公路的建設中,由于環境、材料、應用率等因素的影響,公路的路面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受損。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類型,包括裂縫損傷、變形損傷、路面坑槽以及其他損傷。面對不同的路面損傷類型,需要采取合理的預防性養護方式,為此需要詳細地對損傷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根據原因建立起全面的預防機制。
1.2.1 造成路面裂縫的原因
就當前的公路應用狀況來看,路面中出現的裂縫主要有兩種類型,分別是橫向裂縫以及縱向裂縫。裂縫的嚴重性有所不同,對路面應用帶來的影響也存在差異。首先,路面中出現的橫向裂縫,是由于溫度收縮以及路基部分出現的萎縮所造成的。在瀝青路面的攤鋪過程中,就有可能出現橫向的裂縫。同時,在瀝青路面的應用過程中,內部結構的不穩定,路面的承重能力降低,也會導致橫向裂縫的出現。其次,路面中出現縱向裂縫。相對而言,導致縱向裂縫出現的因素與橫向裂縫相比,有著一定的相似性。由于路面建設中,路基壓實程度存在不足,路面沉降的問題發生,就會導致縱向裂縫的出現。
1.2.2 造成路面車轍的原因
在公路的路面中,橫向范圍內存在明顯視覺可見的沿行車帶方向高差,這就說明路面產生了車轍損傷。車轍的出現,仍舊與公路的路基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公路施工中,施工材料的配比存在問題,路面的壓實程度不足等,都會影響到公路的內部結構穩定性,導致路面出現車轍。在高等級公路的使用過程中,車轍損害將會日益嚴重,最終導致路面出現破損,對公路的內部結構造成進一步的不良影響。
1.2.3 造成路面坑槽的原因
路面坑槽也是公路路面常見的損害,路面坑槽與其他的路面損害之間存在這一定的聯系,由于受到松散、龜裂以及網裂等問題的影響,公路的路面中會出現路面的坑洞等問題,進而導致路面的質量受到影響。坑槽的面積以及位置有著不確定性,相對而言修復工作更為復雜[2]。
1.2.4 造成路面其他損傷的原因
路面的損傷往往是綜合性的,單一類型的路面損傷相互影響,會導致路面的狀況出現較為復雜的變化。從根本上來看,復合型損傷的出現,與路面的實際使用狀況、所在環境、路面的建設技術等都有著聯系。為此,在相應預防性養護策略的制定中,要全面地考慮路面應用狀況與環境因素。
微表處技術在當前的公路養護工作中,應用較為廣泛,能夠其他修復路面、強化路面的作用。可以理解為將路面的表面加上保護層,使得路面面對的磨損以及其他的損傷,不會直接傷害道路的表面。在微表處技術的應用,需要注意對相應材料進行合理的配制。配料的配制過程中,需要應用填料、粗細集料、改性乳化瀝青,根據路面的處理需求,選擇配制的比例。技術應用完成之后,在路面表面部分,會出現一個能夠保護內部穩定的薄層。相對其他的路面表面的處理技術,微表處技術的應用能夠滿足更多的細致需求,起到的保護作用全面。同時,這種技術也可以防止路面受到雨水侵蝕,具有防水的性能。從應用反饋來看,應用微表處技術對于路面應用的狀況并不會產生影響,能夠滿足車輛運行的運輸需求。經過技術保護的路面,出現裂縫以及其他病害的機會相對將會有所減少,路面的使用壽命增加,使用的穩定性將會得到保障[3]。
霧封層技術的應用,需要對于公路的路面進行處理,瀝青稀釋乳液材料的在該技術的應用中至關重要,通過瀝青稀釋乳液可以實現對瀝青的表面進行厚度增加,增加瀝青路面的防水性能,使得瀝青路面的結構得到優化。通過材料的應用,瀝青路面的粘結力將會得到有效地增強。經過處理的路面,強度有所增加。一般較為常見的路面危害,包括微小裂縫、路面老化、受到雨水侵蝕等問題,都會得到緩解。在當前,老化問題較為明顯的高級公路,或者是使用率較高的公路中,霧封層技術的應用都是重要的選擇。瀝青稀釋乳液可以改變瀝青的形狀,起到強化的作用,可以說是瀝青的再生劑。
超薄磨損耗層技術通常應用于路面的修復以及新路面中抗滑層的建設,是一種適用性較強的技術。在超薄磨損耗層技術的應用過程中,路面表面的狀態會發生變化。應用乳化瀝青與瀝青混合料,在路面表面進行處理。相對其他的技術,該技術的應用效率較高,能夠在1h之內,確保路面能夠恢復使用。該類型材料的應用,能夠增強路面的防水性能,同時也可以增強路面的防滑性。然而,由于該技術應用中修復的能力有限,僅僅對于各種輕微型的路面損傷修復能發揮作用,因此應用的范圍仍舊受到一定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合理規劃技術的應用方案,提前進行技術準備,確保預防性修護作用的正常發揮。
高等級公路建設中技術的選擇以及材料的應用,都有著相對較高的標準。在進行應用壽命分析的過程中,要參考公路建設的材料,結合技術應用狀況判斷應用壽命。另外,還需要結合公路中運輸狀況,研究由于使用公路所造成的損害,并做出預期的判斷。
預防性養護的實施,需要在嚴重的路面損害沒有發生之前進行。相對其他的路面養護技術,預防性技術能夠起到的損傷修復效果都較為有限。面對嚴重的公路應用損傷,預防性養護技術不能起到充分修護的作用。同時,嚴重損傷中需要應用的損傷修復技術復雜,將會耗費更多的資金。由此可見,選擇正確的預防性養護時機,對于修復的效果以及修復資金的應用,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應用壽命分析以及應用狀況分析的準確性會影響修復工作時機的判斷,為此,需要做好技術溝通[4]。
在高等級公路的養護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時間進行合理的預防養護,并選擇最佳的技術,解決現階段路面存在的問題,避免發生更大的損害,從而延長公路使用壽命。在技術的應用中,可以根據養護需求進行混合技術應用,提升技術的應用效果。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還應積極進行有效的技術創新,不斷推廣預防性養護技術,提升公路養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