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濟鋒
遼寧風云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金華分公司 浙江金華 321000
對于智能建筑中的弱電智能系統,由于實際設計過程中涉及的系統較多,因此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受到的影響因素也較多。對于弱電智能系統中的各個系統,相關設計人員都應該對其進行有效的設計步驟,并在此基礎上對各系統進行合理的設計。基于此情況,相關人員加大了對其的進研究力度[1]。
為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在智能建筑建設中應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提高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改善智能化住宅的智能化程度,可以提高居住品質。比如運用科技,引進電梯設備取代傳統的樓梯,就能解決居民上樓難的問題。智能化空調的應用,使居民能夠提前調節空調溫度,保證室內溫度。智能卡和智能安全門的應用,增強了居民的安全意識,使外來人員能夠有效隔離。這些智能設計能夠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由于智能建筑的設備和技術管理比較復雜,因此在進行智能建筑時,通過對智能建筑進行統一、科學的管理,聯系企業也建立了完善的管理系統。在智能化建筑中,每種智能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電力的支持,在居民生活中,各種用電設備一般都是利用弱電系統供電,因此,為了提高小區的智能化建設水平,就需要對智能弱電系統進行改進和完善。
從設計準備階段開始,就應進入智能建筑弱電系統的整體設計階段,在此階段中,設計者應充分利用當前最先進的咨詢信息和技術力量,最大限度地進行智能建筑弱電系統的設計,從而提高建筑弱電系統設計的實用性和科學性,使建筑更好地為用戶提供智能化服務。該設計階段應能為建筑的智能設計提供一個完整的框架,從而為以后的施工細節設計提供更為有效的依據。
整體設計完成后,智能建筑的設計者應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對各分項工程進行詳細設計,同時應對弱電系統進行平面設計,并對樓層進行經濟和安全分析。細部設計既要有弱電系統的平面設計,又要有綜合布線設計,設計后還要對整個建筑智能化系統的集成程度進行深入分析,并根據用戶需求和施工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施工設計,從而全面提升智能建筑設計的合理性。當設計工作完成后,設計人員還應對智能建筑的設計進行詳細的檢驗,以確保智能建筑的設計能滿足當前建筑的需要和規范的要求[2]。
在智能建筑中,公共廣播系統是實現信息傳遞的主要手段,也是智能建筑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系統。就功能而言,公共廣播系統主要負責新聞、娛樂、應急信息的傳播,也就是說,必須保證公共廣播系統在正常情況下能夠正常運作,同時又具有應急廣播的功效。因此,需要一個能夠長時間處于敏感狀態的緊急廣播控制器,當出現緊急情況時,有關工作人員可以迅速啟動緊急廣播系統,同時還可以同時啟動建筑區域內的分系統,使大樓內的所有用戶都能及時做出應激反應。在發生自然災害時,公共廣播系統必須起到引導用戶逃生的作用,從而減少災害中受傷人員的傷亡。公共廣播系統中的各分系統在日常運行中,可根據不同區域的用戶喜好,獨立運行,進行內容的播放。
弱電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就是安全系統在智能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安全系統是由報警系統、門禁系統、巡更系統等多種系統組成的系統,其主要實現的功能是對建筑物的實際狀況進行有效監控,監控內容應能覆蓋建筑物的每一個角落。只要在大樓內出現搶劫或偷竊現象,保安系統就能通過監控和圖形處理系統精確定位,為公安部門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視頻證據,通過建立保安系統,就能有效地減少智能大樓內的不法行為,提高智能大樓用戶的使用安全性。安全系統設計時,應根據不同建筑物的不同特點進行設計,選擇合適的位置安裝攝像機,這樣就可以將攝像機監控區域覆蓋到每一個角落。與此同時,攝像設備應能24小時連續攝像,并能通過弱電系統的接線設置將視頻內容傳送存儲,從而為用戶獲取視頻觀看視頻提供有效的保障。與此同時,在設計過程中,還可采用紅外對射的方式設計安保系統,這樣,一旦發生不當行為,安保系統就能及時發出警報信息,減少建筑用戶生命財產的損失[3]。
如前所述,智能建筑的服務對象不僅包括普通用戶,還包括商業用戶,智能建筑的服務對象是如此。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用戶的需求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企業對會議設備的用戶需求也逐步向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發展。所以在進行會議系統設計時,設計者應從實用性、安全性、便捷性等方面入手,對會議系統進行設計。設計者應根據會議系統所需環境,對會議所需的擴音設備進行設計,并對會議所需的擴音需求進行有效分析,以確保會議設備能滿足商務用戶的會議需求。與此同時,隨著因特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商務用戶要求會議系統能夠實現多媒體視頻會議的功能,因此,設計者應根據多媒體視頻會議的實際需要,設計出會議中所需的視頻音頻對接接口,同時科學地設計出會議桌的位置,以保證網絡視頻會議能夠實現雙向通信,滿足商務用戶開會時的基本要求。此外,在設計會議系統時,還應考慮到會議場所的規模、可接納人數和當前多種多媒體會議中所需的必備線路,以便能夠為商務用戶提供更高質量的會議場所。
在智能建筑中,弱電智能化系統的設計涉及范圍比較廣,對設計人員的技術要求也比較高。因此,必須從用戶的實際需要出發,明確設計要點和施工工藝,做好設計準備工作、總體設計工作和細節設計工作,才能使智能建筑中弱電智能化系統設計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和科學性,從而提高智能建筑的建設質量和效率,促進我國弱電智能化工程建設業的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