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偉
山西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公路工程總承包分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因為懸索橋施工作業難度較大,在實際施工過程之中,通過科學應用錨碇施工技術,可以有效提高懸索橋施工結構的可靠性與安全性,防止橋體結構出現大面積的失穩現象。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討錨碇施工技術技術在懸索橋工程施工中的具體應用要點和注意事項,具體如下。
第一,嚴格控制基坑開挖質量。在基坑開挖施工過程當中,施工人員需要遵守自上向下施工原則,并采用分層開挖方法,為了確保基坑排水效果得到明顯提升,施工人員還要在基坑的底部合理設置截水溝與排水溝,避免地表水流入到基坑的內部。通過科學設置截水溝與排水溝,可以減小外界降雨對基坑開挖產生的影響,進一步提升基坑的施工質量,確保懸索橋基坑開挖質量符合規定要求。
第二,妥善處理深大基坑邊坡。通過在基坑邊坡處進行有效支護,并采用邊開挖邊支護的原則,進一步提高基坑邊坡支護效果,防止基坑邊坡出現倒塌現象。同時,施工人員還要結合懸索橋工程深大基坑的實際開挖深度,包括基坑支護特點,合理選擇支護方法,保證深大基坑支護施工強度符合規定要求。
第三,采取機械開挖方法,加強懸索橋錨碇基礎施工作業力度。結合重力式錨碇基礎施工作業特點能夠得知,通過采用機械開挖方式,能夠明顯提升施工作業速度,在比較短的時間內順利完成基礎開挖作業,為了確保機械開挖施工的有序進行,施工單位還要安排專業人員做好相應的清理工作,針對基坑底部結構,加強保護力度,通過使用爆破施工方法,并采取完善的保護措施,可以確保基坑邊坡結構更加穩定、安全[1]。
2.1.1 施工要點
結合重力式錨碇混凝土施工作業特點能夠得知,在具體施工作業環節,加強施工質量控制力度特別重要,要求施工單位根據具體情況,按照規定標準開展一系列施工作業,核心內容如下:
第一,結合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作業要求,合理選擇水泥材料,盡可能選擇水化熱比較低的水泥材料,保證水泥發熱量處于比較低的狀態,通過選擇水化熱較低的水泥,能夠顯著降低水化熱現象的發生,確保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更加可靠[2]。
第二,盡量減少水泥使用量。通過在混凝土材料當中加入適量的粉煤灰等一系列摻入劑,可以顯著減少水泥使用量,進而降低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減小水泥水化熱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第三,科學控制混凝土澆筑入倉溫度,不斷提高大體積混凝土的整體質量。對于施工人員而言,通過有效控制混凝土入倉溫度并嚴格控制水泥材料使用量,采取冷卻水循環方式,在降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溫度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混凝土結構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避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出現嚴重的水化熱現象。
2.1.2 注意事項
通常來說,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需要采取分層作業模式,每層施工厚度不宜超過1.5m,并采取有效的降溫方式,將結構表面浮漿徹底清理,能夠確保混凝土結合面具有較好的凝結效果,同時,混凝土澆筑施工間隔不宜超過6h。在具體施工期間,施工人員還要結合錨碇特點與實際尺寸,采取分塊施工方法,并嚴格控制錨碇塊間連續縫寬度,錨碇塊連接縫寬度不宜小于1.5m,不宜超過2m,通過在縫隙內部澆筑適量的微膨脹混凝土,能夠顯著提升凝結效果,防止縫隙不斷擴大。
此外,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結束后,施工人員還要采取科學的養護方式,通過采用表面覆蓋與灑水方式,能夠保證混凝土結構在恒溫條件下進行有效養護,提升養護效果,養護溫度不宜超過25℃,若養護環境溫度低于25℃,養護人員需要采取科學的保溫措施[3]。
2.2.1 明確基礎受力特點
基礎澆筑施工結束后,地基受力較為均勻,施工人員需要進行錨碇施工,大部分錨體具有前輕后重的特點,基底后部的壓應力過大,前端的壓應力過小,使得結構出現偏心受壓狀態,受到主纜拉力的影響,基底壓應力表現為前大后小狀態。
明確基礎受力特點之后,技術人員還要對基礎進行受力驗算,在實際驗算過程當中,準確計算出持力層的承載能力,包括錨碇基礎的偏心距,以及錨碇的抗傾覆能力。根據重力式錨碇施工作業特點可以得知,通過對基礎結構進行受力分析,能夠幫助施工人員進一步了解基礎的實際受力情況,從而確保錨碇施工的順利開展[4]。
2.2.2 選擇要點
在選擇錨碇類型的過程當中,施工單位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荷載因素。如果主纜索的拉力比較小,可以選取擴大基礎,如果主纜拉力比較大,則可以采取地下連續墻基礎。
第二,全面考慮懸索橋所在地區的地質條件。若巖層的埋深比較淺,可以采取淺埋基礎類型,如果巖層的埋深比較大,可采取沉井基礎或者地下連續墻施工方法。
在施工作業環節,淺埋擴大基礎施工作業流程比較簡單,但是,沉井基礎的適用性最強,能夠在陸地與淺水等區域進行,在沉井施工期間,容易發生下沉難度大、傾斜度大等一系列現象。如果采用地下連續墻施工方式,施工單位需要綜合考慮該地區的地層條件。
除此之外,在選擇重力式錨碇基礎時,施工單位還要考慮外界荷載因素,包括周圍施工作業環境,并制定出相應的施工管理方案,結合錨碇施工的具體情況與實際施工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錨碇類型,并采取良好的安全措施,減少錨碇施工作業風險的發生。施工單位科學選擇錨碇基礎類型,不僅能夠提升錨碇的承載能力與結構強度,而且可以有效減少基礎坍塌現象的發生,確保懸索橋結構更加穩定[5]。
2.2.3 注意事項
第一,型鋼錨固體系施工注意事項。在型鋼錨固體系施工環節,全部的鋼構件安裝均需要嚴格遵守鋼結構施工要求進行施工,結合型鋼錨固體系施工特點能夠得知,通過認真遵守鋼結構施工作業要求進行施工,并合理選擇鋼構件,能夠確保型鋼錨固體系更加安全、穩定。在錨桿錨梁施工期間,要求施工人員認真遵守相關規范標準要求,加強除銹力度,在型鋼表面進行涂裝施工,采取科學的檢測方式,重點檢測型鋼體系強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6]。
另外,在制作錨桿錨梁的過程當中,要嚴格控制施工作業精度,要求制作人員認真按照圖紙要求進行施工,并科學控制安裝誤差,確保錨桿錨梁的施工精度符合規定標準要求。
第二,預應力錨固體系施工注意事項。預應力張拉施工需要和壓漿工藝配合應用,為了確保預應力張拉施工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在張拉施工過程當中,要求施工人員嚴格按施工要求進行施工,在預應力筋連接部位,需要合理安裝防護套,并結合壓漿情況,適當調整防護套施工位置,進一步提高預應力張拉施工效果。
各類加工件均需要采用超聲波與磁粉探傷方法進行檢測,在實際檢測工作當中,檢測人員要結合加工件結構特點,采取分開檢查模式,一旦發現加工件內部存在較大瑕疵,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若加工件的瑕疵范圍過大,要及時替換。通過對各類加工件的安裝精度進行全面檢查,能夠顯著提高預應力錨固體系的整體施工精度,避免出現較大的施工誤差,從而有效提升整個體系的施工質量[7]。
綜上所述,通過對懸索橋錨碇施工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進行合理分析,能夠保證懸索橋錨碇施工作業的有序開展,對于施工作業人員來講,要根據懸索橋施工規模,綜合考慮工程所在地區的地質條件和外界環境條件,有針對性地選擇錨碇類型,在提高懸索橋錨碇施工作業效率的同時,減少懸索橋錨碇施工不規范現象的發生,從而確保懸索橋的整體施工質量得到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