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坤
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瀝青路面在正常使用中,極易存在病害嚴重的問題,這就需要深入分析導致這些病害的主要原因,結合實際情況尋找出解釋可行的解決辦法,及時的處理瀝青路面的病害問題,提高工程的總體水平,滿足交通運行的需要,也能夠促進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全面發展。
瀝青路面出現的裂縫可以分為兩個類型,首先是荷載型裂縫,簡單來講就是因為行車荷載過重所引起的,因為瀝青路面的下層一般都是半剛性的,其強度是相對固定的,因此在車輪的重荷載壓力下會造成底層出現裂縫,在日積月累之后裂縫會慢慢地擴大延伸,然后出現公路的表面。其次是非荷載型裂縫,這種裂縫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溫度,當溫度比較低時瀝青會進行收縮,而當收縮的范圍超過瀝青的抗拉強度之后就會出現裂縫。當然這種裂縫一般都是橫向的,并且易發時間在冬季。
①路面材料與輪胎之間的摩擦力度不同,造成不同程度的磨耗;②路基在外力作用下出現結構性變形并反射到路面,會使路面出現相應的變形;③受高溫天氣的影響,瀝青的流動性會發生變化,這時路面在車輛荷載的作用下會發生細微變化,由此產生不可逆轉的塑性變形;④在碾壓瀝青混合料過程中,壓實度沒有達到指定標準,當車輛經過路面時對其繼續密實,形成車轍。受雨水天氣的影響,車輛在車轍路段高速行駛時,會發生水漂、滑移等現象,增加行車風險[1]。
在對公路工程進行施工時,如果不夠重視施工質量、面層材料未正確組合或是材料的粘結力不足等問題,均會導致面層混合料的集料之間由于粘結力不足而出現成片散開的問題。這些材料在受到車輪的真空吸力或是受到天氣的影響,會與路面之間有利,從而形成坑槽。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瀝青路面的結構受到了破壞,從而出現路面松散。
微表處技術的特點是操作方便、節能環保、經濟效益好。施工前先對路面深度清理,并將路面的病害進行修復,然后在路面鋪設導線,保證施工車輛沿直線行駛,接著進行施工放樣,將混合料進行攤鋪,人工找平修復局部缺陷,最后等待乳化瀝青破乳后進行碾壓、養護。微表處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高速公路的路面罩面和車轍修復,不僅可以增加路面的防水、抗滑、耐磨性,還能提高瀝青路面的使用年限,地表溫度在10℃以上都可以進行施工,施工成本較低。
常見的裂縫有橫縱裂縫、網狀裂縫。利用灌縫技術可很好地解決瀝青路面裂縫問題。具體操作步驟如下:①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對路面進行勘察并制定修護方案,然后選取符合標準的材料,同時將裂縫內的雜物清理干凈,并對裂縫處的地面結構進行鑿毛處理,這樣才能保證之后的施工質量。②根據裂縫寬度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當裂縫寬度低于5mm時,直接將密封材料灌入裂縫;當裂縫的寬度超過5mm時,需要對裂縫進行開槽處理。這時要用開槽機對裂縫周圍進行切割,注意保持縫口的清潔。③在槽內灌入密封材料,需要使用壓力灌縫機進行操作,才能很好地把密封材料灌進裂縫深層,保證施工效果和施工質量。④灌縫結束后需進行冷卻養護工作[2]。
抗車轍能力主要的原因在瀝青混合料的粘度以及彈性上,而混合料粘度的影響因素就是問題。所以在具體的施工中應該選用粘度比較高的瀝青,然后在其中再摻入各種的改性劑,這可以有效地降低瀝青粘度變化的范圍,使得溫度對于路面抗車轍能力的影響降到最低。其次,利用樹脂或者是橡膠可以有效改變瀝青的感溫性,因此在施工中可以適當地加入相關的一些材料,保障施工質量。此外,吸油材料也具有這個特性,而且相比于橡膠等材料更具有性價比,可以在具體的施工中加入這種材料增強降低瀝青的溫度感應范圍[3]。
如果公路瀝青路面基層完好,僅僅只有路面面層存在部分坑槽,可以進行簡單的處理,根據圓洞方補的原則,在坑槽附近劃出修補的范圍,將開槽切成矩形、長方形,并保持槽內底部的干燥。然后在槽壁和槽底均勻的噴灑瀝青黏層油,并進行攤鋪,使其與原有的瀝青混合料結合。對于瀝青路面基層受到破壞的部分,需要對其進行修理處治,然后再開始鋪筑面層。寒冷的季節,可以使用現有路面材料臨時填補,等到天氣轉好之后進行詳細修補。低溫潮濕天氣時,可以使用乳化瀝青結合料進行修補。
首先,在工程的實施環節,應該加強基層平整性和面層平整度的管理與控制。比如石灰石作為穩定基層結構部分,可以選擇使用平地機刮平施工方式,指導檢測合格后才能停止施工。水泥穩定碎石在具體實施階段,平整度的控制是比較困難的,要加強管理和控制,嚴格控制平整度。路基沉陷防治環節,特別是軟土路基的施工技術標準,必須要充分的重視路基壓實施工效果。
目前,根據路面的病害程度,將其分為輕度階段、穩定階段、重度階段,養護應根據每個階段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預防性養護措施,以延緩病害的發展速度,這樣不僅能夠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還能保證車輛行駛的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