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
山東大成正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1400
1.1.1 外觀檢測法
①建筑結構的外觀,來判定在建筑物中是否存在損壞、裂縫等肉眼可見的問題;②結構構件的外觀和尺寸觀測,判斷其是否達到了相應的技術標準;③各種材料的性能是否與工程要求相一致。由于外觀檢測法是由檢測人員來完成的,且沒有其他的輔助檢測儀器和設備,也就使得檢測結果的主觀性非常大。
1.1.2 儀器檢測法
外觀檢測法是主體結構檢測方面的首要檢測環節,當外觀檢測結束以后,就需要進入儀器檢測環節,這一檢測實施的過程中,需借助先進的儀器設備來完成檢測。儀器檢測法在應用的過程中,如果要保障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必須要選擇恰當的檢測儀器和設備,并正確操作各種的儀器和設備,遵守相應的檢測流程和要點,因此,由于這一檢測方法的特殊性,可以對建筑主體結構的質量開展自動化的檢測。在我國建筑主體結構檢測時,如果選用的儀器檢測法,可以選擇的儀器包含了有損檢測類儀器和無損檢測類儀器[1]。
1.1.3 電磁感應法
電磁感應法檢測同樣是結構檢測方面一種十分有效地檢測方法,在利用這一檢測方法時,檢測人員要將儀器探頭放在被檢測部位的表面位置,經由相應的信號分析,來更為精準地定位鋼筋位置,對于鋼筋直徑的檢測方面,尤其要注重對鋼筋材料間距的控制,最好將間距控制在10mm左右,在保障檢測操作規范性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檢測結果才是最為有效地。
1.1.4 回彈檢測法
建筑主體結構檢測中,回彈檢測法的應用范圍是非常廣的,尤其是在砂漿與混凝土強度的檢測中,這一檢測方法的應用優勢非常突出。在具體的檢測實施中,需借助于回彈儀來完成,所使用的回彈儀是用一個彈簧驅動的重錘,彈力桿可以對混凝土表面加以彈擊,隨后通過對重錘被反彈回來的距離的測量,就可以進行回彈值的獲取。回彈檢測法應用上,必須要對相應的檢測參數,比如,溫度、回彈值率定等進行科學控制,且還需要注意對檢測部位的選擇,以提高檢測精度。因此,回彈值會受到原材料檢測范圍、成型方法等多種因素的干擾,就需要在檢測的過程中創造良好的檢測環境和條件[2]。
1.1.5 建筑工程主體質量檢測法
很多的建筑工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如果是這一結構,鋼筋的質量將是影響主體結構性能的關鍵性因素。因此,在主體結構的檢測過程中,需要加強對鋼筋等相關參數的檢測,比如,可以對鋼筋的實際系數、強度等開展嚴格的檢測。當然,鋼筋的截面位置設置也非常重要,在檢測時同樣需要注重對這一因素的控制。鋼筋保護層檢測以非破損檢測和破損檢測為主,在具體的檢測過程中,需結合結構的具體特征,選擇最為恰當的檢測方法。主體結構檢測時,抗壓性的檢測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獲得主體結構的抗壓強度指標,可以選用靜態檢測法和動態檢測法來完成。
①現場調查。這一環節是檢測前期的工作,相關人員要收集被檢測結構的相關信息,充分在整合全部信息的基礎上,來確定檢測的目的、要求。②確定檢測方案。根據前期的檢測資料分析和調查,確定最為實用的檢測方案,在檢測方案中應包含檢測概況、目的、要求、流程、人員安排和儀器設備等基本性的內容,只有保障了檢測方案中內容的完整性與可行性,才能夠發揮該方案對后續檢測的指導價值。③現場檢測。實際的檢測作業開展時,相關人員需通過開展幾何量檢測、物理力學性能檢測、化學性能檢測等來獲得相應的檢測結果。④檢測結果的分析。
由于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測工作的內容比較繁雜,能夠應用的檢測方法也比較多,因此,技術人員應該立足于建筑工程的實際建設情況合理選擇檢測方法。對于施工準備階段,技術人員不僅要檢測主體的質量,同時還應該關注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以及施工原料的質量情況。在正式施工之前,技術人員應該對施工項目的資質進行審查,進而明確施工企業的建設施工能力,保障施工建設的開展[3]。
技術人員在建筑主體施工的過程中也應該合理開展質量檢測工作,這樣才能夠掌握主體結構的重點,進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技術人員在施工的過程中應該進行質量評測,對施工標準以及施工材料進行重點檢測,尤其應該關注建筑主體的下沉情況。在沉降的過程中,正常的沉降并不會影響建筑主體結構,但是如果發生沉降的位置存在一定差異,就會出現沉降不均勻的現象,進而影響建筑的穩定性。技術人員在此階段進行建筑主體檢測的時候首先應該明確建筑的水平部位與基準點,每天對參照點與基準點的夾角進行測量與記錄,如果數值發生了變化,則及時停工進行處理。
綜上所述,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是建筑項目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關乎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必須做好這項工作。對于建筑主體結構的質量檢測,應明確檢測重點、檢測方向,并以科學化的檢測路徑開展實踐工作,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