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鑫
天津長蘆漢沽鹽場有限責任公司 天津 300480
危化品業具有較高的危害性,不注重其消防安全會導致更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據統計,我國去年因為危化品事故造成的損失高達1000億人民幣。危化品行業可帶來以下消防安全事故。
2013年上海翁牌冷藏實業有限公司由于液氨泄漏造成多人死亡;江蘇省南京市某硫鐵礦開采公司由于未按消防部門要求申報、擺放炸藥,并未按規定禁止吸煙造成爆炸,燃燒物在爆炸過程中產生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有毒氣體經過通風井到達井下作業位置,造成57人中毒。又比如2017年8月6日在廣饒縣東營奧星石油化工發生的硫化氫中毒事故,由于酸性水汽提取裝置發生硫化氫泄漏,造成2人死亡、1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256萬元。由于忽視消防安全造成的事故在全世界更是比比皆是,這些事故往往均造成嚴重的后果,而起因均為相關企業和人員未按照有關部門規定(如設置獨立的排風系統、佩戴防護用具、嚴格存放易燃易爆品等),對消防安全不重視所致[1]。
2014年3月1日,一輛運輸甲醇的罐裝車發生交通事故,該車輛起火后發生爆炸,造成了31人死亡;又比如,3月13日一輛危化品罐槽車突然發生爆炸,導致車輛駕駛人員當場死亡;2015年8月12日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特別重大燃爆事故,造成165人死亡、760人受傷、68億元財產損失,這次事故的原因就是危化品倉庫的硝化棉儲存不當,在受高溫自燃后點燃附近的硝酸銨造成爆炸,從而引爆周邊其他危險爆炸物,造成別重大事故。火災與爆炸事故往往蔓延迅速、難以控制,一旦發生將會導致巨大的災難,因此,火災和爆炸事故一直都是危化品企業消防安全事故中的重點危害,需要更加密切的關注與預防[2]。
在我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中規定:對于危化品的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以及對廢棄危化品處置進行監督管理的有關部門共有11個之多。監管部門眾多、其職能交叉,導致了多頭管理轉變為無人管理的局面,造成監管力度嚴重不到位。多個監管部門之間互相推卸責任,不僅沒法做到多重監管,反而造成了互相依賴,最終無人作為的尷尬現狀。同時,在危化品企業消防安全檢查中,由于相關管理部門和監督部門不屬于同一部門,往往會造成監督和處罰環節有所脫節。同時由于部分監督人員自身自律性不夠,甚至個別人拜金主義嚴重,私欲不斷膨脹,導致在監督過程中因個人利益而枉顧消防安全管理,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后果[3]。
危化品企業的相關從事人員由于貪圖輕松與蠅頭小利,往往對企業消防安全管理不夠重視。缺乏對消防安全管理的正確認識,大大增加了企業發生消防安全事故的風險,該類企業往往從制度上就未對消防安全管理進行預案,一旦發生消防安全事故,將會手足無措。危化品企業的消防安全知識講座太少,大多人員對消防設施安放位置、使用方法等知之甚少,在火災發生的初期,不具備撲救能力;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基礎知識匱乏,往往由于其操作生疏,在危急關頭無法做到合理處置辦法,阻止火災蔓延。
由于當前社會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建設向偏遠地區延伸,從而導致過去處于城市邊緣的危化品企業逐漸鄰近人口密集的居民區,從而增加了消防處理難度。國家標準的制定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需要較為長的時間,現有危化品防火設計規范多年未修訂,與部分消防安全管理問題脫節。在實際消防安全檢查過程中,危化品企業在出現如消防設施未按規定擺放等問題后,相關企業卻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這樣就導致企業更加不重視消防安全問題以及由于該類不規范行為從而埋下安全隱患,因此這一問題應被相關部門更加重視。
化工產業規劃與城鎮規劃脫軌,部分地區為追求政府財政收入盲目上項目、辦企業,缺少整體性、全局性的科學規劃。準入門檻設置過低、產業鏈條復雜,未進行分區分類設置、混合布局。企業單位內部產業鏈交叉設計,儲存區罐型雜亂、介質混存,管理不規范;有的企業未取得土地、規劃手續,違法違規建設,甚至未進行消防驗收投入使用;有的國企老廠改制后轉型升級、增設項目,車間、庫房、設備等建設方面隨意性大,改建和擴建后突破原有平面布局和設計標準,導致生產裝置和儲罐密集交錯、混亂無序,防火間距嚴重不足,而且毗鄰居民生活區,存在先天性缺陷和風險隱患,一旦發生爆炸或火災事故,毒害、倒塌、污染等多種災情風險交融疊加。
從日常消防監督檢查經驗看,很多企業消防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重生產輕管理,消防經費投入少,缺乏消防安全“明白人”,特別是中小企業管理人員身兼數職,消防安全“無人抓、無人管、不會管”現象普遍。有的企業消防設施建設滯后,一些老化設備不能及時更換及有效維護,邊生產、邊檢修中帶病作業,致使發生事故風險概率增加。特別是部分中小企業設備選型不對、工藝水平不高、消防設施配置不全,增大了火災危險性。很多企業存在消防宣傳培訓流于形式,員工安全意識不強,消防器材不會使用、隱患發現不及時、逃生技能不足等情況,如2018年哈爾濱“11·9”中國石油哈爾濱石化分公司原油泵房火災,起火原因為工人違規操作引發靜電起火。
部分化工企業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投入運營,目前工藝落后,設備老舊、故障率高,風險隱患大。尤其涉及精細化工的工藝路線、產能規模、火災荷載、設施設備、安全風險等方面存在本質區別,常有高毒、強酸強堿、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并存的情況,極易出現化學腐蝕、中毒、火災、爆炸等多重災情,設計理念、設防標準僅參照石油化工規范,難以保證本質安全。
落實監管工作確立政府的統一領導。各級人民政府是消防工作的領導機關,政府主要負責人為本級政府消防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為主要責任人,政府分管其他業務工作的負責人也要落實消防安全“一崗雙責”制度,督促分管的行業部門認真履行消防安全監管職責。部門依法監管。政府各部門和行業系統要按照消防安全“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職責明確、制度健全、措施有力。經濟貿易、公安、質檢、環境保護、鐵路、民航、交通、衛生、工商、郵政等部門均有對危化品的安全監管職責,同時也應對各領域所負責的危化品消防安全進行監管。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該按照消防法律法規的要求,依法履行對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生產、儲存、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進行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和消防監督檢查的職能。
危化品生產、儲存、經營、使用場所或單位對本單位消防工作負有主體責任。只有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重視消防安全,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管好消防工作,單位的消防安全制度健全并嚴格貫徹落實,單位的消防設施能定期得到檢查、維保,單位的消防工作才能做好,單位的消防安全職責才能履行好。加強危化品企業消防安全宣傳,定期開展消防安全講座并進行相關消防安全考核,真正做到企業員工對消防安全問題提高重視、對消防安全知識熟悉、對消防安全技能掌握,從而確保在消防安全事故初期就可以大大降低重大事故的發生。
在提高相關監管部門和危化品企業消防水平的同時,應該抓緊確立一套合理的懲罰制度,不能將消防安全管理變成一個走過場的無用之舉。只有合理的懲罰制度建立完成,才可以更加完善地督促企業進行安全可靠的危化品的生產,保證危化品企業在生產、儲存、運輸等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根據本文所述,危化品企業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容不得半點松懈,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將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企業應該不斷加強自我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消防部門應該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改變當前單一的管理模式,將工作做扎實,確保危化企業火災事故的穩定,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