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雄飛
陜西建工第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陜西榆林 719000
高層建筑的基樁施工和普通建筑的基樁施工是不同的,相比于普通建筑,高層建筑的基樁使施工要求更高,技術需求更大,畢竟高層建筑基本上是由鋼筋混凝土建設完成的,重量十分重,普通的基樁可能在工程還沒有完成之前就已經被龐大的重量給壓碎了。基樁還起著固定建筑的作用,高層建筑受到的風力影響是最大的,很多高層建筑在面對風力時的擺動幅度可以超過1m,如果沒有強大的基樁,建筑物很有可能在這樣的擺動幅度下直接崩潰[1]。目前高層建筑的基樁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為灌注樁,即通過鉆孔機在地面鉆入一個深孔,然后將預制好的鋼筋放入其中,再進行混凝土的灌注;第二種則是預制樁,即在地面將樁提前制作好,再利用打樁機將鋼筋混凝土制造成的樁打入地下。灌注樁在進行施工的時候需要按照當地的地質條件進行適應性的改變,尤其是在進行打孔的時候,對于硬質的地表則可以使用小一點的空洞,而比較軟的地表則需要將孔洞變大;預制樁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混凝土預制樁,第二種是鋼制預制樁,在施工時需要對周圍的土體結構進行控制,防止在打入預制樁的過程中土體結構碎裂的情況,影響地基穩定性。
混凝土施工技術的主要特點是施工周期長、工作量大,并且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混凝土的內部結構強度會隨著外界的影響而導致強度縮減,對建筑工程的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想要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著重分析:①混凝土的澆筑部分。在此施工過程中,主要采取分層次的施工方式,以增加建筑內部結構的安全性與整體性[2]。在此環節中需要嚴格把控混凝土的澆筑時間,尤其是上下層的混凝土澆筑時間間隔,從而建設出合理的混凝土分層強度。②混凝土的配比工作。混凝土的配合比要盡量精準,確保原材料的使用。③振搗工作。在振搗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攪拌技術的使用。振搗方式主要應注意兩個關鍵環節,一是順序從上到下,二是快插慢拔,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漏縫的出現。
預應力技術在現階段我國高層房屋建筑工程項目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預應力技術可分為先張法預應力技術與后張法預應力技術2種。其中,先張法預應力技術即利用模板的支撐張拉預應力筋,以及鋼筋的綁扎與混凝土的澆筑,直到混凝土在滿足預設強度后,再放張預應力筋,進而將預應力施加給構件混凝土的技術形式。此種技術多應用于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預制生產工作。而后張法預應力技術,則是優先進行構件截面內預應力管道的預設,或進行預應力筋的緩粘結,并進行混凝土的澆筑,直至結構混凝土或構件符合施工要求的強度時,再進行結構內預應力筋的直接性張拉,以此作為混凝土結構進行預應力施加的技術形式。
高層建筑的質量是保障住戶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而提高質量就需要對整個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進行監管,目前出現的很多質量問題都是因為監管不及時、不到位形成的。建筑的質量與建筑企業對成本的控制手段有很大的關系,在很多時候建筑監理單位和建筑單位往往都會站在同一個角度看待問題,使得很多建筑中出現的問題被規避。因此,一個有效并且完善的監管體系是非常重要的,政府應該出臺相關法律,而不僅僅是各種規章條例,將建筑的質量問題列入法律當中,建筑企業和從業人員會更加負責,從而提高對建筑企業和從業人員的約束力。此外,一個完善的監管體系可以保證工程的有序進行,并且也有利于各個單位對于工程建設質量的有效控制[3]。
高層建筑的最終設計竣工成果與使用質量成效的橋梁就是建筑的作業質量,這對于建筑整體的安全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高層建筑的施工質量,在操作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施工技術進行嚴格把控,提高人力、物力、財力的配制程度,提升工作人員的團結責任觀與團隊意識。另外,監管人員要對建筑材料的使用進行嚴格把控,嚴格篩選建筑配件與機械設備的投入使用質量,將每個工作環節都嚴格落實到位,制定嚴格的工作監管條例,從而確保高層建筑的建設運營質量。
模板項目當中的木制模板會被多次使用,在使用之前,一定要檢查木制模板的外觀是否比較完整。安裝模板之后,需要檢查組件的具體密封性,預留的孔以及外殼是否得到了正確的插入。檢查模板的標高以及軸位置,查看梁以及柱的橫截面與設計圖是否相一致。支撐系統的受力是否可以滿足具體規格要求。澆筑之前一定要對內部實施清潔。澆筑完成之后,混凝土達到一定的強度之后才可以把模具取出。
總而言之,高層建筑的技術要點主要集中在建筑過程,而質量控制時就需要首先建立一個完善的體系,然后再利用這個體系進行具體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