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飛
淮安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 江蘇淮安 223000
進入新發展階段,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面深入推進,港航文化建設工作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如何適應交通港航事業大發展的新要求,不斷提升港航文化建設的新成效,成為新形勢下我們必須要面對和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
近年來,隨著港航事業的快速發展,港航發展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港航工作的職能逐步從“治理型”向“服務型”轉化,但新發展理念還沒有全面滲透到每位港航員工的思想和實際行動中去,傳統的慣性思維也還較為明顯的存在。目前一些港航員工對港航文化建設的認識還比較模糊,有的認為港航文化建設是在做“虛事”,費時、費力,很難產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效果,參與和推動港航文化建設的熱情不夠高[1]。
一是教育形式不夠豐富。總體上還存在著形式單一、內容趨同的狀況,缺乏生動活潑和員工喜聞樂見的素材與活動形式,港航基層員工易學、易記、易傳、富有滲透力的港航文化教育歌曲、格言、標語等創作仍然不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夠強。二是教育對象不夠廣泛。往往注重強調對黨員干部的港航文化教育引導,一些基層港航員工平時很少接觸到港航文化,對港航文化建設的內容知之甚少。三是氛圍營造不夠濃烈。港航文化宣傳的載體較少,沒有形成濃厚的文化建設的宣傳氛圍。
一是部分港航員工不注重加強自身學習,鉆研精神不夠,不能把學習與實際工作很好地結合起來,跟不上港航事業快速發展的形勢。二是一些港航黨員干部僅僅滿足于一般性和表面性工作,統籌協調能力不足,解決工作中新情況、新問題的思路不夠清晰、抓工作落實的力度不到位等情況。
面對淮安港航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積極引導港航員工深刻領會發展內河航運是國家戰略,是建設現代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港航發展深入總結新時期的港航文化,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包括港航精神、共同愿景、使命追求、服務宗旨、道德規范等方面內容的港航核心價值體系。深入開展港航員工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的文化娛樂活動,使全體員工了解港航文化建設的內涵,引導其日常行動與港航文化所倡導的價值取向相一致[2]。
一是自覺把港航文化建設融入港航中心工作,堅持依法治理、文明服務,在樹立港航良好社會形象的同時,堅持在港航一線窗口以及工程建設現場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文化活動。二是通過交心談心談話等形式,主動與港航干部職工加強思想交流和溝通,疏導思想、排憂解難,及時向港航員工送去組織的關心和愛護,最大限度地調動基層員工投身港航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充分發揮市港航中心黨委、工會、團委等組織的領導和橋梁紐帶作用,通過多種宣傳載體持續加大行業宣傳力度,不斷提升行業的良好社會形象。
為使港航員工行為符合港航文化建設的方向和要求,應注重對港航員工的教育培訓,積極開展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領導班子、學習型機關、學習型班組、學習型職工活動,在全市港航系統積極營造崇尚學習、勤于學習的濃厚氛圍。不斷豐富學習內容,創新學習方式,健全學習制度,重點抓好黨委中心組學習、各類專題研討、業務培訓、文化品牌培樹以及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逐步建立健全促進學習、保障學習的競爭、激勵和考核機制,努力把學習的成效轉化為推進事業發展的源動力。通過持續不斷的學習,不斷提高員工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逐步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把外在的準則規范轉化為內在的信念原則,把外在的期望要求轉化為內在的自覺行動,使員工的個人目標與港航發展總目標相一致、相協調,從而形成共同發展的雙贏局面。
港航文化是港航全體員工共同的精神財富。我們應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自覺將加強港航文化建設納入黨委、行政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單位發展的總體規劃和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努力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政工部門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廣泛支持和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應深入研究新時期港航文化發展的特點、規律和趨勢,科學規劃、統籌協調、加強具體指導,有重點地加大對港航特色文化建設的投入,在人力、物力、財力上提供保障,同時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等途徑,努力形成港航文化建設的良好運行機制,從而促進港航文化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3]。
港航文化建設是港航事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港航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導向作用、浸潤作用、凝聚作用以及約束作用。因此,在工作中,我們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又要順應變化、與時俱進,堅持一切從港航工作實際出發,將其作為港航工作的一項常態工作來抓,不斷調整和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從而使港航文化建設在實踐中不斷取得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