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鍇
宿松縣城區路燈管理所 安徽安慶 246500
在科學化以及工業化生產的背景下,近年來裝配式建筑以標準化成產、節能環保的特點得到了大力的推廣。但是由于裝配式建筑發展處于初期,在建設的過程中過多的追求工期和成本,出現了很多的質量和安全問題[1]。
裝配式建筑設計為工程施工與工程管理的基礎,部分設計人員未在前期考慮建筑結構構件的分離、運輸、堆放、拼接等要點,使設計方案較為模糊,加大了工程管理難度,難以控制裝配式建筑施工的各項要素,引發質量問題、安全問題或進度問題。
管線與預埋件問題在施工現場主要的體現為預埋管線堵塞、移位,在穿線時遇到障礙,以及預埋件脫落、移位等問題。其主要產生原因為:①設計時未很好地考慮轉角問題,導致預埋管線出現直角,穿線困難;②在構件生產時,管口防護不到位或管線連接不緊密,振搗時易使部分混凝土進入管線造成堵塞;③管線與預埋件未固定好,導致其振搗發生脫落與移位。
預制件如果不能夠被放置到一個安全的環境里妥善存放,很容易遭到損壞。如果預制件存放區域的封閉措施不夠嚴謹,無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闖入的話,很可能會存在吊物砸人的隱患。此外,若是區域地面不夠平整堅實,構件無法呈水平或者豎向狀態存于地面,則有可能發生地面沉降的風險,致使構件傾覆傷人的事件發生。若是構件堆放不夠規范,尤其是墻、板、柱一類的構件沒有被整齊地放置于相應的存放架之內,在吊裝工作開展過程中很容易發生構件與存放架相互碰撞傾倒的情況。
主要包括法律法規、標準、規范以及各種制度等,通過其落地與執行,從宏觀上減少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問題的發生。依照這些規范標準,政府相關部門通過對PC建筑的工程質量進行監督以及對工程進行驗收,并對其結果進行評價與獎懲,以確保PC建筑的施工質量。同時,這些法律法規、標準、規范以及各種制度,也為施工企業進行PC建筑的質量管理提供了指導與抓手,施工企業可以以此為依據進行相關的質量管理工作。
為保障各個工序與單位的協調配合,案例工程結合生產加工周期、工程工期、安裝時間等因素,以倒排方式進行設備、材料采購計劃的制定,并結合工程施工要求,事前設定加工周期長的設備的技術參數,如電梯、鍋爐、舞臺機械等,提高生產加工因素管控效果,保障設備、材料按期進場,實現采購環節與生產環節、工廠構件生產與現場構件拼裝的同步進行,強化進度管理成效,使案例工程按期完工[2]。
設計人員應對配裝飾建筑的規范要以做充分理解,絕對不可以盲目追求預制率。不同專業之間應該對設計進行協同,以防在設計上有考慮不充分的地方。設計文件上需要對重點位置進行標注說明,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切實落實設計單位的安全責任。多方單位應該對圖紙進行嚴格的會審工作,以加強深化設計。施工單位可以采用BIM技術建模,通過模擬施工的方法規避碰撞情況。項目組應該以實際情況為依據,制定出與實際情況相符合的可行性施工組織設計以及專項方案。項目部要對構件吊裝運輸及運輸路線、現場吊裝施工情況等問題制定專項的施工方案。
在工程管理中,施工單位引進BIM技術,為工程協同設計與協同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全面整合案例工程的各項信息,構建BIM模型,利用BIM軟件的可視化、模擬化功能,評估協同設計的可行性、合理性及經濟性,選出最優設計方案,為后續工程施工與管理提供有效指導;利用BIM軟件的共享特征,為設計、生產、施工等部門溝通提供便利,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為不同工序的并行施工奠定基礎。2.5應用BIM技術“兩化(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是目前建筑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將BIM技術應用于PC建筑施工,其可視化和數字化的特點不僅可以提升PC建筑施工效率,還可以提高其施工質量。在設計階段,BIM技術的應用可實現設計信息即時修改、實時更新,確保各方之間的高效溝通,避免信息不對稱;進行碰撞檢測,提前規避PC建筑后期吊裝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錯漏碰等問題;在施工階段,可利用BIM技術進行施工組織優化、施工模擬、可視化交底以及直接質量控制,提高PC建筑的質量管理水平。此外,PC建筑的參建各方也可借助基于BIM技術的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信息的高效溝通與質量的直接管理,為PC建筑的施工質量提供保證[3]。
綜上所述,裝配式建筑自身包含大量復雜的施工環節,并且因為用電及高空作業的頻率較高,其安全隱患相對要更多一些,但是于裝配式建筑的機械化水平較高,在人員配置方面會節省很多,所以,在此方面為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一些便利。強化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制定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盡可能減少安全隱患,是保證建筑工程安全順利進行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