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云
浙江省圍海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本標段為引江濟淮江淮溝通段某標段位處江淮分水嶺。本標段全長2.4Km,開挖深度31-46m,河道底寬60m,河底高程13.40m,巖質邊坡坡比1:2,土質邊坡坡比1:3,河道邊坡主要土質為膨脹土與崩解巖。為了確保邊坡穩定,對邊坡的膨脹土進行換填。換填厚度為1.5m,水泥含量為4%。
組織圖紙會審和編制施工方案工作,施工方案經項目技術負責人簽字,總監審批后進行實施。項目部根據施工方案、規范、設計圖紙編制詳細的技術交底書。技術交底要逐層進行,形成書面資料和影響資料并存檔。作為本標段的首件工程,做好首件開工申請的相關資料和首件開工準備工作。
原材料。①采用強度等級為42.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②本工程水泥改性土所用原土料為弱膨脹土,其自由膨脹率小于65%。料場開挖前,應復核料場土料特性,對采集的樣本土樣按《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2019)的要求做級配組成、液塑限、擊實、含水率、自由膨脹率等試驗。土料檢測按同一料源、同一土質每3萬m3一個批次。
①整平坡面,做好坡面截排水及防滲工作,做好對邊坡變形的安全監測。②為做到處理層與邊坡結合良好,在每層鋪料前利用人工將邊坡開挖成臺階狀(開凳),臺階高度為每一層鋪土厚度。③水泥改性土施工前組織建基面的隱蔽工程驗收。④坡面隱蔽工程驗收完成后,應及時組織改性土換填施工,如遇雨天或暫時無法施工等情況,應做好邊坡覆蓋防護工作,保證工程施工質量。⑤施工前先進行原土含水率檢測和粒徑篩分,含水率偏高時需進行翻曬,含水率偏低時適當灑水后用彩條布覆蓋,原土含水率在18%左右時進行破碎,破碎后的土料粒徑需滿足標準要求后方允許上料拌和。⑥碎土完成后,土料堆放于料倉,避免雨淋或受潮,施工過程中因天氣變化受雨淋的土料,需重新進行翻曬和二次破碎,符合規范要求后施工。⑦施工現場的人員、設備以及管理人員必需滿足工程現場的實際需要。
邊坡削坡不宜一次到底,采用挖機進行削坡,預留100cm保護層。準備施工前配合人工進行精修,人工精修后進行建基面驗收,驗收合格后及時進行水泥改性土換填施工。邊坡削坡成型后應盡可能在12h內進行水泥改性土填筑施工,確保邊坡的穩定,不受破壞。
河渠換填按每100m一個施工段,相鄰施工段作業面宜均衡上升,若段與段之間不可避免出現高差時,應以臺階相接,臺階長度不小于1.5m,邊坡與坡頂及平臺交接處,采用1:3斜坡相接,并按層厚開挖臺階,確保兩次換填交接面結合良好,換填采用水平分段、豎向分層方式施工。
(1)拌合站的生產能力應滿足高峰填筑強度要求。
(2)碎土成品料拌和前均應過篩,篩孔直徑應由現場監理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各級篩孔直徑應滿足設計要求,檢測符合設計要求后施工。
(3)已破碎好的土料運至拌合場內,利用機械設備運送至料斗內。水泥改性土拌合站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進行拌制,用水量可根據場外溫度變化適時進行調整,確保水泥改性土運輸到現場時滿足最優含水率要求。
(4)在拌合站出料口取樣檢測水泥改性土的水泥劑量。檢測頻率及數量視工程規模而定,施工初期加強檢驗頻次,后期可以適當減少檢驗頻次。檢驗水泥含量前要繪制標準的EDTA曲線,試驗檢測參照曲線圖。
(5)運輸至現場的水泥改性土要及時的進行攤鋪、碾壓、壓實度檢測,檢測合格后進行下層施工。
根據施工規范要求組織場外攤鋪試驗,根據攤鋪試驗數據來指導施工。碾壓試驗主要是確定攤鋪厚度,壓實厚度、壓實系數以及碾壓遍數等。
水泥改性土換填虛鋪厚度的允許偏差是-5-0cm,壓實后厚度不大于25cm,邊坡填筑及建筑物基坑回填時按照水平分層由低處開始逐層進行。必須放樣控制鋪土厚度,不得超厚。
攤鋪前在基面外側拉一條鋪料厚度參照標記線,作為攤鋪平整時控制厚度的參照。攤鋪采用反鏟進行,平地機整平,平整完成后,對應測量點測量鋪料厚度,對于不滿足鋪料厚度要求處采取人工平整。
碾壓遍數為靜壓2遍,振壓6遍,行車速度控制在2.0-3.0km/h。
碾壓時平行于軸線方向的搭接寬度不小于0.5m,垂直于軸線方向的搭接寬度不小于1.5m。
防止施工過程中水水分損失,填料中的含水量應控制在最優含水量的+1%-+3%,為保證填料在合理的含水量范圍碾壓達到最佳效果,當含水量偏低時,需適當提高土料的含水率。
(1)項目劃分是每100m為一個單元,施工時每一層每100m壓實度檢測不少于3組。
(2)取樣部位的深度要符合規范要求,每層取樣數量為100-150m3取樣一個點,但至少應有三個點。環刀取樣后通過室內土工試驗測定含水率并計算干密度及壓實度。壓實度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層水泥改性土填筑施工。
水泥改性土壓實度檢測合格后,需進行及時拉毛和用灑水車進行養護,拉毛采用凸塊碾進行,便于上層與下層的良好結合,頂層則無需拉毛;養護的間隔時間根據實際天氣情況確定,防止出現開裂和砂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