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在設計建筑電氣照明燈具時,設計人員應嚴格遵守照明燈具的質量要求,按照國家發布的照明標準進行嚴格把控。質量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應嚴格遵循相關標準設計流程,滿足施工單位設計的各項標準與客戶提出的設計要求,設計出符合質量要求原則的建筑電氣照明工具[1]。
具體選擇時,需要對建筑功能進行全方位、多方面的分析,按照國家照明質量制定標準,選擇顯色性、光色和照度適宜的照明裝置,并且對外觀進行視覺舒適性和外觀造型可塑性分析,將安裝費用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通常情況下,為了減少浪費資源,一般宜選用LED燈[2]。LED 照明的優勢尤為顯著,主要體現在人性化、藝術性、硬朗化與節能化。據有關部門統計數據發現,LED 屬于冷光源,半導體照明對環境的適應性有所提升,與其他白熾燈或者熒光燈相比,LED 照明裝置節能效果可高達70%以上。所以人們往往愿意選擇LED 照明燈具,利用該種燈具的特點,對建筑電氣照明進行節能設計。
(1)通用照明。為了增加照明度在空間的均勻性,通常在人們視野范圍內選用亮度最大的照明工具,首選是高效大功率的燈具,其亮度相對理想,且節省電費。但通用照明往往會受到區域限制,且部分企業辦公室內或者學校不適宜安裝通用照明燈具,對光線方向和燈具有特殊要求[3]。
(2)局部照明。以下情況采用局部照明:①為了加強某一方面的光照,個人需要加強實體感;②局部需要較高的照度;③根據需要控制工作區內的反光性眩光;④一般照明因受遮擋因素影響而無法照射到局部位置。
(3)混合照明。混合照明是通用照明和局部照明的有機結合,通常適用對照度有要求的場所,也適用于有特定照射方向標準的場所。當設計混合照明時,應嚴格按照等級混合照明在5%-10%的范圍內,對普通照明照度進行設定。
①建筑照明設計始終要本著實用性的理念,不能過分注重形式上的新穎,但是也不能疏漏照明標準。比如,在有空調的房間內,照明方式要選擇一般照明、局部照明相互融合的方法。針對部分采光效果較好、房間顏色較淺的房間,要合理運用自然光,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②建筑照明設計務必與行業標準、國家法律規范相符,必須要依據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實施。依照具體的建筑結構與功能特征,將科學化、實際可行的照明設計方案構建出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提高,我國節能減排也受到相關政策的影響。現階段,綠色照明在未來發展中,會向普及化趨勢發展,這時就需要業界不斷研究綠色照明。當前,我國針對節能照明,已經研制并生產出相關設備,這對于節能技術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綠色照明發展計劃上還存在不足之處。因此,相關部門還結合路燈節能技術,展開深入研究,可以吸取國外的技術和經驗,進而開發新的能源,實現綠色照明燈源。
目前我國許多城市意識到了綠色照明的重要性,但僅有部分城市落實了綠色照明的要求,多數城市的路燈照明方式依舊未得到改善。通常,電源供給對象可分為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兩類,其中無功電流需經線路系統(導線具有較大電阻),因此電能損失相對較為嚴重,且可能導致電壓降低、電力損失、照明亮度及質量降低、收費增高等一系列損害現象。因此,為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相關部門應施行有效措施,將電容安裝在照明線路中,并將功率控制在0.9-0.95V 內,在電源外側接入電容器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方法,可將無功功率損耗降到最低。除此以外,在深夜人流量和車流量較少的時間段,可采用降低自然功率等方法來減少電能的浪費。
當前,在選擇照明控制系統時,要選擇性價比較合理的。可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也有眾多的城路燈控制系統運用在城市路燈中,但在不同區域城市照明背景下,要結合城市照明燈基本需求,選取更合適的照明燈控制系統。還要對路燈開關時間合理規劃,結合不同區域內的位置和季節變化自動調整。智能化控制能夠更好地控制城市道路照明,主要運用了計算機和無線網絡,對路燈進行合理的控制,達到了遠程監控。當前,集中式控制系統和集散式控制系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集中式路燈控制系統有自動和手動兩種形式,手動模式適用于路燈安裝和檢修。自動控制主要控制路燈的各個回路開關,采取微機和時控結合的方法,對路燈管理采取統一化模式。除此之外,在燈光的內部,可以安裝固定調節器,調節燈光,在某種程度上來看,降低使用功率。而集散式路燈控制系統能夠在此系統上增加遠程單燈智能控制系統,能夠兼容各種光源,這對于控制和調節來說,起著重要的作用[4-5]。
目前,為了迎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在建筑電氣照明設計與光源應用時,結合有關標準來實施,確保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選擇最為適宜的燈具,提升整個房建空間的利用率,從而促進人、自然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大范圍的應用環保節能技術,應對電氣照明實施節能,已經逐步發展綠色環保施工中的重要事項,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意義尤為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