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春
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特勤支隊 重慶 401120
在城鎮化建設不斷加快的過程中,高層建筑的火災發生頻率也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因此,人們越來越重視消防技術的發展,以往的消防方式會對環境產生非常大的危害,然而,隨著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提升消防技術已成為必然趨勢。
高層建筑在建筑行業中屬于一種特殊的結構形式,對此它所發生的火災特點與一些普通結構的建筑存在很大的不同,大致歸為以下幾點:
在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時,通常都會在建筑內設置一些管道井、排風通道、樓梯間以及電纜井等等,這樣的結構建造,在真正發生火災時,會在通道內形成一種豎向的火洞,火災所產生的濃煙會隨著通道向上升騰,形成一種煙囪效應。火焰會隨著外墻的窗口向上升騰,當火勢達到一定的程度時,火焰還會以跳躍的形式向上蔓延,最終形成難以控制的火勢局面。一般情況下,豎向火勢的蔓延速度要遠比橫向火勢快得多。另外,火災還會借助外風力的作用,將相鄰的建筑物體引著火[1]。
近幾年所建造的高層建筑大多數都屬于智能型的建筑結構,建筑自身的標準以及電氣自動化的程度都相對較高。正是由于電氣種類的增加,進而增加了設備短路和漏電的發生頻率,最終導致發生火災。與此同時,一些易燃的建筑施工材料也是引起火災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建筑材料中苯板和礦棉的使用,就會大大增加火災的發生幾率。就以現代的建筑施工材料來講,它們在防火以及保溫性能上都存在著相互沖突的點,只要是該建筑材料的保溫性能較好,那么其燃點就會非常低,進而增大建材的可燃性。
物品堆放雜亂無章、上下步梯無扶手、樓層地面孔洞較多等問題是目前高層建筑內最常見的現象,這些問題在危險時刻對人員的疏散存在很大的不利影響。再加上,高層建筑的樓層較多,一旦發生火災,居住在較高樓層的居民就很難快速且短時間的逃離出去,再加上人們在火災發生時出現的恐慌、擁擠等現象,很容易出現踩壓事件。
目前,致使高層建筑中火災補救難度較大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高層建筑內的消防設施不夠完善。現階段的消防云梯最高只能達到一百米的高度,但這樣高度的云梯也不是在全國所有的城市中都存在的,且云梯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只能達到最大高度的百分之八十,另外消防用的高壓水槍也只能有十米的噴射距離,倘若火災的起火點在高層建筑的最頂點,那么對于室外的營救是存在很大的困難的;第二,高層建筑的供水問題。在火災救援時一般的用水量大約都在一百升左右,但是一旦消防供水設備或系統存在故障,最終只能造成無法滅火的局面[2]。
怎樣安全且快速的疏散或逃離火災現場是目前高層建筑消防中存在的一大難題。針對高層建筑來講,疏散通道、消防專用電梯、事故專用廣播、步行的安全出口、高層建筑樓頂的直升機停機坪、安全事故指示燈和照明燈、高層建筑中的專用避難層等設備是其進行人員安全疏散系統的主要方式。當前重點的研究內容如下:對于疏散樓梯的安全性能的研究,高層建筑中疏散樓梯是樓內人員疏散的主要避難線路之一,其作用在高層建筑中是非常顯而易見。通過對某一些既有的高層建筑的現場調查和研究發現,其中抽檢出的一些防煙樓梯間和前室的余壓值離標準要求還相差較遠,倘若火災的濃煙一旦流入樓梯間,那么高層建筑的生命安全通道將完全失去作用。這個問題主要涉及到送風材料的密閉性、避難層進風口的設置、機械加壓送風量的數值以及火災后外墻安全送風等,以上這些都值得相關人員去深思、去研究。
在互聯網技術等一些新型技術得到普及和使用之后,在原有的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建立起完全消防物聯網系統,真正打造出智慧消防的效果,此技術可以真正成為破解高層建筑消防難的鑰匙。然而對于高層建筑的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研究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內容中:第一,對于消防物聯網系統的開發和研究。消防物聯網主要是利用物聯網信息傳統系統和移動通信技術,將社會化的消防管理信息與消防救援的滅火信息進行有機的連接,進而構建出高感度的、基礎的消防環境,真正實現實時的、動態式的消防信息的采集、分析和處理,再加上大數據技術的統計和分析處理,可以為高層小區的物業管理、消防監督以及救援提供完整的信息支持。如,北京的中國尊項目,就是將物聯網技術完美的融入到消防的運維管理中,其項目已經成為高層建筑的物聯網系統應用的成功典范。第二,對于物聯網系統中感知預警設備的開發和研究。感知層屬于物聯網系統中的最前端,它是進入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關鍵。消防物聯網系統感知層的研發主要適合用在消防系統中的前端設備中,另外,還能滿足安裝容易和成本低、消耗低的特點。由此可以看出,物聯網系統中的重點研究內容主要包括:消防水位和水壓力的監控裝置、消防信息的傳輸裝置等等。
將高層建筑中的消防設備進行高效、安全的管理和維護是目前及未來消防行業發展的關鍵和主流,然而,以國內現階段的消防技術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中可以明顯的看出,其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是必須要我們去對其進行完善和彌補,尤其是消防技術和消防的管理,這兩個方面還存在比較大的進步和完善空間。針對于現代化的消防設備的開發,不但需要相關監管部門的規范化的監督、設計人員的高水平設計、施工隊伍的精細化施工,同時更加需要現代化的、高技術水平的消防人才去對其進行開發、設計以及維護等,進而為國內的消防技術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