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啟君 李玉鳳
貴州省檢測技術研究應用中心 貴州貴陽 550000
如果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水平不夠,將無法保障食品安全質量,對食品市場造成很大的影響,導致人們逐漸失去對國內食品市場的信任,再次購買食品時,將會把進口食品作為消費首選,長期下去,將會阻礙國內食品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在食品安全檢測過程中,首先,廠家要對將要供應到市場的食品進行初步檢測,將不合格產品去除。然后,交由市場安全檢測部門進行再次檢測,采取層層把關、多次審核的安全監測管理制度,能夠有效提高食品安全質量檢測準確信,使流入市場的食品均能符合市場安全水平,從而減少食品市場中的不良產品,維護市場正常秩序。
強化對食品的檢驗檢測,可以提高生產廠家和大眾的食品安全意識,提高市場上的食品安全性,使消費者能夠買到健康而安全的食品,最大程度的尊重和保障消費者的消費權益,減少對消費者正當權益的侵害。當然,大眾的消費安全意識的提高,也會促使食品生產企業更加重視食品生產的安全性,使食品生產企業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當然,我國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在不斷完善中,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傳統的食品檢測技術不能夠對所有物質進行檢測,這也是造成食品安全隱患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國食品檢測的相關標準大部分是二十世紀時發達國家采用的檢測標準,落后的食品檢測標準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的高要求。修改我國食品檢測標準勢在必行。以牛奶行業為例,2010年我國修改的牛奶檢測中細菌含量為200萬個,蛋白質最低含量下調至2.8g。而美國和歐盟等國家食品標準中,牛奶中細菌含量為10萬個,蛋白質最低含量3.0g。我國牛奶的制定標準遠低于歐盟等國家,這些在食品檢測標準里可能只是一串串數字,但是對于人們而言,我國牛奶的檢測標準卻直接影響了人們攝入牛奶的營養和食用的安全。真正的好牛奶,對蛋白質含量的要求高達3.5g,可見我國食品檢測標準的落后[1]。
在我國,食品檢驗檢測工作主要是針對產品出廠后的檢測檢驗,而食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的檢測,例如食品原材料的檢測、產品包裝環節的檢測等,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往往無能為力,需要廠家的自檢和自律。與此同時,一些食品在檢測標準和檢測技術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缺少統一的標準,如此會導致檢測結果存在較大的差異性。近些年,社會上出現了大量的私營的食品檢驗檢測機構,這些機構由于缺少監管,往往會把經濟效益放在第一位,漠視大眾的身體健康,如果發生食品安全問題,企業和私營食品檢測檢驗機構都會以各種理由推諉責任,一定程度上擾亂了食品檢驗檢測市場。
相關部門需要繼續關注市場上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尤其是隨著進出口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各種進口食品的涌入不僅僅加大了基層食品安全檢測的難度,很多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已經很難適應當前種類繁雜的食品安全檢測需求。因此,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對于食品安全問題以及食品檢測來說,其發展方向都是進一步研發與采用更加現代化與先進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
比如,對于菌落檢測來說,可以采用基因芯片技術來進行檢測。技術人員不用對菌落進行分離,只需要將其放置在相關的機器設備中,就能夠實現不同種類菌落的自主選擇,并且通過免疫方式實現對菌落種類的篩選與相關檢測,即能夠實現對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以及痢疾桿菌的單一化檢測[2]。
經濟進步使得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制定食品標準需要向發達國家看齊的同時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修改食品檢測標準。例如牛奶的檢測標準,與2010年修訂前相比不僅沒有進步,反而放寬了對于牛奶中的細菌數和蛋白質含量的要求。優質的牛奶中所含蛋白質含量,可以很大程度滿足青少年生長發育對于蛋白質的需求。而放寬對牛奶的檢測標準,就意味著對人民的不負責。食品檢測的標準應該是向發達國家靠攏,越來越嚴格,而不是降低要求。
在食品安全方面,監督管理機構要加強配合,增強執法力度,進一步提升食品檢驗檢測結果的公開化、透明化水平,鼓勵媒體和大眾參與到食品檢驗檢測的各項工作當中來,發揮社會輿論、媒體監督、公示平臺的作用,讓人民群眾全面了解食品檢驗檢測全過程,在消費的時候做到心中有數。另外,將食品生產者納入到食品的檢驗檢測工作當中,督促他們做好自律自檢,對于達不到食品檢驗檢測標準,或者不愿意參與到食品檢驗檢測工作中來,對檢驗檢測工作敷衍了事的廠家,要加強處罰力度[3]。同時,食品的檢驗檢測范圍要適當擴大,不僅包括原材料、輔料等的檢測,還要加強對食品儲藏和運輸環節的檢測檢驗,全面做好食品的檢驗檢測工作。
食品安全關乎民生,是保障百姓生命健康的最基本問題。但是,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相關的報道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熱議和擔憂,導致老百姓對國產食品的信心不足,這種局面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才能扭轉,因此必須切實做好食品檢測工作,保障食品安全。為食品檢測工作打好基礎,從而促進我國食品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高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