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智
桂林理工大學 廣西桂林 541000
國有企業的員工培訓工作能夠為我國打下堅實的政治基礎,從未來長遠的發展來說,有著深層次意義和關鍵作用。面對現今物質發展及資源開發高速增長的新時期背景,企業應該跟隨時代發展的方向與趨勢進行相應變革與轉型[1]。
隨著國有企業的改革工作愈發深入,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員工培訓被提出愈發進取的要求。人才之間的競爭,要求企業在員工培訓的與開發各層面的管理實踐中能夠進行與企業發展理念相融合的創新。有效的員工培訓是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的源動力,一個成功的企業與其不斷的創新有著不可或缺的聯系。員工培訓創新能為企業提供知識更新、與時俱進的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對企業未來發展有很大益處。
培訓創新是國有企業培訓工作的硬性要求,也是企業不斷發展,實現預期目標的需要。企業必須要把員工創新培訓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需要建立符合自身發展戰略的員工培訓體系及機制,通過創新理念、創新方式、創新制度、創新內容等環節,努力打造出一批高素質、善管理、懂經營、有技術的綜合性人才。
對于國企管理人員來說,需要根據當下新形勢對自身企業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進行相應的創新,還要有針對性地展開創新理念的相關培訓工作,并且要激發員工對自身職位的危機意識及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同時使其明確自身工作方向及目標要求,以及建立對自身崗位職責的重視程度[2]。
企業需要有針對性、有計劃的建立切合企業實際發展及現狀的培訓工作目標,并分別從以下方面實施。①短期目標:針對職位職責、員工個人能力水平、崗位專業能力與技能進行合理細致的劃分,配合當下新形勢下的創新理念及富有創意的培訓方式,全方位地對企業員工展開培訓工作,從而使國企整體工作氛圍及整體發展都能有顯著的提升效果。②長期目標:企業管理人員建立能夠長期堅持并實施的培訓方案,明確培訓中的相關規章制度,如考核制度與獎懲措施等,還需建立健全、完整的培訓工作體系,從而使員工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健康、良性的發展趨勢前進,也使得企業的整體運轉能夠實現經久不衰。
系統考量員工培訓的全過程,在對培訓課程進行開發前,應全面了解員工的培訓需求,以供為開發設計培訓課程內容的設定提供參考。通常而言,企業培訓的范圍和對象都是全面的,包括各個崗位的員工,這就要求培訓課程開發應和員工的認知規律和學習能力相輔相成,該規律是培訓課程開發設計中必須要遵循的。此外,在培訓課程內容、培訓方式和培訓師人選、培訓教材的確定與選擇中,應確保其綜合配置可體現企業業務、制度和流程等特點。特別是培訓課程的設計應以統一指導體系為根基,而不應拘泥于開發人員的個人主觀想法[3]。
培訓工作要與員工學習的規律相適應,尤其是領導者眼界寬、理解強、實踐多、善獨思,以解決問題為目的,擯棄傳統的培訓方式,例如以往“灌輸式”、“一言堂”的培訓。需要偏重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將更多企業高管培養成為內部講師。結合行動力、研討案例、情景再現等新型教育方法,豐富訓練內涵,強化解決問題為目標的應用型培訓模式,將以講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員工為中心,相互合作學習,增強學習的感染力和互動性。
培訓之前,必須做好相應保障工作,例如營造好的學習氛圍,確保相應的培訓設施準備妥當;合理分工合作,培訓人員必須專業,負責具體;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定期與人資部門進行溝通,及時發現問題并快速解決。培訓過程中,注重對具體培訓項目的宣傳,確保每一位員工都對培訓內容、培訓要求和培訓的重要性有全面的了解,做到上下一心,高度重視。
從員工參加企業開展的各類型的培訓,到培訓真正呈現效果以及運用于實際提升企業工作效率等方面還有一定的時間,而且是一個緩慢的逐漸的過程,這也給培訓效果的考評提出了新的要求。嚴格績效考核體系,把員工培訓的情況與領導的績效考核相結合。在培訓中引入激勵監督機制,在未來員工的提拔任用中,參加過的培訓,以及對培訓的應用也作為重要的參考內容之一。通過樹立優秀典型、表彰優秀學員、建立物質嘉獎等方式,提升培訓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培訓結果的反饋及評估也為后期培訓的改進升級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數據支持。引入柯氏四級評估模式,將培訓評估體系分為四個層級:反應和既定活動,評估員工滿意程度;學習評估,反映員工對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以上兩種評估可在培訓結束后通過調查問卷及考試直接獲得。第三層級行為評估,即將培訓所學運用到工作中并改進工作行為的程度;第四層級結果評估,評估培訓項目對工作的影響效果。這兩個層級的評估需要在培訓結束后相對較長的時間收集員工工作信息,通過與員工深度訪談以及與員工上級領導溝通的方式,了解員工在培訓結束后是否提高了整體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
國有企業的員工培訓對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特別是在現代經濟高速發展,市場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培訓尤為重要。相信隨著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對培訓工作要求的不斷提升,國有企業的員工培訓在新時代能夠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