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 山東青島 266101
從現階段針對承壓特種設備進行檢測的過程中,目前還存在許多的誤區,這些誤區的存在,使得檢驗結果的精準性受到了影響,同時也使得特種設備的運轉埋下了安全隱患[1]。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好的實現承壓特種設備無損檢測技術水平的提升,必須要加強技術分析工作,針對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轉變傳統的檢測思路,應用更為先進的檢測技術,實現檢測效果的改善[2]。所以說,在目前的承壓特種設備無損檢測過程中,通過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誤區,有利于更好的彌補傳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改進方案,實現各項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
從當前的承壓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來說,超聲檢測作為其中的重要手段,應用比較廣泛,但是針對部分檢測人員來說,對焊接結構缺乏正確的了解,并沒有將工件的厚度囊括其中,更多的是為了實現工程效率的提升,這就使得其更多的選擇K2 探頭來開展檢測[3]。但是在這種探頭的作用下,無法對其中的缺陷進行準確的呈現,針對一些較薄的工件來說,由于焊接接頭表面”表面有著一定的寬度,在使用K2 探頭進行直射波掃查的時候,對于焊縫表面積的探查相對較小,在K 值較小的情況下,無法將其中存在的危險性缺陷檢測出來。
在針對實際焊接缺陷進行檢測的過程中,受到表面溝槽反射、邊角反射以及根部焊瘤反射等因素的影響,相較于邊角反射波來說,表現更為復雜,這就使得其很容易產生一些誤判,使得其出現了缺陷漏檢的情況[4]。而在進行掃查的時候,缺陷波的把握難度較大,為了更好的進行缺陷波的捕捉,必須要變化掃查方式,同時對入射角的探頭進行更換,在反復探測的過程中,保證探測的準確性,這就使得操作者面臨更大的考驗,很容易出現誤判的情況。
在當前的承壓特種設備當中,針對焊縫表面來說,整個的形態比較粗糙,同時會呈現出溝槽的狀態,盡管在相關要求下,開展了修磨,但是從其粗糙度來說,依舊無法滿足標準試片的要求[5]。針對實際缺陷來說,其形態表現比較復雜,同時隱藏在一些底部的情況下,觀察難度較大,而在標準試片的靈敏度當中,無法將焊縫表面預處理質量的測試結果反映出來,使得其整個的檢測效果受到了較大影響。
在當前針對承壓特種設備的無損檢測過程中,為了更好的實現檢測效果的改善,控制誤區,應該應用射線檢測的手段,借助AB級射線檢測技術來開展檢測[6]。在相關原則的要求下,特種承壓設備焊縫檢測過程中,射線檢測AB 級靈敏度技術作為其中的最低靈敏度要求,相較于B 級靈敏度技術要求來說,其中還存在較大的調控空間。比如說在進行設備檢測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其自身的結構條件與環境條件,對曝光電壓進行合理的降低,從而更好的實現固有不清晰度的降低,在合適的范圍內,開展相應的控制工作。
在特種承壓設備開展超聲檢測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其厚度不同,采用不同等級的技術標準。針對厚度在6-200mm 的工件來說,通常需要采用B 級超聲檢測技術等級。而在B 級技術等級與C 級技術等級之間,同樣存在著一定的調控空間。相較于B 級來說,在開展C 級檢測的過程中,需要將焊縫余高磨平,這就使得檢測的投入增加,但是同樣缺陷檢出率也獲得了有效的提升。而在焊縫余高不磨平的基礎上,可以借助其他手段來實現檢測靈敏度的提升。
在開展承壓特種設備無損檢測的過程中,滲透檢測與磁粉檢測的使用范圍應該進行擴張,不局限于焊接接頭,同時針對高壓螺栓、機械加工的法蘭等,都可以進行檢測。針對焊縫表面比較粗糙的時候,其缺陷的觀察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過高的試片靈敏度下,無法實現實際缺陷檢出靈敏度的提升,同時也會使得檢測成本大大提升。為了更好的實現滲透檢測與磁粉檢測在靈敏度方面的提升,需要更好的實現焊縫檢測面準備質量的提高,在檢測的過程中,必須要保持一致性,焊縫表面的狀態同樣會產生相應的影響,這就需要進行有效的控制。
在當前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工業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為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在工業發展中,機械設備作為其中的重要保障,不僅影響著施工的質量,同時也作用于施工安全。因此,在承壓特種設備的運行中,必須要開展定期的檢查工作,同時針對目前無損檢測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開展設備的改良與優化工作,實現設備的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