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市自然資源局 遼寧朝陽 122000
土地測繪主要是指運用網絡通信技術、光電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科學、空間科學等技術,將GIS、GPS、RS 視為核心技術,以地面原有界限、征點為依托,經由測量反映地面真實情況的專業手段,在行政管理及工程建設綜合規劃中較為常見,其主要工作是進行土地坐標界址放樣、零星修測及水準、垂直角、水平角、量距等。在農村土地測繪中存在專業服務水平較低、技術手段應用不科學等問題,影響測繪成效。基于此,為妥善運用農村土地資源,探析農村土地測繪質量控制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土地資源有限,在城鄉一體化發展中屬于重要條件,合理利用土地是加強新農村建設的必要條件,為此需開展土地測繪工作,旨在獲悉農村土地相關數據信息,結合當地環境、資源、經濟、人口等因素妥善使用數據,使當地土地資源管理有據可依,配合土地開發單位展開后續工作,如項目設計、全面預算等,為農村建設奠定基礎。
農村土地測繪通常發生在重大工程項目承建前期,通過測繪為彌補村民損失提供參考,化解職能部門與民眾之間的矛盾,支持職能部門完成農村建設任務,一旦雙方發生矛盾沖突將容易演變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風險。基于此,為有效規避社會穩定性風險,維護農村和諧穩定,需針對土地測繪質量加以控制,在此基礎上保障人與土地、人與社會、土地與生態關系穩定,使農村能可持續發展[1]。
科學發展是農村土地測繪質量控制關鍵,主要源于農村土地環境復雜,需要堅守耕地紅線,避免水土流失,肩負退耕還林、沙化治理等重任,為此農村土地測繪需樹立科學發展觀,在人類行為與土地資源保護中尋找平衡點,關注土地測繪公平表征、質量表征及動力表征,用“持續度”、“發展度”及“協調度”分析農村土地測繪質量控制達成度,使土地測繪能助力農村科學發展。
農村土地測繪周期長、難度大、工作量大,受部分農村地區地籍資料及法規保障體系不完善因素影響,容易發生糾紛,需緊抓“客觀精準”要點,妥善運用高新科技掌握當地基本信息,用正攝影像技術提高定位準確性,保障勘測及位置劃定準確無誤,在職能部門監督管理配合下嚴肅解決土地非法占用問題,使農村土地測繪質量控制更加全面,將“客觀公正”精神滲透在土地規劃工作全程。
國土資源測試及調查有專業上的要求,需提升技術性分辨水平,做好土地數據信息搜集、存儲、加工、分析等工作,在新一輪技術改革背景下農村土地測繪技術手段不斷升級,在支持土地資源科學管理同時需技術人員緊抓“專業高效”要點,端正工作態度,提升專業素養,加強技術鉆研,提高工作效率,實現控制農村土地測繪質量目標[2]。
除樹立科學發展觀外,測繪人員還需明確工作主要內容,如國家邊界測量、轄區宗地面積測量、界址點放樣等,還需依照我國測繪法開展具體工作,做好農村所在地政策方針研究工作,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土地測繪方案,當地職能部門需針對土地測繪質量進行統一監管,各級部門需職責分工明確,以服務公眾、促進社會發展、土地信息資源共享為導向提高測繪工作質量。涉及軍事設施、國家秘密的土地測繪活動應踐行軍事設施管理及國家秘密管理有關規定,保障土地測繪工作有的放矢,積極肩負測繪責任,有效控制農村土地測繪綜合質量。
首先,技術人員需做好農村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維護、更新、建設等工作,奠定測繪基礎,為運用數字化產品與技術手段完成測繪任務提供必要條件;其次,技術人員需從實際出發合理選用先進技術展開測繪活動,例如在晴朗天氣針對面積較大且空曠農村土地可使用無人機遙感技術實地測量,用物聯網技術將無人機自動化傳輸設施與地面接收設備關聯在一起,旨在減輕工作人員測繪壓力,節約測繪時間,提高測繪效率。再如,技術人員可運用RS 技術,立足實際設計解釋標志,運用儀器明確農村土地坐標,關注坐標變化情況,落實全面監測土地目標,該技術能運用對比分析及圖像疊加等方式達到監測目的,測繪時還需根據農村土地實況做好過程性監測,獲取準確土地信息并進行數據組合,為土地資源開發利用提供參考;最后,技術人員需提升信息素養,加強技術鉆研,積極學習云存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為非專業測繪人員進行農村土地測繪給予技術支持。
為保障農村土地測繪結果客觀精確需健全驗收機制,在驗收進程中應用3S 技術,保障測繪活動先進科學,需要注意驗收前檢查專業設備,加強設備運維,避免外在因素影響驗收結果。在工作經驗、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加持下推行層級性測繪結果驗收機制,完善配套流程、原則、須知、制度,使該機制更具實操性。土地測繪團隊在責任劃分基礎上要形成相互監督、協作、檢驗關系,及時發現土地測繪現實問題,還可另設質檢小組,負責測繪質控,在終檢無誤后將農村土地測繪結果交給委托方[3]。
綜上所述,農村土地測繪質量控制具有為土地資源管理提供依據、規避社會穩定性風險必要性。基于此,農村土地測繪需緊抓客觀精確、科學發展、專業高效要點,依照國家要求及行業條例開展測繪工作,合理應用技術,助力技術創新,提升土地測繪技術人員綜合素養,健全測繪結果驗收機制,使農村土地測繪質量得以提高,繼而為農村土地資源科學利用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