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石化建設公司 甘肅蘭州 730060
2021 年的新年寄語時,很多人感慨2020 年實“鼠”不易,希望2021 年可以“牛”轉乾坤。將“實屬不易”和“扭轉乾坤”兩個成語中的“屬”和“牛”,用發音相似,又富含寓意的生肖“鼠”和“牛”替代,詼諧生動。作為工程承包企業的國有企業,2021年的發展前景如何?盈利能力怎樣?科研投入充足嗎?“四新”技術會不會得到引入應用?企業員工收入水平能不能顯著提升?
那么,工程承包國企能不能“牛”轉乾坤呢?
工程承包國企,大部分脫胎于交通、電力等行業的建筑安裝隊伍,或者至今仍從屬于石油化工、能源等工業企業。歷經了計劃經濟、市場經濟的錘煉,受到國家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企業資質等級高,屬于行業中的“先來者”,市場份額高,具備一定的裝備實力,有豐富的技術積累。企業組織架構完整,管理制度完善,融資、社會保障等能力顯著優于民營、私人企業。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近些年,工程承包國企的劣勢也逐漸表面化。制度僵化,組織機構龐大,掣肘多,不能快速應對周圍環境變化,決策艱難;設備、技術更新換代慢;管理中的官僚習氣沒有完全根除,在黨和國家堅決的反腐決心和保護國有資產不流失的高壓態勢下,一些中高層的管理干部不作為、沒擔當;人員結構復雜,施工隊伍不穩定。
當前,正值我國調整產業布局,優化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國家大力推進資本向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領域、重要行業、優勢企業集中。各行業的投資建設處于提速進程中,工程承包行業面臨巨大的市場機遇,市場空間巨大;近年來我國工程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有了很大發展,催發產業結構巨變,企業積極向產業鏈的縱深方向擴展,已有多家企業開展了工程總承包業務,工程承包國企的項目管理水平有很大提升。
國有企業大多具有高壟斷性質,但對工程承包國企,情況有些不同,市場競爭趨于激烈,利潤率水平下滑;尤為嚴重的是,工程承包企業屬勞動密集型企業,在自有人力資源不足時,要借助外來用工,很多項目上,外來用工部分的人工費是倒掛的,投標時人工工日單價不足百元,實際支付每人每天超過300 元;當前工程承包企業雇傭的工人,年齡偏大,健康狀況不佳.
工程承包國企抓好規模經濟與重復經濟,優化產業結構,轉戰大市場、鎖定大項目,進入高利潤區,向規模發展要效益;提升企業項目管理水平,強化績效考核,建立項目標準化管理體系,向復制成功經驗要效益。成為工程承包國企的必然選擇。
工程承包國企普遍大而不強,屬粗放、勞動密集型企業,項目組織實施方式落后,產業現代化程度不高,組織、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同質化競爭嚴重,后勤保障社會化不徹底,企業負擔重,總體競爭能力提升緩慢。操作層文化程度偏低,大齡化嚴重,缺乏系統的職業技能培訓,流動性強,項目施工安全和質量隱患多。
工程承包國企要發展,必須大力推進組織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運用四新技術,融合信息技術、綠色發展理念,促進生產方式轉變,行業轉型升級。
工程承包國企做優做強,行業細分+高度集成是一種分化趨勢。
工程承包國企首先要做好人力資源準備。選拔培養骨干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既滿足企業資質需要,也發揮技術創新作用,保持企業在行業中的領先優勢;改革用工制度,落實技術工人勞動合同制,改善工人工作、生活環境,健全權益保障機制,不斷吸收和培養一定比例的自有技術工人,形成分工合理、門類齊全、有專業特色的組織結構。
其次,加強信息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推進和細化專業化施工。BIM 技術的應用,模塊化生產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已在某些工業民用建筑中使用的裝配式施工技術,可以組織流水線作業,效率高,成本低,工期大幅縮短。
第三,走集成化的路子。開發工程咨詢、采購、施工一體化的項目,用企業的規模化效應,引領企業新業態。大體量壩體,高速鐵路,跨海隧道等項目的建設和組織形式,都是技術和規模集約化發展的典型代表。
工程承包國企,要發揮處在國家戰略政策調控一線的優勢,綜合應用各種渠道的建設信息、風險提示、金融服務,擴大金融工具在關鍵項目、重大戰略項目中的作用,依據企業實際,揚長避短,準確預測,在快速變化中把握機遇。
工程承包國企,還要建立健全與市場相適應的工程造價管理辦法,用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便利的清單計價模式,充分的造價依據,準確的價格信息,科學的計價辦法,分段式編制準確反映市場變化的工程造價要素。
我國的建設模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工程承包國企,要找準定位,培養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用強大的業務整合能力,實現企業的組織協同,高效的內部運作,使企業獲得“更好、更快、更長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