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林
杭州子午舞臺設計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在歷史中早有記載,在宋末元初時期,就有“引戲”這一說法,與現代舞臺演出中舞臺監督的作用極其類似。在國外,早期的時候歐洲也有類似的情況出現,后期都被稱為舞臺管理或者舞臺監督,它們不僅僅要確保舞臺演出藝術品質演出程序的正常進行,還在藝術創作生產過程中擔負著策劃、組織和協調工作等重任,具體協調的是演出實施過程中舞臺演出中各個部門和各個環節之間的組織。大多數情況下,現代舞臺演出工作重要核心可分為三個方面,即藝術創作前期的準備工作、藝術創作中的實施工作、藝術創作后期的出演工作。
在藝術創作前期所要進行的準備工作中,導演進入劇組中舞臺監督要隨之一并進入劇組,和舞臺導演同時進行再次創作工作。在此過程中,舞臺監督人員一定要參與導演進行闡述的工作,工作內容包含協助導演完成對人物角色的分配,要協調燈光、服裝、化妝、道具、音響等各個部門的初始創作工作,一定要對導演的計劃有著深刻了解,和導演共同完成計劃的具體實施工作,并擔負起場外的監督工作、協同好藝術部門等各個方面的工作,確保計劃實施準確無誤。
對劇本要進行深度解析,深度了解導演的創作情懷,同編劇一同參加導演對劇本的修改內容,提出自己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在修改的劇本確定下來之后,召集各個環節的相關工作人員開展一次工作會議,會議內容要針對角色分配和協調燈光、服裝、化妝、道具、音響等方面的工作來進行開展,查詢好各個環節的相關做人員的聯系方式,并做好文檔,便于日后應對突發狀況[1]。
安排好前期工作中所有的工作會議時間表,并組織復印、向各個演員分發相應的劇本。
再次召開工作計劃會議,通知相關負責人,導演、主要演員和各個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等來參加此次會議。會議主要圍繞公布角色的分配和各個部門需要參與創作人員的名單,協同導演完成好“闡述”工作,確保各部門的工作是根據導演的要求來展開的。
隨著藝術創作前期所要進行準備工作的結束,舞臺監督也就隨之來到了排練工作階段中。在這一時期的工作實施中,很多具體的工作內容必須切實做到位,因為這一階段是舞臺演出最重要、最難把控的階段。舞臺導演在將前期的準備工作完成后,需要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對節目的排練工作上,這個時候許多劇務就需要舞臺監督來加以協調并進行完成。
例如對音樂、舞美完成進度的把控,相應的服裝合格與否等情況提出具體的要求,對道具的制作或者購買情況的部署,將導演的計劃進行分段落實等,一定要對各個方面的劇務進行妥善協調和安排。
在進行排練實施工作中,舞臺監督最重要的工作可以分為兩方面來概括,首先是在導演進行排練工作時,承擔起除了排練工作外的其它劇務,排練場內的事務由導演進行負責,排練場外由舞臺監督進行協調指揮各個部門來完成工作;其次是在排練開始前要和導演一起以排練為中心制定排練計劃,安排好排練的次序,制定好舞臺場景提前備好節目中需要的道具,在深刻理解好導演創作意圖和現場情況的基礎上進行音效的安排和掌控[2]。
一定要控制好預算,避免過度超支等現象的產生。與此同時,舞美方面要隨時保持溝通,及時掌握工作進度并保證其工作質量,爭取不出現問題,一旦出現問題要及時解決問題,這樣才能確保舞臺美術方面工作有質量的完成。
要以排練的現場情況為基礎,及時向導演提出音樂方面需要修改之處的修改意見,在商議后要及時反饋給負責音樂制作的工作人員,要監督音樂創作人員在合理的時間內完成音樂的修改創作。同時根據現場情況要求作曲人員一同參與排練,如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對于戲曲方面,要及時了解其樂隊的具體編制,將練樂進度的把握放在首要位置。
要以服裝設計為基礎,進而保證服裝制作的質量,尤其是樣式和材質要進行嚴格要求,按照設計標準進行控制,要掌控好服裝設計的規定時間,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好工作。若是現場條件允許,組織一次樣品審核會議,這樣利于更好地發現問題,只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能有效削減因失誤造成損失的風險值。
在制作的道具上,要定期地與制作方或相關單位保持通暢的聯絡,條件允許盡可能到現場監督,嚴格把控好質量。在購買道具時,一定要對數量、質量、顏色、到貨地點、時間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地了解,嚴格把控質量關口[3]。
從現代發展來看,隨之經濟不斷發展,社會逐漸進步,我國的文化事業也在逐漸蓬勃發展,一場成功的舞臺演出已經不單單是演員、服裝道具和劇本這些因素所能完全決定的了。現代舞臺演出已經將更多因素融入到了演出的各個環節之中,如舞臺上的燈光、音響、機械設施等。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舞臺效果在舞臺演出中越來越被嚴苛要求。信息化舞臺監督的監控指揮系統逐漸在舞臺演出中被應用,效果顯著,能夠將公共文化服務和科技進行融合并加以創新。采用新技術的同時相對應的也對舞臺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舞臺監督作為舞臺演出中的重要部分,其所面臨的壓力也是十分大的,所以只有強化自身的文化素質,與時俱進,才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被時代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