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遠
山西太長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護面墻多用于易風化的云母片巖、綠泥片巖、泥質頁巖、千枚巖及其他風化嚴重的軟質巖石和較破碎的巖石地段,以防止繼續風化。護面墻可以有效地防止邊坡沖刷,防止滑動型、流動型及落石型邊坡崩坍,是上邊坡最常見的一種防護型式。護面墻除自重外,不擔負其他荷載,亦不承受墻后的壓力,因此護面墻所防護的挖方邊坡陡度應符合極限穩定邊坡的要求[1]。為增強護面墻的穩定性,在護面墻較高時應分級砌筑,視斷面上基巖的好壞,每6-10米高作為一級,并在墻頂設≥1米的平臺;墻背每4-6米高設一耳墻,耳墻寬0.5-1米。護面墻頂部應用原土夯實或鋪砌,以免邊坡水流沖刷,滲入墻后引起破壞。
砌筑前,要進一步篩選石材,將篩選后的石料沖洗干凈,并保持石材表面濕潤。砌筑工藝采用坐漿分層砌筑,鋪漿厚度一般為3cm-5cm,現鋪現砌,坐石后水平縫寬不大于3cm,豎向縫寬不大于4cm,同時使用適當工具插搗,保障砌縫間砂漿飽滿密實;施工時應在砂漿凝固前將外露縫勾好,勾縫深度不小于2cm;砌筑施工停頓且砂漿已超過初凝時間,應待砂漿強度達到2.5MPa后才可繼續施工。繼續施工前要將原砌體坐漿面砂漿與浮渣清理干凈,并用水適當濕潤石材;砌筑時應避免振動下層砌體;砌筑分段水平縫應一致,嚴禁貫通豎縫;若不能及時勾縫,應在砂漿凝固前將砌縫刮深3cm-4cm,以備后期勾縫。勾縫砂漿標號應高于砌體砂漿,應按實有砌體勾縫,嚴禁勾假縫、凸縫;
一般采用坐漿法。坐漿法是在基礎開砌前將基礎表面泥土、石片及其它雜物清除干凈,以免結合不牢。鋪砌第一層石塊時,所有石塊都必須大面朝下穩定放置,用腳踩踏不動為止。大石塊下面不能用小石塊支墊[2]。填放腹石時,應根據石塊自然形狀,交錯放置,盡量使石塊之間的空隙最小,然后將砂漿填入空隙中,插搗密實;砌筑時大孔盡量做到用大石塊填,小孔用小石塊填,在砌縫中盡量用小片石或碎石填塞以節約砂漿,嵌入的小石塊不得等于大于砌縫間距,不得高于砌石頂面,且必須用砂漿包裹。
(1)砂漿選擇:要求嚴格按照配比要求,使用未超期、未受潮的國標水泥;砂料級配均勻,不含雜草雜物,含泥量要小于5%,沖刷較為嚴重或冬季滲水量較大的護面墻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建議選用3%以內含泥量的砂料;
(2)石料選材:必須按設計要求,選擇材質堅硬,無風化剝落和裂縫的石材;石料強度不小于30MPa,厚度不小于15cm,砌筑主體石塊重量不小于20kg;石塊大致平整,無尖角和薄邊,亦可對石料適當加工。
(3)施工用水:通常可以使用供人們飲用的自來水、河水、井水、湖水、溪澗水(ph值不小于4)等潔凈淡水;水中含有脂肪、植物油、糖類、酸類及硫酸鹽含量按SO3計超過水重量1%等雜物時,應禁止使用;如果對工程使用水的水質發生懷疑時,可用石蕊試紙及氯化鋇溶液進行試驗檢查,若石蕊試紙顯紅色,表示水呈酸性,若在水中滴入氯化鋇溶液后產生白色沉淀,表示含有硫酸鹽,則應取樣進行水質化學分析。
(4)對批次進場的材料按批次進行送檢、抽驗,并按規范要求抽驗砂漿試塊,待檢測報告出來后送監理或養護部門審核,經認可后方可使用。
(5)測量放樣:施工前,要嚴格參照設計圖紙,對護面墻的基礎、位置、墻身乃至坡度進行測量放線,并用木樁和施工線標識出整體護面墻的框架。同時在施工時定期校驗放樣標記和掛線情況,確保準確。
(6)一般護面墻按10米一段分段砌筑,分段處要設置2cm寬的沉降縫,沉降縫要順直且上下貫通,縫內填充瀝青麻絮。
(7)護面墻腳以上0.5m 處設置一排泄水孔,以上每2-3m間距上下左右交錯布置泄水孔,孔后設砂礫反濾層和防滲土工布,泄水孔在墻身斷面方向應有3%的向外坡度,以便于墻后滲水的迅速排出,不得有堵塞現象。
勾縫是保證砌體質量的關鍵環節之一。其作用是使上下左右砌筑塊材料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定牢固,也防止風雨侵入墻體內部,并使墻面整齊美觀。勾縫主要包括勾縫砂漿拌合、清縫、勾縫三步工序。①勾縫砂漿應比砌筑砂漿高一個標號等級,按照設計要求嚴格控制。勾縫砂漿要單獨拌制,嚴禁使用砌體砂漿勾縫。②清縫要在砌體砌筑24h內進行,清縫深度不應小于縫寬的2倍,且將勾縫深度范圍沖洗干凈。不得殘留灰渣積水,但要保持縫面濕潤。③根據施工經驗和理論探討研究,漿砌片石勾縫最宜采用凹縫,勾好的縫應比石料周邊線略低2-3mm。與凸縫相比,凹縫相對抗雨水沖刷、風化剝落、凍融抵抗和耐久能力都優于凸縫。
砌體的養護也是保障砌體質量的重要環節。為保持水分及濕度,應采取防水彩條布或塑料薄膜覆蓋的方式,根據氣候特點每日分次進行覆蓋膜內注水灑水,此辦法既節省人力和物力資源,又能有效保障砌體強度養護。
(1)技術與安全交底。首先要由技術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對施工參與人員進行全面的技術與安全交底,明確施工技術要點規范施工工序,了解施工隊伍對施工工藝的掌握情況,運營中的高速公路護面墻施工環境多為干涉交通情況,要充分結合道路條件、施工環境、施工時間等情況結合《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要求,合理組織科學安排,確保生產安全、通行安全。
(2)質量與安全控制。除去施工單位與監理單位的自查、檢查工作,高速公路的養護單位應當也成立巡回檢查小組,成員由養護單位負責道路日常巡查的人員組成,小組成員利用每日日常養護巡查的同時,完成對砌體工程施工現場的每日巡回監督。檢查組要充分考慮道路通行狀況與氣候變化情況,結合道路養護生產工作經驗指導施工隊伍科學合理的安排部署施工現場,保障生產安全和砌筑質量。
漿砌片石護面墻的邊坡防護加固技術在我國已大面積推廣,雖然能有效穩定和防護道路邊坡,但是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要加強養護管理,貫徹“安全第一、質量為本”的理念,并隨著社會科學不斷進步,我們的砌筑水平也要與時俱進,積極專研發展,從而滿足高速公路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