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陽 溫華興
中冶沈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遼寧沈陽 110169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在巖土工程邊坡治理過程當中,錨固技術應用越來越普遍,而且工作成效大幅增加,為了更好地保證此項工作質量,監管工作人員要對進入場地的施工材料嚴格的進行控制,同時還要提高錨桿錨索注漿工藝,將監督檢查工作充分落到實處,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錨固工程質量。
錨固技術在現如今的巖土工程施工建設期間應用率非常高,且取得了理想的技術應用效果,所以巖土工程施工單位需要在之后的項目工程施工建設期間,對于該技術多做了解,并且在錨固施工過程中做好該技術應用工作,促使巖土工程錨固施工成效佳。巖土工程施工期間可以在相應區域進行錨桿的置入處理,促使錨桿可以與附近土體進行良好的連鎖,在兩者相互作用下產生結構物拉力,促使此處地層力量提升,土體性能改善,施工區域穩定性與強度提高,巖土可以長時間保持較為穩定的狀態[1]。
通過科學的對巖土工程錨固技術進行應用,能夠使工程工期得到有序控制,控制和減少成本方面的投入,對于后期維護工作當中的成本投入也能有效控制。通過巖土錨固技術的應用,使工程邊坡安全性與穩定性得到了大幅提升,正因巖土錨固技術的諸多優勢,近年來該項技術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而且應用工藝也越發的多樣化,目前普遍應用的如加固錨固技術以及短錨桿錨固技術等,這些錨固技術都有著各自的作用優勢。
在提升邊坡穩定性方面,通過預應力錨桿,可以使潛在的滑面摩擦阻力得到大幅增加,最大化法向力。同時通過錨桿應用,使下滑力得到有效控制,增強其穩定性。在具體操作過程當中,需要對預應力錨桿長度科學確定,而且還應當保持其密度,控制和減少結構損壞[2]。
首先,施工人員需要深入到施工現場進行勘察,明確現場的水文、地質地貌以及自然氣候等情況,并通過收集相關資料來對施工現場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以此來加深對于施工現場的了解。其次,施工人員需要根據巖土工程需求來確定所需的施工材料和機械設備,并對其進行檢測,常見的檢測試驗內容包括錨筋材料的試驗、漿體材料的試驗、配套比的試驗,并通過測試來了解施工機械設備的性能。
3.2.1 鉆孔
巖土工程錨固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使用準備好的鉆具、鉆頭在施工區域進行鉆孔施工,使錨桿可以放入鉆孔發揮固結土體的效果。其中進行小直徑淺孔鉆入施工期間,施工人員可以使用氣動沖擊鉆機進行鉆入操作,常規情況下需要控制鉆入孔直徑大小在45mm以下,鉆孔深度不可超過4m。在進行大直徑長錨桿鉆孔施工操作過程中,施工人員可以選擇采用旋轉鉆或者沖擊鉆等設備開展鉆入處理工作,確保長錨桿鉆入孔鉆入施工質量符合要求。具體進行巖土工程施工區域鉆孔鉆入施工過程中,需要施工人員選擇最佳的鉆入設備,在經過測量放線處理的區域進行設備角度、位置的調試,確定鉆入設備無任何使用問題后,施工人員方可操作設備進行鉆孔。在此期間施工人員要對鉆入作業產生的全部數據資料進行完整的記錄,對于鉆孔孔徑及深度參數進行測量。如果相應的參數顯示已達到要求的標準,可以進行穩鉆操作,5min后停止施工,防止立即停止鉆孔所致的孔底尖滅、鉆孔雜物無法清理的問題發生[3]。
3.2.2 錨筋制作與安裝
巖土工程施工單位施工人員需要采用質量檢查合格的原材料進行錨筋的切割制作工作,要求錨筋材料整齊且誤差達到施工方案的要求。對錨筋擠壓強度進行檢測分析,要求該指標參數超過200kN,錨筋材料預留張拉段鋼絞線長度控制為1.5m較合適。所有錨筋制作完成后,需要施工單位設置一處專門的地方進行材料存放,防止雨水的腐蝕情況發生。經過檢查錨筋質量合格后,施工人員可以在相應的施工區域進行錨筋安裝施工,施工人員需要對錨筋安裝角度、位置進行不斷調試,不可讓錨筋呈散開、扭轉樣分布。再次,注漿施工。巖土工程錨固注漿施工作業期間,施工人員需要對錨孔進行注漿操作,促使注漿可以與錨桿材料進行充分結合,顯著提高施工區域錨桿錨固施工效果。實際進行錨孔注漿施工期間,施工人員需要從全部的材料中取出適量的水泥、水、外加劑材料,進行質量抽樣檢查。經過再次質量監督審核,確定未見質量問題存在后,施工人員需要將材料放入攪拌裝置中,依照標準比例進行注漿材料的配置攪拌。在此期間施工人員對于材料的拌和狀態進行觀察分析,施工單位要使用運輸車輛,將配置好的材料運輸到工程錨固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可以第一時間使用這些材料進行錨孔灌漿施工,要求材料運輸車輛在行駛過程中保持勻速,防止注漿材料性質發生較大的改變,確保施工區域注入漿料后可以與附近土體進行良好的固結,避免錨桿發生位置移動情況。
3.2.3 注漿
注漿能有效加強錨桿和其周圍土體的黏合力度。一般情況下會在錨桿的安裝孔內部進行水泥漿的注入,注漿操作期間要重視壓力的控制,其壓力不能高于0.6MPa,同時不能低于0.4MPa,這樣能夠確保錨桿和孔壁之間的注漿質量。注漿操作一般是由內向外的順序,施工人員首先要封住孔口,避免出現水泥漿流出,當水泥漿注入工作完成后,要在水泥漿和孔口的距離處于30cm-40cm的情況下,使用水泥砂漿將孔口填實。施工人員要根據錨桿的技術參數完成注漿操作,同時,也應當滿足施工方案中的要求,在注漿過程中應當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施工人員要時刻關注注漿情況,準確把握二次注漿的操作。一般孔口的二次注漿主要發生在完成錨索的施工以及張拉操作后,采用水泥及水玻璃的漿液來進行二次注漿操作,采用這種漿液的主要原因是該漿液的黏度不高,澆灌較方便,且漿液在水的作用下能夠迅速凝固,具有較高的結石強度,此外,該漿液不含有毒物質,不會對水資源造成污染[4]。
首先,對錨固施工材料質量進行驗收,驗收內容包括材料規格、強度、抗彎強度等,驗收時發現不合規材料及時進行替換,同時根據索賠制度向供應商提出索賠要求,維護施工單位的合法權益。其次,施工期間校驗注漿壓力、鉆孔深度、拌和質量等內容,按照相應建設標準,采用無損檢測技術、儀器檢測法等手段完成數據采集,滿足要求再進行下一環節作業,確保每個施工節點的作業質量。最后,竣工后的質量檢測,待錨固施工完成后需借助可靠的質量驗收方法對各部分施工質量進行再次檢查,常用方法有目測法、儀器法等,對發現問題須及時返工,確保巖土工程的作業質量。
巖土邊坡治理工作開展時,為合理發揮出錨固技術應用價值,必須對施工材料質量進行嚴格控制,錨桿、錨索、漿液、混凝土等,每一項材料的質量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錨固施工安全?,F場管理人員必須對所有施工材料進行質量管理,并做到質量管理信息登記,為后續的核查提供原始資料。
由于錨桿與錨索施工的技術要求較高,在實際施工管理時需進行重點控制,如錨桿與錨索的安裝、后續的水泥漿液灌注、預應力張拉等,每一項工序都需進行有效管理,規避相關施工風險的出現,保證錨桿與錨索的整體施工質量。
巖土邊坡治理項目開展過程中,質量檢查工作是核心,現場監理人員必須對各項工作的施工質量進行嚴格檢查,確保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若存在質量缺陷與質量隱患,必須對相關問題進行及時處理,以有效保證錨固技術的邊坡治理效果。
巖土邊坡治理工作開展時,合理運用錨固技術,可有效增加邊坡滑動面的應力值,以促進滑動面摩擦力的增加,使得滑動面與周邊結構形成整體,提升巖土邊坡的自身結構強度,避免邊坡土體滑坡風險出現。在預應力錨索的應用處理下,可有效降低邊坡土體結構的下滑力,使土體結構的抗滑力得到增加,以有效提升巖土結構的整體穩定性,確保相關巖土工程建設安全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