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偉
濱州市濱城區人民醫院 山東濱州 2566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近些年對于醫療衛生方面的改革力度越來越大,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果。在當前新的時代背景下,醫療保健體制越來越完善,計劃免疫也實現了全覆蓋,對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傳染病的疾病譜在不斷發生變化,雖然經典傳染病的發病率持續下降,但新的傳染病越來越多。而目前我國這方面的人才比較缺乏,再加上如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醫院的人力物力等資源會造成巨大壓力。因此,醫院要充分發揮出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更加妥善的傳染病防治管理措施,保障在應急響應下能夠穩定有序的開展。
在整個醫療衛生系統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事件構成類別中,傳染病占比達到了87.5%。作為傳染病防控救治的重要主體,醫院在面對突發重大傳染病事件的時候,無論是運行管理模式還是常規的診療活動都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首先,作為醫療工作的重點內容,院感防護的工作越來越重要,各部門的工作壓力也在逐漸增加,尤其是當前特殊情況下,還需要承擔應急醫療救援。其次,醫院的應急管理上,無論是資源調配方式、運行機制還是組織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需要進一步改進醫院的資源、崗位和人員配置。最后,在面對突發重大傳染病事件的時候,輿情壓力大、社會關注度高,醫務人員的行為被格外關注,稍有不慎引發的后果是無法預料的。因此,醫院一定要做好輿情引導的工作,做好信息管理和控制[1]。
在應急響應背景下,醫院的組織管理模式會發生巨大變化,所以也需要轉變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盡可能滿足應急指揮的需求,并且對于精準性、時效性和組織性等方面的要求更多更高。在處置重大傳染病時,需要確保有充足的人力支持和組織保障,明確管理目標,將人力資源的管理重點轉變為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和科學調配方面。對于醫院處于一線的醫務工作人員來說,在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時候,需要高強度、長時間的工作,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上都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因此,在調配一線醫務人員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個人的心理、醫院資源和實際環境等影響因素。盡快建立以應急處置為導向的人員配置機制和組織結構,建立高效的應急隊伍和應急體系。
作為應對傳染病事件的主要陣地,醫院需要加強重視應急管理的工作,對工作預案及時進行改進優化,建立更加完善的應急管理體系。并且,要確保預案的可行性和動態性,進一步強化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預案內容主要涵蓋了以下幾方面。第一,評估分析突發事件要素。主要涉及到了人員需求、預計持續時間、緊急程度和危害程度等,明確人力資源應急管理的指揮決策和級別。其次,明確響應范圍。根據實際情況對傳染病進行分級,分別是代表最高級別的紅色,指的是全員響應,其次是黃色級別,代表的是診療區域和3個以上的專科區域同時響應。而綠色級別是可限定的診療區域,只涉及到1-2個專科。最后,是人員調配指揮和工作機構。如果是紅色響應,建立的應急指揮部應當由黨政綜合管理部門、領導班子成員、醫務護理、后勤保障等組成,人力資源部門主要是執行人員的調配,負責指揮部的工作。
對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來說,突出的特點主要有危害復雜性和成因多樣性,因此,在應急狀態下應當適當調整人力資源管理策略。根據應急組織體系,對人員進行合理安排,確保物資供應和安全保障措施得到貫徹落實。首先,落實扁平化網格化管理模式。要根據傳染病的實際防控救治需求做好應急物資的保障管理、應急人員的培訓和協調、醫療救治和綜合宣傳等工作,確保醫院的運行管理組織架構滿足“戰時”要求。其次,落實好各級責任。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內容,做好干部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應急狀態下,干部要充分發揮出帶頭作用,將各級職責貫徹落實下去,嚴格執行報告制度和例會制度,執行“戰時”管理[2]。
對于突發重大傳染病,在開展救治工作的時候,對于醫務人員最為重要的就是防護物資的充足供應,如果無法及時供應或質量達不到要求,非常容易導致職業暴露感染事件的發生。因此,醫院要第一時間成立應急物資保障與管理工作組,確保保證物資能夠正常供應。工作組要將財務、藥劑、器械等部門聯合起來,擴寬捐助渠道。為了防止物資浪費,要對物資規范使用,并針對不同區域的感染風險級別進行合理分區,進一步規范使用管理制度,加強現場的監督管理[3]。
綜上所述,在當前新的市場經濟背景下,醫院不但要做好醫療衛生工作,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才能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對于醫院而言,人力資源應急管理的工作變得越發重要,特別是在面對突發重大傳染病事件的時候,要有完善的應急處置辦法,但受到人力資源結構、信息、資源等多方因素的影響,想要順利開展應急響應有很多的難題。因此,醫院要將人力資源效能充分發揮出來,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對指揮結構進行優化,貫徹落實好人文關懷,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通過高效的應急管理預案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