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東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檢修分公司 北京 100079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電網建設中也更多的開始應用各種創新技術,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電網智能化特征得以增強。對于智能電網來說,智能變電站的實際運行效果影響著電網的運行。而智能變電站的運維一體化可以使原工作模式改變,提高電網工作效率。因此,我們需要要注重智能變電站運維管理工作的開展和完善。
智能變電站是通過智能設備合理分配電力資源,其是基于信息化建立信息網,利用內部資源共享信息,實現迅速反饋,高效分配電力資源,將綠色、協調、開放和共享等充分融合起來的智能設備[1]。此外,智能變電站通過分析數據并將其反饋至指揮中心,通過監控設備最大限度分配利用網絡中的電力資源。智能變電站由過程層、間隔層以及站控層三個層次構成,可以及時傳輸電力,確保電力運行暢通,保障電力運輸,監控電力運行情況,為后續建設奠定基礎。
智能變電站運維是利用變電站控制系統,通過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使變電站建設實現信息化,利用信息技術建立網絡平臺,控制建設變電站。遠程控制系統通過計算機進行計算控制,并與智能設備交換信息,實現科學管理,控制客戶端,核實并記錄數據,保證遠程數據準確[2]。
220kv智能化變電站運維一體化技術重點在于:
(1)二次壓板。維護人員在設置二次壓板時,不可隨意更改參數,確保各種裝置位于初始狀態,控制好投入退出時的壓板狀態。檢修設備開關時,需要做好相關準備后,再進行操作。
(2)智能裝置。220kv智能化變電站站中所使用的交換機和微機,可以通過智能化裝置進行自動控制,但是操作時極易使設備發熱,對設備工作環境產生影響,導致設備故障率上升[3]。
(3)電源。電子式互感器在電源上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被保障站內測控和內繼保裝置作用充分發揮,必須要設置直流工作電源,保障設備保護工作順利進行。實際操作過程中,采用2路直流電源進行供電,若是路電源丟失,則無法完成相應元件保護以及母差保護,導致保護裝置出現閉鎖現象。直接接地時不可直接檢查回路。此外,也可以使用這樣的保護裝置,避免破壞設備。
220kV智能變電站運維管理時,其主要工作在于通信和繼保等技術實現自動化,這些技術與實際工作聯系密切,維護人員需要豐富自身專業知識,對繼保裝置、交換機以及合并單元等進行分析,發現其中的問題,憑借專業知識控制運行問題,及時處理困難問題,考慮問題引發的后果。對此,需要建設高水平的運維管理團隊,不僅需要掌握先進技術和理念,同時還需要積極應對智能化和自動化發展中出現的問題[4]。另外,還需要將人員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定期培訓人員關于繼保、通信、智能化、運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提高人員問題處理能力,加大力度培訓人員,提高其專業化水平,確保運行問題及時解決,進而提高供電質量。
光纖技術的發展為智能化變電站連接屏柜提供了保障。實際應用過程中,交換機端口和光纖連接之間產生了矛盾,初始化下,各端口和光纖連接都會影響日常運維工作。因此,施工人員需要在工作前對端口光纖進行定位,對智能化變電站中的設備做好運維管理工作。施工過程中,避免粉塵等進入到接口中,進而影響光纖傳輸。
智能化變電站監控系統有別于其他監控系統,當前并未制定統一標準,這就是的監控系統由于兼容性問題出現故障。大部分后臺廠家在出廠時都會由于兼容意愿,而使監控畫面不夠規范,無法滿足標準要求。在檢測系統時,盡管及時將信息上報,但是因為上報格式和標準并不統一,信息出現混亂現象[5]。因此,需要建設統一標準,解決系統兼容問題,保障系統運行維護質量和效率,確保設備能夠順利運行。
220kv智能化變電站由于各種技術融合程度較高,彼此之間分界點比較模糊,專業性要求有所下降。間隔層中,Goose作為交換機主要構成部分之一,其在功能上與各線路通暢,要求完全相符,且能夠實現電纜聯絡,明確劃分職責與權限,可以實現歸口管理。系統維護時,需要進行極性設計、驗收以及運行等操作,各環節相互配合,進而使系統運行更加穩定。
智能化變電站中設計的電子資料需要由專人管理保護,以保障資料完善,還需要對資料進行備份。如無特殊情況,不可私自挪用資料,防止資料受到惡意代碼或病毒侵襲,保證資料完整有效。在系統升級時,需要對相關程序進行嚴格管理,以確保設備能夠安全運行。
綜上所述,智能化變電站作為電腦建設任務之一,其對電力企業持續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但是當前220kv智能化變電站運維一體化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究,由于運行時間較短,并未形成標準化管理,對運維一體化發展產生的影響。因此,需要不斷加強實踐探究,總結好經驗,對運維管理加強監管,為220K為智能化變電站的持續運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