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萍
沂源泉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山東淄博 255000
在建筑節能現場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意識到節能現場施工技術的重要性,在考察實際環境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各項施工技術,使建筑施工中的每個環節和整個過程得到切實有效的保障,提高建筑物的穩定性與堅固性。
當前建筑物采暖、制冷消耗資源較多,尤其對于北方偏遠地區,以木材、煤炭為取暖原料的地區來講,其自然資源耗損量極大,阻滯施工建設可持續發展,為此建筑企業可以在現場施工過程中應用低碳、環保墻體,如以植物纖維墻體、不燃無機活性墻體等,依據施工現場建設實況,將相關環保墻體靈活應用在施工建設過程中,發揮其隔熱、保溫、隔音、輕質、低能耗、抗干裂等優勢,同時保證施工現場墻體承建質量符合建筑節能切實要求。除應用環保材質承建墻體外,在施工現場技術人員可以在石膏、水泥、石灰等材料中,科學配比保溫砂漿,依據施工現場墻體建設實踐情況科學抹灰,發揮建筑節能現場施工技術應用能效,保障現場施工技術綠色環保。
門窗是建筑物通風且保證光照的重要建筑結構,為此從設計之初開始,建筑門窗數量、朝向、施工技術等,就需與承建之地溫度、濕度、風向、光照等自然因素相契合,確保門窗現場施工技術科學可行,例如對于北方來講,窗戶不宜過大,通常應用雙面玻璃,用以降低其熱傳導系數,窗口朝向需與光照方向一致,繼而提高室內溫度,削減采暖資源消耗率,提高門窗密閉性,可以在施工過程中應用密閉性材料,密實窗體縫隙,使室內熱量不易散失,針對一梯三戶的中門,可以在其門上安裝小型通風口,為保障其室內環境更宜居住奠定基礎。
在建筑節能現場施工過程中應用浮石、聚苯乙烯板、水泥聚苯板、蛭石板、 廢聚苯粒等節能環保材料,確保建筑屋面施工符合建筑物綠色節能標準,同時在屋頂加設太陽能光板,用以將熱能轉化為動能,滿足居住者家居電器設備制動需求,降低建筑物污染物質排放量。在建筑節能現場施工過程中,積極應用新型屋面鋪設技術,例如依據現場承建需求,采用反鋪技術進行屋面施工,提高屋面防水性能,為今后開展及時、有效的屋面維修、養護工作提供便利,達到削減建筑物養護成本的目的,凸顯建筑節能現場施工技術應用價值。
一般來講,墻體的保溫層主要分為兩種:內側保溫層和外側保溫層,實踐證明,外側保溫層能夠起到良好的保溫效果。在設置保溫層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墻面、房梁、支撐柱等部位的粘接性較差,在施工的時候,需要對這些部位進行打毛處理,使保溫層的堅固性和穩定性得到明顯提升。
(2)開裂、滲水、脫落等是墻體外側保溫層容易產生的問題,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采取合適的措施,提升外側保溫層的效果,與實際環境形成良好的適應性。
(3)詳細了解和考察施工中墻體的具體情況,對建筑標準水平線、踢腳線,門窗洞、護角等進行詳細標注,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設計方案,使墻面保溫層的厚度達到規定標準。
(4)在對墻體抹灰的時候,需要將灰層的厚度控制在10mm之間。抹灰的主要作用是在提升高保溫層初凝面強度的同時,使粘接程度得到進一步的增強,同時降低建筑物的能耗,發揮墻體的應用效果。
在門窗安裝過程中的節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對建筑能源消耗產生直接決定性作用。建筑物通常都會有門窗,其目的在于外界實現熱能的交換,因此門窗的密閉性將會對熱能交換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如果密閉性良好且熱傳導系數低,則會加快交換速度;反之,交換會變慢。為此,在選擇門窗材料時,需要嚴格按照建筑的密閉性能,所選擇的材料盡量不具備高的熱傳導系數,以此有助于熱能交換速度的加快和能源消耗的降低。現階段,關于門窗施工有明顯的區別,即單層與雙層,其中保溫節能效果更好的為雙層,并且在材質上相比較于鋼、鋁材質的門窗,塑料、木質門窗所具有的傳熱系數更低,具有更好的節能效果。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能源資源的消耗量逐漸增多,當今社會經濟發展中節能環保也成為重點發展目標。隨著我國生產生活中對太陽能能源的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國能源短缺現狀,解決了我國不可再生能源的過度消耗問題。太陽能本身是一種可再生、可循環使用的綠色能源,加上其清潔無害的特征,可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進行廣泛應用。站在整體發展角度來看,在對建筑工程節能施工技術的分析中,其實際應用價值在建筑的各環節施工中都有著很好地的體現,與當前社會實際發展理念是相吻合的,進一步推動能源資源的有效節約,實現建筑施工的節能目標,提高建筑節能現場施工技術的優勢發揮。
綜上所述,在建筑節能現場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對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對施工中能耗嚴重消耗的原因進行詳細分析,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有效處理。在作業落實的時候,應充分意識到節能施工技術的重要性,在把握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施工技術,增強其適應性和有效性。做好墻體保溫節能技術、門窗安裝節能施工技術、保溫節能施工技術等的應用與實施,通過一系列科學合理的措施,不斷提升建筑節能現場施工作業的水平,提升居民的居住體驗,促進建筑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