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雅成 周金寶
習主席在中央軍委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實施新時代人才強軍戰略,要統籌全局、突出重點,全面推進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服務、支持、激勵等各項工作,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當前,士官隊伍在部隊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科學評價、合理選用士官人才,使其更好地適應備戰打仗要求、滿足使命任務需要,已成為必須面對的一項現實課題。抓好士官考評工作,應著力推動實現“四個轉變”,切實發揮考評的“指揮棒”作用。
現行士官管理規定中,將士官考評分為日常考評、年度考評和選取考評,明確了各類考評的主體內容,但對內容如何細化、考評具體項目等暫無明確規定。各單位在組織實施中,考評內容中的務戰抓戰指向性不強,大多存在“三多三少”的問題:以條令條例、法規政策等理論考核多,裝備操作、示范講解等實作考核少;以遵章守紀、工作作風等面上考核多,遂行任務能力、安全管理水平等針對性考核少;以隊列素質、共科訓練等單項能力考核多,組訓施訓、研戰謀戰等綜合能力考核少。
考評內容設置決定考評結果質效,直接影響單位選人用人導向,必須著眼能力建設需求規范士官考評內容。一是全覆蓋設置類型。對照士官崗位職責,組織編寫完善士官考核題庫,類型涵蓋理論題與實作題、主觀題與客觀題、基礎題與應用題,通過全方面考評促進士官成長成才,不斷提高綜合能力素質。二是多角度規范項目。按照士官崗位要求,在抓好常用項目考核的同時,區分崗位工作性質以及人員職級,區分難易程度、風險系數大小等情況,突出搞好專業針對性考核,切實把素質過硬、能力突出和群眾認可的優秀士官選拔好、保留好。三是深層次考核能力。根據能力建設需要,既考顯性能力也考隱性素質,既考正常環境下的工作能力也考應急狀態下的處置能力,既考專項能力也考綜合能力,確保士官潛能得到充分挖掘。
士官考評大多由各基層單位自行組織,據了解掌握情況看,考評的方式各不相同,主要采取定期組織個人述職、民主測評、理論考試等傳統做法,不能做到全時全程考評,缺少綜合考評手段;在考評形式上,大多存在重靜態考核、輕動態考核的現象,對在執行任務、參加重大活動中組織考核缺少具體抓手;在考評關注點上,普遍對考評結果、當前成績關注多,對具體過程、長遠績效關注少。這些相對傳統的考評方式,致使考評結果拉不開等次。
實踐中,需要不斷拓展考評方式方法和績效評估手段,提高士官考評結果的準確性。一是堅持常態與專項相結合。在組織理論考核、個人述職、民主測評外,注重在執行重大任務中考核士官,通過全程跟蹤、現場考核等形式,了解現實表現,摸清管理能力、組訓能力、履職盡責等情況。二是堅持年度與日常相結合。將年終一次考變為全年全程考,參照軍官平時考核,探索建立士官工作檔案,詳細記錄各個階段的現實表現,即使單位變換、主官更替、專業變更,也能做到對士官認識的連續性,為綜合評定結果等次提供重要參考。三是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對部隊制度規定非常具體、具有剛性的考核項目,可以直接采取統一量化的辦法;對一些德、能等主觀、軟性的考評項目,堅持定性評價和定量分析相結合。通過方法互補、實績印證的手段,確保考評結果全面客觀。
由于崗位不同、專業不同、層次不同,難以形成統一的考評標準,實踐中普遍存在考核指標不夠全,往往注重日常工作和顯性成績,對大項活動和隱性成績有所忽視;考評標準不夠細,部分考核內容設置比較簡單,評定標準表述籠統,對達到什么程度沒有具體明確,可操作性不強;指標權重不夠清,各項指標對士官考評的貢獻值不相同,所占權重也應該不相同,有的關鍵指標不合格應該具有否決權等等,這方面體現得不夠明顯。
建立統一、規范、全面的考評標準,是加強士官隊伍建設、提高考評科學性的重要前提。一是完善考評指標。著眼士官必須具備的能力素質,將規定明確的德、能、勤、績、體五項考評內容,區分不同崗位、不同類型、不同層級逐項分解,形成與現行政策法規相銜接、相匹配的考評指標。二是細化考評標準。針對各崗位特點,分別設置相應門檻條件,力爭使原則性的內容具體化、籠統性的標準明確化。比如,將軍事訓練成績合格作為選晉士官、評優資格的一項必要條件。三是區分指標權重。考慮到各項指標對士官考評貢獻值不等,把握每個指標的價值導向,對考評指標逐級逐項賦予權重,使關鍵指標發揮關鍵作用。
目前,良好的士官考評機制尚未形成。從客觀上看,當前士官主體是80 后、90 后,時代烙印比較明顯,受社會思想沖擊和家庭因素影響,講物質、講利益的多了,講理想、講奉獻的少了,比學趕幫超的內動力不足。部分士官進取意識不強,自我感覺良好,缺乏危機意識和本領恐慌,特別是有少數士官選取晉級、立功受獎等目標實現后,沖勁闖勁有所減弱。從主觀上看,對優秀士官缺乏足夠的正面激勵,得不到令人羨慕的獎勵;對處于中間層次的士官,缺少相應的措施手段,起不到應有的促進作用;對處于末位的士官懲處力度不夠,起不到應有的震懾作用。
用好考評結果,真正體現干好干壞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能使考評的引導激勵功能達到最大化,有利于激發士官動力活力。一是與敏感事項掛鉤。將考評結果與士官成長進步、評功評獎等切身利益事項掛鉤,在選取晉升、立功受獎、評先評優以及選送參加培訓、療養等方面,區分優劣層次明確硬性考核標準,依績依規實施獎懲激勵。二是組織定期檢驗。采取定期普考和隨機抽考的方式,對士官軍事訓練等級、專業技能等級應具備的能力素質進行檢驗,強化考評結果的有效性,對檢驗不合格的限期進行補考或取消其資格。三是及時通報反饋。通過定期講評、專欄公示等形式,及時反饋考評結論,使士官了解組織對自身的評價,清楚自身優勢不足,明確努力方向和目標,并針對性制定幫扶措施,切實做到每考評一次、能力提高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