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威海市委組織部
物業服務管理直接面向千家萬戶,是群眾關注的焦點,也是當前城市基層治理的難點堵點關鍵點。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發展”重要指示過程中,威海市聚焦物業管理難題,從2019 年起,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全域推進紅色物業工作,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使群眾切實感受到“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設的實際成效。
建立上下協調、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聚焦物業行業管理“九龍治水、權責不清”,導致居民對物業投訴量居高不下等問題,從強化頂層設計、層層壓實責任入手,建立四級聯動的工作格局。一是強化市級層面的引領推動。將紅色物業納入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總體部署,作為全市攻堅突破重點任務推進,市委主要領導帶頭深入小區“把脈問診”,研究指導工作開展。市委組織部、市住建局成立工作專班,出臺加強紅色物業助力精致社區建設等9 個文件,從健全組織體系、聯動機制、規范標準、督導考核等方面筑牢“四梁八柱”。二是強化區市層面的統籌協調。區市黨委書記帶頭將紅色物業作為基層黨建突破項目,建立分管領導任組長,組織、住建、民政、城管等部門和鎮街分管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在住建部門實體化運行物業管理辦公室,常態研究物業管理重大問題,加強工作指導和督促落實。三是強化街道、社區層面的屬地管理。由街道牽頭,建立社區、物業企業、業委會、共建單位等共同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將物業問題列入吹哨報到責任清單,定期研究解決問題,街道協調解決不了由相關職能部門聯動解決,推動形成治理合力。
建立領導有力、規范有序的組織體系。從加強黨組織建設入手,夯實物業行業、企業、業委會組織基礎,引領提升物業管理水平。一是抓實行業黨建。建立“市物業行業黨委—區市行業黨總支—物業企業黨支部”三級組織體系,出臺行業自律辦法等系列制度,實施物業行業素質提升工程,成立矛盾糾紛調解等6 個專委會,構建以隨機抽查為主、重點監管補充、信用管理支撐的物業行業管理模式,有效規范行業發展。二是抓實物業企業黨建。深化“標準化+過硬支部”建設,出臺物業企業黨建服務標準15 條,推動將黨建工作寫入物業企業章程,采取單獨建、聯合建、項目建等方式實現應建盡建。落實發展黨員計劃單列制度,25 人以上無黨員企業全部“清零”,全市物業企業黨組織覆蓋率由20%提升至63%。三是抓實業委會黨建。制定加強業委會黨建工作10 條措施,建立候選人負面清單和聯審把關機制,在業委會組建和換屆過程中,重點吸收社區“兩委”成員、黨員業主等作為候選人,新成立的443 個業委會中,黨員占67%,同步成立業委會黨支部。
創新聯動推進、共建共享的服務體系。堅持黨組織搭平臺、黨員搞服務,盤活下沉資源力量,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形成全員參與格局。一是健全聯建共建機制。組織353 家物業企業全部與社區黨組織簽訂聯建協議,物業企業黨員負責同志擔任社區兼職委員,聯上黨課、聯辦活動、聯抓工作。全市258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全部設立紅色物業辦事窗口,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務,每個社區每年列支不少于3 萬元,支持開展黨建聯建。整合雙報到黨員、群團組織、社區居民、社會組織等資源力量,聯合開展“紅色物業·情暖萬家”等系列志愿活動,在職黨員參與物業服務5 萬多人次,490 支黨員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服務,共同實施服務項目1160 個。健全協商調處機制。在線上,市級將物業矛盾調節關口前置,在新聞媒體、手機直播平臺開設“聚焦物業·你呼我應”欄目,邀請居民揭短板、亮問題、出對策,已有22 萬人次在線互動,調解各類事項4000余個。在線下,發揮黨建聯席會議作用,對涉及物業服務管理的重大事項、重要問題,組織居民參與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督,廣泛搭建“社區網格法庭”“居民說事廳”等載體,協調解決各類問題3 萬多個。健全激勵考核機制。將紅色物業作為各級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結果納入目標績效考核,壓實區市、鎮街、部門責任。
工作開展以來,威海市住宅小區物業覆蓋率由80%上升至100%,市級12345 物業投訴率由7.2%下降至0.4%,業主滿意率由57%上升至90.5%,“齊魯紅色物業”推進會在威海召開,相關工作獲山東組織工作創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