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宗超
“越是工作集中的時候,越能感覺到黨建協理員突出的工作能力,這兩年,協理員們真是給基層解決了大問題。像我們街道,從3 月份開始,所有人都沒閑著,不僅要忙‘兩委’換屆這個重點工作,還要籌備全縣的梨花會,完善發展黨員紀實公示系統、安排黨史網絡學習教育等工作,要是沒有協理員,工作開展起來壓力可就大了。”4 月5 日,剛剛忙完了梨花會開幕式的陽信縣金陽街道黨工委組織委員王濱說。
兩年前,為了破解農村黨建工作隊伍人員偏少,村黨組織書記學歷不高、年齡偏大、對政策的掌握和應用不夠熟練的突出問題,陽信縣創新實施了基層黨建協理員制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基層黨建協理員,分配到鄉鎮一線,讓他們在基層扎根、成長、奉獻,為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注入源頭活水。
“當前,農村黨建標準越來越高,政策性越來越強,現代信息數據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許多農村干部對上級的有關安排有時‘兩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如何操作,大大影響了工作效率,我們迫切地需要一批精兵強將處理農村黨建工作。”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叢洪濤說。
為切實達到選優配強農村黨建工作隊伍這個要求,黨建協理員公開招聘從選人上提高標準,堅持限中共黨員和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不限專業的“兩限一不限”原則,真正選出政治過硬、素質優良的優秀人才。目前,陽信縣分三次招聘了120 名黨建協理員,專業分布、知識結構呈現多元化特點,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來源渠道進一步拓寬。
為解決新招聘的黨建協理員比較年輕、工作經驗不足的問題,縣委組織部把對黨支部書記“培訓+考核”的管理模式拿到了黨建協理員培養管理上來。實施崗前集中培訓,強化基礎業務學習,為黨建協理員構建工作框架;出臺《陽信縣基層黨建協理員管理辦法(試行)》,細化職責任務,落實考核制度,力促黨建協理員成長發展。
“作為一名大學生,剛走出校門就能得到這樣的歷練機會,我感覺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基層黨建涵蓋的面真是太廣泛了,通過幾天的培訓,我也基本掌握了工作的內容。下一步,我會在工作中繼續努力,不斷提升自我,把自己培養成一名優秀的黨務工作者。”2019 年第一批黨建協理員培訓班結束后,小張就給自己定下了目標。
“現在的許多工作,真是多虧了上級選派的小伙子。我歲數比較大了,手機、電腦什么的都不是很熟練,讓我去處理個鄰里問題,還能應付,但是像什么統計數據、人員摸排報表、黨員信息維護等工作,干起來就很吃力了。有了這個小伙子在這里,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最近,我計劃帶著他處理村里的問題,相信很快就能培養出一位優秀的支部書記候選人。”翟王鎮的一位農村干部笑呵呵地說。
實施基層黨建協理員制度,最根本的目的是為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儲備優秀人才,在規范黨建協理員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打造“下派任職+上調掛職”的動態交流機制,真正培養出了一批基層經驗豐富、工作能力突出的優秀人才,為解決農村黨組織無人可選的問題提供了人才支撐。截至目前,15 名協理員通過組織選派、招考等形式擔任了村黨支部書記,69 名協理員長期在工作片從事農村工作。
兩年多來,黨建協理員們下沉一線,扎根基層,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疫情防控、村“兩委”換屆、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信訪維穩等各項中心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貢獻。農村黨員教育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組織生活更加規范,各項數據上報、信息整理、系統維護等具體事務提質增效明顯,打開了陽信縣農村黨建工作新局面。
“基層黨建協理員制度是破解基層工作力量薄弱的現實需要,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創新舉措,是培育儲備優秀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的‘源頭工程’,有利于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的整體優化提升。”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田洪剛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這項制度,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儲備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