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華
(福建省長汀縣第一中學 366300)
高三物理的傳統化教學中,通常存有以優化的應試教育對學生素養提升進行掩蓋的現象,其過分注重構建知識網絡,總結特殊規律,其雖然實現了學習效率的提高,但卻與學生自身的認知規律相違背,而忽視了學生自身的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且和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存有較大差距.想要實現教學的深化改革,高三物理的教學中,就需明確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要求,通過真實情境的創設以及教學過程實施,不僅能夠使學生充分了解到具體的物理知識,而且還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及實驗操作,以科學的推理與論證獲得結論.基于此,高三物理的教學中,需注重與實際生活相貼近,將學習的知識運用于問題解決中,從而使學生獲取到豐富的體驗,并實現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提升.
物理學科由于其學習方法注重過程分析、注重規律總結,且物理學科的學習思維不同,導致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學習方法無法改進且能力無法提高,長期位于“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的學習狀態.新高考更注重物理素養的考查,試題的形式更加靈活,以體現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考查的要求,以往死記硬背的復習方法已經不能夠滿足時代的要求.因此,在高三物理的教學中,需注重強化物理訓練與知識復習,積極構建高效化物理課堂,開展高效化教學,以促進高三物理的課堂教學質量提高.
1.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是高三復習常用的方法,通過合作更有利于學生自主發現和構建知識,提高學生的分析、總結、概括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如“電磁感應”知識復習中,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探究感應電動勢與磁通量等因素之間的關系.在學生合作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分析磁鐵速度、磁鐵數量和線圈匝數最終都導致哪些因素的變化.學生進行思考和交流,很快得出,磁鐵速度變化雖然通過線圈的磁通量總量不變,但是速率改變了;相同速度下,通過增加磁鐵數量,改變了通過線圈的磁通量總量;而增加線圈匝數,相當于將多個“電池”串聯.這些都與磁通量的變化有關,于是學生對實驗進行總結和梳理,分別得出磁通量、磁通量變化、磁通量變化率與電磁感應的關系,并填入下列表格中:

物理意義與感應電動勢關系磁通量Φ穿過閉合線圈磁感線的數量無關磁通量變化ΔΦ穿過閉合線圈磁感線的數量變化產生電動勢磁通量變化率ΔΦ/Δt單位時間內穿過閉合線圈磁感線的數量產生電動勢的大小
2.貼近實際生活
與生活相貼近的物理教學,其通常能夠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優秀提升,因此,需注重探究問題的優化整合,以自主探究的形式,促進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提高.基于此,高三物理的教學中,教師需將核心素養作為導向,促進教學內容的優化,將學科觀念與重構知識的方法相結合,融入學科思維以及探究模式,從而使學生構建的知識體系以及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想要深化學生對于基本方法、基礎知識的有效理解,突破知識壁壘,促進觀念融合,通??梢允箤W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對“平拋運動”的觀念進行教學時,教師可設計與生活相貼近的探究問題,如生活中有哪些平拋現象?平拋物體的運動時間、位移、平拋速度、拋出點高度之間有什么關系?平拋運動的本質是什么,如何計算平拋運動中物體的瞬時速度和方向?怎樣構建平拋運動模型?依據小問題,通過對比法深化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從而是學生形成正確、完整的物理模型,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聯系知識與生活,培養學生的實際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3.物理實驗教學
高三物理的實驗教學中,需依據基礎實驗以及創新實驗不同的兩種課堂內容,選擇不同的方式開展教學.高三物理的基礎實驗教學中,需指導學生自主復習為主以及教師引導為輔的教學方法,而創新實驗的學習當中,物理教師需盡可能運用多媒體,根據基本實驗進行大膽改造與設計新實驗,以實驗器材、實驗原理、實驗數據的多種處理方法進行原實驗改造,并指導學生設計出創新型實驗,從而提出設計新思路與新方法.同時,物理教師在日常的訓練題中需注重實驗問題信息與思路的挖掘,指導學生通過實驗方法對習題當中的相關理論問題實施研究.例如,在力學實驗中物塊在斜面運動復習時,求解出摩擦力做功、摩擦因數,該類問題可指導學生通過實驗題的計算題進行分析與思考,以順利的找出實驗的原理與思路,及實驗所需的儀器及其具體操作方法.在對電學實驗進行教學時,如關于測電動勢與內阻的實驗教學時,可先指導學生將閉合的歐姆定律作為出發點,測量出E、r,需將測電流或者外電壓作為出發點,依據實驗的要求及其器材,設計好實驗數據的處理,并在選擇實驗方法的時候,關注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選擇.對于電學實驗、實驗數據的處理而言,在高考中對其考查的主要方式就是圖像法或圖表分析,因此,需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同時,在實驗復習中,需注重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如電飯煲、電吹風等相關電器的運用與原理、故障分析.通過該方式,不僅能夠是學生自身的實驗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而且還能實現學生自身的解題能力提升,從而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得到顯著提升.
4.開展練講結合
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三物理的課堂教學也需轉變課堂講解過多、過細的教學方法,將教師為主轉變成學生為主,因此,教師需將充足的時間都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練習獲得感知與體驗,積極體味與思考,以激發學生的思考.因此,在課前教學時,教師需注重在題海當中精心選題,引導學生練習與檢測,以促使學生走出題海,以實現應用的教學效果.物理教師在訓練學生的時候,需注重全批全改,對于學生在練習中所暴露的問題需進行歸納整理,只有這樣的評講,才能確保物理課堂的教學實效性.物理教師在講解時,需對學生存有的普遍性問題實施針對性點撥,注重重點、疑點、難點、方法、規律的講解,并對學生的解題方法實施分析,推廣出好的解法,引導學生一題多解,以此對學生自身的創新思維力進行培養.同時,物理題的講解需突出個性與共性,對共性問題需加以重點講評,通過教學大綱作為依據,對問題實質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述.除此之外,物理教師在課堂上需做好示范,對物理過程需透徹分析,書寫簡潔明了的板書,以此滿足高考評分的要求.同時,教師需引導學生構建相應的錯題本,對錯題進行歸納與整理、總結反思,并對易錯的知識點以及易忘的知識點及時回顧與反思,從而使學生準確把握錯題,并實現高效學習.
綜上所述,高三物理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需注重拋棄成見,擺脫舊思維與傳統化教學法,將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作為指導,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需相信學生,科學指導學生準確的把握高考,做學生引路人,以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效緩解高三物理學習時間較緊張且學習效果不佳的狀況,從而使學生實現高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