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儉
有一年我看過兩次病。
一次是春天的時候失眠,醫生讓我先去見心理醫生做測試。
那天我和那個女醫生聊了很久很久,我毫無保留地把內心的焦慮、困惑告訴了她,她也問了我很多問題,還用自身的生活智慧來開導我。
最后的診斷,抑郁癥還沒到,但焦慮是有的。
醫生給我開了一些藥,后來失眠的情況有了改善,到現在沒有再失眠。
第二次是冬天的時候,又去了同一家醫院,臀部酸痛,看了脊柱外科。
醫生聽我的描述,立刻判斷是筋膜炎,再拉伸了一下我的腿,我說我很擔心是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之類的,他馬上寬我的心:“那不會,不要擔心。筋膜炎,吃藥就可以了。”
他給我開藥的時候,問我:“你現在睡眠怎么樣了?”
我還很詫異,我意識到電腦里有我的看病記錄,我說:“現在不失眠了。”
我被這突然的一問打動,我感受到醫生的關心,我覺得很溫暖。
有人說十次看病有十次感受到醫生的態度不好,問診時間短,不耐煩等等。
我真的搞不懂一些人的腦回路,醫生治好病的同時還得賠笑,還得鞠躬屈膝是嗎?
醫生不是服務人員,這是專業性極強的工作,治病救人才是醫生的天職,不需要諂媚。
總之他把我們的病治好了,他盡力了,他在想辦法減輕我們的痛苦,我們就應該從心底充滿感激。
但我們也應該知道醫學本身有遺憾,有很多確實是無力回天的事,現在治不了,也許醫學進步未來就能治好,這都是醫生不可完全掌控的事情。醫生是人啊,不是神。
我覺得但凡那種認為醫生態度不好的人,尤其那種所謂次次都遇到的人,我覺得是不是那人自己有問題,怎么我們就總遇到溫暖醫生,而對方遇到十個醫生,十個醫生都兇。
那要不,去求神拜佛轉轉運氣,這事只能玄學了。
任何的友善,不是只有他人對我們,而我們也得對他人。
所以,我們常說,做人要善良。這個善良,不是相對于大惡的,是無數細小的地方體現出來的善意,理解和尊重。
善良的人對待醫生會理解他們每天接診無數病人,每位病人都獲得了問診的機會,只要治好了病,問診時間長短又有什么關系?
而有些人,內心多多少少是有惡意的,比如他覺得自己沒有獲得醫生的足夠多的關注而想掀醫生的桌子。
所以,我一直覺得,做善良的人,從來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愿你成為禮貌謙遜,懂得尊重,但也不卑不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