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籃球比賽中球員必須合理運用身體對抗和各種技戰術才能獲取更多的空間來創造得分機會并贏得比賽。運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考察法和錄像分析法對籃球運動中球員合理運用身體對抗、個人技術和基礎戰術配合來創造空間差得分進行了具體分析和討論,得出籃球進攻中的空間差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關鍵詞:籃球個人技術;空間差;籃球技戰術
當代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就是更高、更快、更強。而比賽雙方隊員在賽場上所有動作都是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完成的,以籃筐為攻守目標,利用球的本質屬性,以主動控制球為對抗焦點,展開對時間和空間為目標的爭奪,為比賽的勝利爭取優勢。因此在籃球比賽中,如何在進攻中創造空間差獲得得分機會對于籃球運動的健康發展具有顯著意義。正確理解創造空間差的技戰術理念,對于教練員設計技戰術,以及更好地帶訓練隊和教學提供思路具有理論和實際意義。
一 討論分析
1.1空間差的概念
在籃球運動中創造“空間差”的概念應為:在籃球比賽中進攻隊員運用身體技術和戰術配合來在一定的空間內創造與防守隊員之間的時間、距離和位置上三者的差異,找準時機有效進攻[1]。
1.2 合理運用身體對抗創造空間差
身體對抗創造空間差是指球員利用自身優勢創造和搶占有利空間完成進攻。在這方面高大的運動員在進攻時空間位置上更容易占據空間的優勢,高大隊員的高空優勢就非常明顯,在身體對抗來創造空間差對身體素質要求是非常高的,通常在籃下周圍是需要靠過硬的身體素質來創造空間差得分。雙方中鋒隊員在籃下跳的高、爆發力強、空停時間長、空間優勢就越明顯,創造“空間差”投籃的可能性就越大。而矮個球員合理的運用身體對抗來擠出投籃空間,如楊老師所說進攻時向防守隊員主動尋求身體對抗,然后后撤一步給自己創造投籃的空間。
1.3 合理運用個人基本技術創造空間差
個人基本技術創造空間差是指在比賽中球員合理運用移動技術、運球技術、傳球技術、和投籃技術來創造時間、距離和位置上的空間差異。[1]
1.3.1移動技術運用創造“空間差”分析
在籃球比賽中雙方隊員時刻都是在移動的,移動技術是隊員通過腳步速度的快慢和改變變向來造成與防守隊員之間的位移差異,在進攻戰術中進攻隊員移動技術的好壞是直接影響到整個戰術的實施。利用頻繁的移動創造“空間差”在比賽進攻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無球隊員運用腳步動作和身體搶占創造與防守隊員的空間差有利于接球。在進攻比賽中無球運動員合理有目標的移動是打出流暢的戰術配合的前提,提高無球隊員的移動技術運用,創造與防守隊員空間的差異來擺脫防守隊員創造得分機會才能獲得比賽的勝利[2]。二是持球隊員移動技術的運用,隊員要始終保持身體重心,在移動過程中身體重心位置高則穩定度小不利于快速啟動和急停移動技術,重心位置低則穩定度大有利于空間差技術的運用[3]。
1.3.2運球技術運用創造“空間差”分析
(1)體前變向運球。這個動作方法創造與防守隊員空間差是非常有效的,當防守人在一側防守時,進攻隊員突然換手將球轉移至另一側,并且換手的同時,降重心,側身壓肩,將產生一定的空間差來銜接各種技術動作。
(2)后轉身運球:當防守人員貼近防守時,腳步呈前后腳姿勢,身體保持重心平穩,以左腳為中樞腳為例,右手炸球后向右快速轉身,球被右手帶走,右腳邁過防守人一側,身體轉動至防守人側面半個至一個身位,即完成了過人。以右腳為中樞腳也是如此,轉身帶球時不要翻腕和帶球走等違例。轉身速度快且重心平穩,腳步跨度一定大。
(3)胯下運球過人:這是通過胯下改變運球方向過人的基本動作技術,面對對方防守時,為了迷惑對方,不讓對方判斷自己的運球路線,可以兩腿稍稍一前一后分開,球至胯下改變運球方向。
(4)背后運球過人:在過人時,背后運球可以和胯下運球相結合。當從左到右完成胯下運球后,緊接著右手把球拍到背后面,左手順勢接住,如果動作夠快,能一下晃過防守隊員。
1.3.3傳球技術運用創造“空間差”分析
傳球球的技術就是通過球的轉移來產生與防守隊員之間的空間差。傳接球技術在空間上的運用主要是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將球轉移至防守的薄弱位置,如二三聯防的罰球線和三分線四十五度腰部位置。二是將球轉移至轉換進攻或者陣地戰中通過基礎戰術配合跑出空位時的隊員手中。三是將球轉移至面臨錯位時的隊員手中,如小打大、大打小等。傳球隊員要能夠及時有效的抓住機會爭取順利把球傳至創造出空間差的隊員手中,能夠做到想到傳到,第一時間把握好機會。
1.3.4投籃技術運用創造“空間差”分析
在我們施展投籃的時候創造上“空間差”主要表現在投籃的運動員在投籃出手的方位有低手位逐漸到高手位置,主要是投籃隊員針對防守隊員防守重心的下移捉住時機提高空間中的重心投籃。比如假裝進行突破時,當對方重心隨之降低時,突然拔起進行投籃。
1.4運用進攻戰術基礎配合創造空間差
進攻戰術基礎配合是指在籃球竟賽中,由進攻隊員兩三人所組成的簡單配合方法,創造與防守隊員在時間、距離和位置上的差異并獲得進攻空間。進攻基礎戰術配合包括傳切(空切)配合、掩護配合、突分配合、策應配合[4]。從戰術配合運用成功的次數能夠直觀反映一個隊伍進攻能力的強弱,個人能力是基礎戰術配合的前提,而運用整體基礎戰術配合創造空間差是運用個人技術創造空間差的堅實后盾。
1.4.1如何運用傳切配合來創造“空間差”討論分析
傳切配合是指進攻隊員之間利用傳球和切入所組成的簡單配合,包括空切和一傳一切兩種配合方法。一般在對方采用擴大人盯人防守戰術或區域聯防時使用。在比賽可以多次和連續的運用傳切比賽配合來創造空間差,在一場完整的進攻中常常需要掩護突分等基本配合相結合來完成一次進攻。
1.4.2如何運用突分配合創造“空間差”討論分析
突分配合是當持球隊員突破過掉自己的防守人后,遇到補防或者協防后,及時處理球給進攻位置最好的同伴創造空間差進行進攻的一種方式。
突分配合是進攻人盯人防守時或者區域聯防時的一種有效方法,打亂對方防守陣型,壓縮防區,給同伴創造外線機會或者籃下空籃機會。
1.4.3如何運用掩護配合創造“空間差”討論分析
掩護配合是指進攻隊員利用自己的身體選擇合適的位置擋住同伴防守者的移動路線,幫助同伴擺脫防守,獲得空間差創造進攻機會的一種配合方法。
1.4.4如何運用策應配合創造“空間差”討論分析
策應配合是指當進攻隊員背對或側對籃框接球后,通過各種傳球方式與外線隊員的空切、繞切相結合,以擺脫防守隊員、創造各種內外接應進攻機會的配合方法。
二 結論建議
1)在進攻中運用身體對抗創造空間差分析能得出在籃球運動中身體對抗在比賽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訓練和教學中要注重身體素質的練習,提高身體素質才能更好地利用身體優勢創造空間差來得分。
2)從個人技術創造空間差可以得出只有扎實的基本功,全面的技術,才能在比賽中做到克服對手,奪取勝利。
3) 只有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進攻基礎戰術配合,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特長,使隊的戰術內容更加豐富,提高戰術的質量,更好地制約對方。要做到配合默契,掌握時機,才能更好的發揮戰術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黎明華.試析籃球進攻中的空間差[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5(05):113-114+134.
[2]成福民.時空觀視角下的籃球運動[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05):259.
[3]鮑計國.論時空與籃球運動的發展[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34(01):73-77.
[4]李斌. 高校高水平籃球陣地進攻戰術“空間創造”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7.
作者簡介:
王鵬(19970509—),性別 男,民族 漢族,籍貫 湖南湘潭,學歷 碩士在讀,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單位郵編 410000,研究方向 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