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功
摘要:對于民航業來說,安全是其最重要的任務。雖然飛機發生事故的概率很低,但一旦發生災害,死亡率卻很高,會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民航安全的現狀直接影響著我國民航業的發展。當今,民航是人們最常用的出行工具之一,但民航事故日益增多,使乘客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為了進一步提高民用飛機的安全性,有必要加強飛機維修風險管理能力。
關鍵詞:民航飛機;維修風險
隨著航空設計制造業的發展,飛機的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機械事故的比例也從80%下降到20%。根據飛機維修領域的研究,20%-30%的飛機停飛、世界上50%的航班延誤和50%的航班取消都是由于維修失誤造成的,其也是造成飛行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有,以航空修理為主要原因的飛行事故不容忽視,值得特別關注,近10年來,機械原因下降了3.3%,航空管理原因下降了1.2%。但由于航空維修事故呈上升趨勢,使部分事故幾乎翻了一番,從3.4%降到6%,維修失誤本身就是事故發生的原因。研究結果表明,在民用飛機維修管理過程中,維修管理的質量直接影響到飛機的安全。為加強民航飛機維修的風險管理,航空公司應認真承擔飛機維修的責任,并派專家進行風險控制,為人們的旅游安全打下基礎。
一、民航飛機維修國內外研究現狀
民用航空器維修是民用航空公司正常運行的重要領域。提高維修安全管理水平是有效減少維修差錯的有效措施之一,當前,維修差錯管理已納入維修風險管理系統工程。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近十年來在這一領域開展了研究,取得了較為成熟的研究成果,為減少維修失誤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國外民航維修差錯理論已開始在我國民航運營體系中廣泛傳播。這些理論的代表觀點主要有霍金斯-謝爾模型、理性模型、海因定律、模糊綜合評判等。
二、飛機維修特征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飛機設備和系統得到了人性化的更新,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飛機內部結構的復雜性。飛機的維修工作基本上都是人工手動操作的,因此難免會出現各種因素引起的錯誤,但這種錯誤是可減少的。維修后必須重新檢查,發現差錯后應當及時糾正,避免使用維修質量不合格的民用航空器。
對于偶然性來說,它是指飛機多次維修差錯累積的質變結果,這與飛機維修工作的需要是不同的。一些細小的隱蔽性差異很可能引起飛行事故,而這種隱蔽性主要是由于細微的差異和缺陷引起的,這就需要在飛機維修后進行運行檢查,發現無異常,就可以認為修理已經完成。但由于航空設施的復雜性等因素,飛機上存在小部件,具有隱蔽性的特點,因此很難發現異常。維修人員很可能輕視這種風險。一旦出現異常,飛機的飛行就會受到影響,發生飛行事故的風險也很高。
在民用航空器維修過程中,任何環節都會出現差錯,影響維修質量,不利于飛行安全。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飛機結構復雜,多系統相互作用正常。出于這種原因,維修人員就應根據航空人員的故障情況確定故障位置,維修前對飛機進行風險評估,然后拆卸故障部件,修理后組裝并重新檢查。維修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任何操作都會影響維修,而且多次維修后很可能發生積累。
三、影響民航飛機維修風險管理的因素
在在實際維修過程中,任務的多變性和突發性很可能影響維修質量。所以加強人事管理能力建設十分重要,但目前我國的人事管理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國民用飛機的維修管理還缺乏現場管理能力,維修現場混亂,出現維修差錯的可能性很大,航空公司的維修管理體系也比較完善。操作過程中缺乏對應關系,不僅影響了管理者的管理效率,也導致了維修人員的操作失誤。
在人員方面,民用航空器維修風險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人員沒有按照相關程序操作,沒有意識到嚴格遵守這些程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終出現操作維護錯誤;維修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在民航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對維修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大。在招聘過程中,維修人員的素質也越來越高。有的航空公司不注重對維修人員專業技能的考核,為及時滿足人員的需求,聘用了專業技能不合格的人,導致維修人員素質不能完全滿足維修的實際需要。公司維修人員缺乏培訓,整體素質難以達標,導致飛機維修質量難以保證,現有維修人員工作壓力就會加大,部分現有維修人員工作熱情會降低。與其他部門相比,航空公司維修部的工資福利難以滿足員工的要求,使其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在民用飛機維修風險管理中,最常見、最復雜的因素是環境因素,包括氣候、光照等,以及飛機缺陷的影響。如果重要零件的報廢位置存在差異,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維修人員的操作姿態,導致維修人員對故障的感知和判斷錯誤,最終增加維修風險,降低維修質量。
四、民航飛機維修風險管理對策
航空公司要加強對民航改裝人員的培訓,不斷發展提高其專業知識,提高人員技能和操作水平,提高風險意識,建立一支高素質、高能力的維修隊伍,在實訓過程中注重安全,貫穿維修全過程,強化員工職業道德。研究內容也應當更加詳細,向維修人員講解各種飛機、故障、事故等情況,既提高了維修人員的專業水平,又避免了問題的再次發生。
在實際維護風險管理中,相關管理人員應加強對員工操作行為的規范化管理,嚴格遵守相關程序。在明確風險因素的基礎上開展維修工作,進一步保證維修質量。需要注意的是,在維修過程中,如果接到突發性維修任務,經理應當合理安排人員。充分發揮組織領導作用,維護維修秩序,派有經驗的專業人員跟蹤工作,防止維修失誤,提高維修人員的重視程度。航空公司也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工資福利,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有助于觀察維修人員的心理活動,發現異常人員,及時進行心理疏導,避免因粗心大意或不良情緒造成的失誤。
在實際的維修風險管理過程中,維修人員應按有關規定編制工作卡和填寫工作單,確保內容準確、真實,盡量避免使用定性詞匯。注意各個環節的連通性,主要注意航空維修等專業知識,因此,發卡時要注意不同專業之間的連通性,有助于防止差錯和泄漏,提高維修安全性。
在正常情況下,民航維修風險管理過程中,往往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最基本的是環境因素和飛機本身。因此,維修人員應當始終保持嚴謹的態度,不忽視細節和環境因素,合理評估飛機自身因素,分析安全隱患,確保維修質量。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民航飛機維修中,可以加強風險管理,保證維修質量,降低飛機運行風險,保障人員安全移動。航空公司應重視飛機維修風險管理,加強維修人員管理和能力培訓,這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和把握風險因素,開展飛機維修。民航飛機維修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民航飛機維修管理人員要提高維修技能和質量,遵循科學的維修標準,提高維修質量,增強安全風險意識。
參考文獻:
[1]周毅.我國民航飛機維修故障分析和管理改進措施[J].智庫時代,2018(26):216+223.
[2]張春鵬.論民航維修管理的幾點改進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02):205-206.
[3]趙松松.民航航空器維修風險管理研究[J].科技資訊,2013(13) .
[4]李文忠,吳亮德, 機務航線維修風險管理方法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7) .
[5]李少華.民航飛機維修的風險管理工作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26):266.
[6]楊浩.我國民航飛機維修故障分析和管理改進措施[J].價值工程,2018,8(15):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