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馨
摘要:“統籌各要素進行景觀規劃設計” 是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發展趨勢。隨著國家對“城鄉統籌”、“新農村的建設”等發展鄉村的政策的提出,我國大部分鄉村都在進行重新的規劃。對于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研究,在調查分析與查閱文獻的基礎上總結了當前國內外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并對今后的研究進行展望。
關鍵詞:國內外;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研究現狀;發展動態分析
1.國內園林規劃中鄉村景觀設計的發展動態分析
1.1生態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我國部分園林風景區已成為半開放式景區,設計師在對自然景觀進行設計時,很好地保留了原有的鄉村景觀,并且在原有鄉村景觀的基礎上融入新的自然景觀設計,這樣的設計既可以保留鄉村景觀獨特的歷史文化,又可以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的統一。部分自然景區需要游客持票進入,景區內原有的居民依舊會和平時生活一樣,進行生產勞作,游客不會對景區居民的生活生產造成影響。在對原有鄉村景觀文化進行保護的同時,國家應積極鼓勵鄉村原著人民在景區內經營一些經濟項目,滿足游客喜歡在景區內選擇農家樂餐館進行食宿的意愿,夜晚游客還可以參加當地居民的戶外娛樂活動。這樣不僅保留了鄉村原有的風土人情,減少了因景區規劃而產生的不必要的變遷工作,還實現了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與我國園林規劃建設的統一。
2.2延續鄉村區域景觀文化
全球化經濟發展速度之快,加快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經濟和城市化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鄉村自然景觀規劃的發展造成了沖擊。因此,應對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發展加以引導,使其形成園林規劃體制,更好地融入鄉村居民的實際生活中。目前,信息化發展速度加快,許多外來文化對鄉村景觀設計產生了一定的沖擊。為確保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更好地發展,在進行傳統的鄉村景觀設計時,針對外來文化,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做到保留傳統鄉村景觀文化的同時,將外來文化融入鄉村景觀的發展中。外來優秀文化的引用,有利于促進鄉村各區域景觀文化的發展,有利于設計師設計出獨特的鄉村文化景觀,有利于我國鄉村景觀設計更好地適應全球化經濟的發展。鄉村景觀設計需要創造性的指導,在創造的過程中應不斷繼承發揚鄉村景觀文化,從而保護原有的鄉村景觀,延續鄉村區域景觀文化。
2、國外鄉村景觀規劃研究現狀
幾十年來國外發達國家對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研究從多層次、多視角來考慮,獲得許多具有積極意義的成果。如對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原則和方法、建立鄉村景觀規劃的評價體系、以及對鄉村景觀的保護研究等等。 相比新興的鄉村景觀規劃建設,對于傳統的鄉村的保護研究,國家和地方也制定了相對完善的法律法規,居民都擁有較高的參與度和保護意識。總體而言,從對國外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研究來看,具有幾大特點: 側重于生態環境的研究、充分考慮景觀中人的行為研究、注重景觀的社會和文化價值的研究。 國際上在鄉村景觀規劃領域的研究具有核心指導作用的“國際土地 多種利用研究組”是一個由世界多國從事該領域的著名學者組成的國際組織,提出了一系列的如 “空間概念”、“生態網絡系統”以及如何處理鄉村景觀規劃設計過程中的關系問題對世界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研究影響深遠。美國在鄉村規劃中非常重視景觀生態和區域文化的融合所帶來的價值。比較有代表的是 Forman,他在總結了北美與西歐生態空間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 “可能景觀設計理論”為新形式下的鄉村景觀發展提供了理論上的新思路。著名捷克斯洛伐克生態學家Ruzicka 和 Miklos 和德國Haber 等人在鄉村景觀重建和土地協調利用方面提出了景觀生態規劃理論與方法體系 ( LANDEP)以及 DLU 策略系統并在這一領域的理論和實踐上起到重要作用。德國在二戰以后,隨著人們對傳統觀念的回歸,對鄉村人居環境和整合的鄉村意象成表現出了高度重視,對自然的追求成為社會的共識,在改革振興鄉村的過程中,在滿足現代功能需求的同時,極力以改造現有環境、恢復傳統鄉村建筑景觀風貌為特色。另外,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是傳統回歸和原生地域風貌文明的典型代表,在老建筑改造方面有不少獨到的成功經驗。澳大利亞將鄉村農業生產與鄉村旅游有機結合,在創造更大的農業發展市場的同時也塑造了新的鄉村景觀意象。
3.比較國內外鄉村景觀的規劃設計,綜合我國的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的實踐, 我們不難分析出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還存在這很多問題。最主要的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3.1規劃水平較低
研究表明全國完成制定鄉村總體規劃設計的村莊達到了超過百分之六十的高度,但是相比國外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來看規劃設計水平較低。在新農村的總體布局模式上形式單一,甚至盲目模仿城市居住區的布局模式等使得 新農村缺乏鄉村應有的生活氛圍和特征
3.2缺乏合理的規范
國外對鄉村景觀的規劃設計研究已經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意識形態,多國已經制定了相關的規范,鄉村居民的規劃和保護意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我國鄉村居民觀念上的不規范導致對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發展混亂和低層次,雖然很多地方都打著綠色生態村等各色旗幟,形成了一定的意識,但是自行拆舊建新,毫無設計感可言的混凝土平頂依舊隨意而行, 簡簡單單的把景觀規劃設計理解為綠化種植,缺乏合理的布局。
3.3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鄉村生態環境面對居民對資源的無節制的胡亂開發利用來促進經濟增長帶來的不同程度的破壞變得千瘡百孔。傳統農業生態系統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新的促進經濟增長手段的使用使得自然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污染。除此之外,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保護力度還不夠,國家政策和鄉村居民的意識對新農村景觀的理解和開發還存在這一定的局限性。
4.總結
通過綜述國內外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發展和國內外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原則與方法研究、多視角下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研究,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應用。國外的鄉村景觀規劃研究起步早且有豐富的經驗,對我國鄉村景觀規劃有著借鑒意義。國內鄉村建設雖起步晚,但鄉村建設實踐和理論研究逐步推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成效,但是同時存在一些共性的問題,例如鄉村景觀建設形式的雷同、景觀城市化、鄉村生態環境和景觀資源的破壞、鄉村地域文化的缺失等。挖掘和保護鄉村生態環境,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麗鄉村景觀是新時期的重點之一。未來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研究必須綜合多學科的交叉,科學制定合理的景觀規劃設計模式,堅持以生態、人本、多樣、本土特色為基本原則,建立保護與發展之間的可持續體系。
5.參考文獻
[1]路杰,侯淑珺,梁瑞瑞,淺談鄉村景觀規劃設計[J]中原工學院,2019-14
[2]中共中央國務院.《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北京.2018.9.26
[3]李玲斐,園林規劃中鄉村景觀設計現狀及發展趨勢思考[J]工程建筑與設計,2018-5-30
[4]博爾恩,德國鄉村景觀的發展[R]德國,1974
[5]孫一卉,生態文明視閾下的鄉村旅游景觀規劃設計研究——以浙江省為例[D]浙江,浙江農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