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摘要:在我國建筑領域之中,對于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運用較為普遍,此施工技術所具備的優勢較多,應用范圍更為寬泛,同時對于環境造成的傷害也較小,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如其的承載力易于受施工質量的直接影響,并且對于混凝土來說,還為在泥漿之中加以灌注,所以在實施質量控制的過程之中則較為困難,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之中,運用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時,務必要予以謹慎合理的運用,并對此技術予以充分的掌握。基于此,本文以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概述為出發點,而后探討了建筑工程中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質量控制要點。
關鍵詞:建筑工程;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前言:
若想提升建筑結構的穩定性,那么則務必要重視應用沖孔灌注樁,但在具體運用期間,由于一些工作人員未能在最大程度上意識到把控施工質量的關鍵性,所以也未能做到有效運用于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而針對此情況,就需對于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實施細化性的分析和研究,以便保障此技術的運用效果,從而真正確保建筑的穩定性以及安全性。
一、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概述
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主要是利用于沖錘進行自由落體運動,對于巖體產生一定的沖擊作用,在巖體之中形成孔深等滿足于設計要求的孔徑,在進行認真清孔之后,護壁泥漿的相關指標應符合于水下灌注的各項要求,在對于樁孔進行驗收之后,設置好鋼筋籠,對于混凝土灌注導管實施科學安裝。
以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所具備的特征來說,體現為開孔,鋼筋籠設置,水下混凝土灌注以及成樁等方面,因在實施沖孔灌注樁混凝土灌注時,為在泥漿之中所加以開展的,所以對于相關的施工技術具有著十分高的要求,并且在具體施工期間的困難程度也非常大。比較于墩和梁的質量來說,樁的質量更是難以把控,但在運用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過程之中,對于工地條件的適應性卻更為之高,在場地方面也不具備較高的要求,即便在野外作業環境之下,也可符合于工作面的相關需求,尤其是在巖深度方面有著較高需求的孔樁來說,更是能保障成樁的效率及質量。對于砂性土質等較為復雜的地段,均能夠加以運用[1]。相較于以往所運用的錘擊技術來說,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所具備的優勢特點更為明顯,如成孔直徑大、以及噪音較小等。在沖孔灌注樁施工之中,對于正循環沖孔方法、以及反循環沖孔方法的運用均較為普遍,利用于泥漿循環系統,能夠帶走樁孔之中所存在的沉渣,起到孔樁清底的作用,而后則能夠成孔。在進行基樁建設的過程之中,應嚴格把控好泥漿的質量,保障水下混凝土可具備極高程度的穩定性,進而則能夠保障建筑工程的總體質量。
二、建筑工程中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一)工作準備
場地平整、測量放線、錘重選擇等均為工作準備的主要內容,在沖孔灌注樁施工期間,沖孔機為所運用的重要設備之一,能夠針對于各種地質條件選用相應的沖孔機,在現場之中的工作人員,其在開展具體的施工之前,務必要做到認真的勘察現場,掌握現場的地質狀況、以及明確樁徑的各項要求等,在實施沖孔前,需做到精準性的計算孔口標高等,在運用樁基時,必須保障沖孔機的穩定性[2]。若是位置不具備水平性,那么在實際施工期間就易于出現樁傾斜等的狀況。為防范上述狀況的產生,保障樁位具備穩定性,那么在開展施工之前務必要確定好核心位置,做到合理的安裝好沖孔機。
(二)施工過程
其一,沖擊成孔。在沖孔灌注樁施工期間,沖孔為關鍵的工序之一,在實際施工期間沖孔的實際速度、泥漿的實際比重等方面,均會對于施工質量造成較大的影響,若是速度較為之快,或是比重較為小等,則會導致產生超徑、或是坍塌等消極的狀況。對此,護筒能夠在此期間產生積極的效用,除卻可對于地下水壓力實現平衡之外,也能夠做到對于地表水的有效隔離,以及充分保護好孔口地面,在進行沖孔的過程之中,務必要結合于相關的規定來實施合理化的操作,這樣才利于保障成孔的效果,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應注重于了解地質狀況,科學地確定好沖進參數,同時還應壓好護筒,嚴格貫徹“少松繩,勤撈渣”這一重要的原則。
在沖孔的過程之中,起初時需要確保以小沖程加以沖擊,防范沖孔偏離核心位置而產生傾斜狀況,對于孔深來說,待其處于護筒之下約三米時,才可逐步的提高沖擊的速度。在進行軟土層的有效沖擊時,能夠在孔中放置小片石,這樣能夠強化護壁的強度,在實施基巖的有效沖擊時,需運用于大沖程,若是產生了成孔偏移的狀況,則需運用于碎石進行填充,而后再進行沖孔,并且在沖孔期間,若是發現存在較多的孤石,那么則可運用于高低沖程輪流沖擊這一方式,使孤石能夠被大力擊碎,然后擠進至孔壁之中,在實施造孔時,務必要徹底清理好其中的廢渣,而后再緩慢的加大沖程,防范產生卡錘的狀況。
在沖進時,需對于成孔的狀況實施認真的檢查,也要檢測好樁基的實際傾斜情況,從而確保孔的垂直度符合于要求,在沖進的過程之中,還務必要重視運用于檢孔器實施檢孔,并在記錄表之中加以認真的記錄,和地質剖面圖之間加以比較和核對,若是存在不相符合的狀況,則需迅速告知于甲方以及設計者,讓其能夠及時采取有效的策略,確保沖孔的良好實施[3]。另外,在進行沖擊時,還需重視監控好泥漿比重,此比重的明確需結合于土層的具體狀況來加以決定,確保護壁具備較好的穩定性,泥漿能夠形成護壁,若泥漿水和具體的要求之間存在不相符合的情況,那么則能夠運用于粘性土等來實施造漿塑孔,并且還務必要重視于補充泥漿,并對于高度方面加以控制,防范產生孔壁坍塌的狀況,而若是產生了漏水的情況,那么則需加漿補水,而后再結合于漏水的主要因素實施有效的處理。
其二,灌注水下混凝土。在進行二次清孔之后,需對于泥漿比重、以及孔深等方面進行檢查,在確保上述方面均滿足于具體要求之后,才能夠進行混凝土的有效澆筑,對于澆筑以及清孔二者的時間間隔來說,需要低于4個小時,防范孔壁產生坍塌的狀況,而在進行灌注的過程之中,還要確保具備連續性,絕不可產生中斷的狀況,也應重視進行提管插管,避免產生斷樁的狀況,在進行拔管時,應精準性測量以及計算好導管的埋深,其應低于6米,大于2米,在確保于此之后才能夠加以拔管[4]。在進行最后的拔管時,應放緩速度提拔導管,并且還應緩慢的插動,防范泥漿壓進至樁中,且在灌注期間還應把控好灌注的深度,對于超灌量來說,則大約在80厘米。
總結:
總而言之,伴隨我國建筑領域的飛速進步及發展,項目實施對于地基承載力所具備的要求也愈來愈多,且在需求方面也獲得了顯著的增多,在此情況下,在開展建筑工程施工時,對于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加以運用就顯得尤為關鍵。這種技術具備著承載力較為高、以及適應性極強等各項優勢特征,因而在當前的建筑領域之中已被獲得了普遍性的運用,由于相應的地質條件具備著明顯的復雜性特點,并且在成孔時也存在著一定的隱蔽性特征,所以務必要對于沖孔灌注樁施工的總體質量等方面實施大力的把控,防范產生質量方面的問題,最終則利于提升我國建筑領域的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盧藝.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散裝水泥,2021(03):100-102.
[2]景新剛.大直徑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江西建材,2021(04):202+206.
[3]念其振.淺析建筑工程中沖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16):156-157.
[4]王文忠.某房建工程建設中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應用[J].四川建材,2019,45(08):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