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智慧財務管理作為智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只有少數高校實現了跨部門信息共享和統一規劃建設。本文基于全面預算績效管理下從背景、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和預期成效四個方面探討高校智慧財務管理平臺如何建設協作機制、集成一體化實現整合和共享。
關鍵字:智慧財務;預算;績效管理;整合
1.背景分析
1.1規范的施行是高校建立內控體系的外在要求
“為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財政部印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 ,要求高校建立適合學院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體系,并組織實施。
1.2 管理的需要是高校推行內部控制的內在動因
絕大多數高校尚未擺脫傳統資金供給制下“報賬、記賬、算賬”的模式,財務管理職能沒有發揮出來,在實際工作中重核算輕管理。業務工作與財務管理脫節,財務人員只能事后審核報銷票據的合規性、簽批手續的完整性,支出是否符合預算、是否超出標準無法在事前得以控制,往往“木已成舟,不得不付”。況且金稅三期后,發票檢查點太多,驗真驗重難度大,純人工審核效率不高、質量不穩定,財務風險進一步加大。
此外,伴隨著財政改革的實施以及收支規模的持續擴大,使學院財務部門的工作量激增,而財務人員與服務人數的嚴重不匹配,使財務工作變得越來越難。并且由于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公開不到位,職工不能及時準確掌握學院財務管理規定、報銷規范,導致報銷人經常由于手續不全、票據不規范而多次往返財務部門,溝通繁瑣、領導重復審批,延長了了領導審批流程,影響效率。報銷等待時間長,容易引起報銷人員與財務部門的矛盾,降低財務服務滿意度。
因此,學院財務部門迫切需要通過內控體系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優化管理流程,加強預算管控,降低財務風險,提高財務服務滿意度。
2.高校智慧財務管理平臺建設目標
高校財務的首要任務是:預算績效管理,部門數據及時有效共享,業財信息雙向精準推送,以及校園“高峰期“的輕松應對。實現線上財務信息數據共享、業務聯動,報銷在線審批、預算系統控制、編制常態化,助推高校從核算型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從傳統核算型向價值創造型轉型,最終實現以一流的財務管理水平支持高校事業發展,助力高校整體持續創造價值。為更好的達到目標,需建立一個高度集成的財務平臺實現高校的各部門的融合共享,推動高校財務組織變革,提升整體運營水平。
3.高校智慧財務管理平臺建設內容
結合高校實際情況,借鑒其他成熟高校系統信息化建設以及其他行業信息化建設的成功經驗,本著先進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從四個主要建設內容出發,深入四大循環體系的高校智慧財務管理平臺建設,覆蓋全面業務財務管理。建立財務業務、預算業務、報銷業務、采購業務、薪資業務、檔案管理、績效業務、實訓應用等8大業務,實現學校智慧財務的縱橫覆蓋,為校領導展現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宏圖,提供參考路徑。
3.1為實現預算績效管理,建立預算績效一體化平臺
建立預算業務板塊,以會計賬務為基礎,以預算編制、執行(指標、網報、采購、合同等)、核算決算為主線,采取線上填報、多年數據查詢、定期使用進度預警等方式,構建財務部門資金流、二級部門業務流與職能部門關系流的“三流合一”,互通共享的全過程數據鏈。
同時根據科學性、整體性、相關性、可行性、動態性五大原則設置學校收支預算項目的績效評價指標,通過評價指標結果分析預算產出效益和效果,構建切實有效、自動智能的預算績效指標體系。
3.2以“人·財·物”全面管控為目標,打造業財融合型內控平臺
站在預算績效一體化的角度,規范高等學校會計核算,以高校業財融合內控平臺為支撐,整合滾動項目庫子系統、預算編報子系統、指標管理子系統、預算執行分析子系統、決算報告子系統、經費申請子系統、賬務處理子系統、電子報表子系統、校園網綜合查詢子系統,對預算管理從預算編制開始,至預算精細化管理,及預算的執行進行全過程管理。
3.3以服務師生為本,搭建全方位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師生是高校最重要的資源,也是高校開銷最大的部分。高校智慧財務管理平臺,通過統一標準、統一接口與人事部門、教務部門實現人員信息共享、保證信息同步,使得收費管理、薪資管理與人員信息同步動態跟蹤,保證了收費管理系統、薪資管理系統基礎數據的準確性,做到服務于“人”的同步統一管理。
高校經費收支管控通過學生收費管理系統、薪資管理系統、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系統、網上報銷管理系統與經費申請、指標管理、賬務處理、網銀支付互聯互通,借助移動辦公系統,搭建高度集成的綜合服務管理平臺,通過預算、核算、報銷、支付集中一體化,構建一個“統一”的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簡化報賬手續,明示服務流程,告知服務規則,提高服務水平和辦公效率,實現銀校互聯的資金業務一體化閉環。
4.平臺建設預期成效
4.1控制支出,大大減少長明燈、長流水情況
加強了財務人員對資金申請到業務執行過程中的合規性、合法性監控,審批控制更嚴格,不打人情分,減輕財務人員的情感壓力;風險分散分擔更合理,業務部門按工作權限提前介入流程;對院系、部門亦可通過設定財務制度流程等方式實現統一管理、實時監督。
4.2財務部門優化報銷流程,助力科研再上新臺階
財務部門對科研經費使用和報銷中教師普遍反映的問題做了認真仔細地梳理,針對科研經費使用和報銷流程進行了簡化優化,最大限度激發科研人員工作熱情,助力學院教師科研再上新臺階。
4.3全方位的財務服務信息支持,提高財務服務滿意度
為高校教職工提供查詢平臺,廣大教職工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查詢自己權限內的經濟活動數據,實時查詢到自己或自己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項目執行情況、個人薪資發放情況、報銷和借款情況、個人名下資產情況等經濟活動數據,提高了財務服務滿意度。
4.4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有效的數據支撐
運用數據分析技術,可視化的操控界面,實現學校領導從全局把控和實時決策,實時獲取動態的預算安排、可用財力、預算執行等方面的信息,為學校領導的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新時代、新形勢下的高校財會隊伍建設研究[J].王晶.產業科技創新.2020(08)
[2]信息時代高校財務管理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何堯.中外企業家.2019(15)
[3]普通師范類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宋寧.船舶職業教育.2019(01)
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2020-2021年度科研課題《地方職業院校與周邊經濟融合發展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20ZJXH282139)
作者簡介:李金峰(1993-),女,重慶涪陵,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學、財務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