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李偉強 王令剛
利用整個大棚苗床作為試驗地對比研究冠祥“肥中寶”在寒地水稻育苗應用效果。大面積試驗以達到減小甚至消除誤差的目的,本次試驗效果比較理想,其試驗結果表明:冠祥“肥中寶”在使用過程中秧苗出苗、葉色和根系生長正常,無畸型苗,對水稻育秧安全。肥料處理的半棟大棚無立枯病發生,空白對照的立枯病發病率為0.5%,冠祥“肥中寶”處理中秧苗素質各項指標表現較好,可以推廣使用。在下一年農業生產中建議以其產品配合壯秧劑使用,能達到更加理想的育秧效果。
育秧是寒地水稻種植的一個關鍵環節之一,育出壯秧能夠減少或避免立枯病的發生,也有利于水稻插秧效果,有利于水稻返青,有利于水稻分蘗,為豐產豐收打下良好基礎,為此,做了冠祥“肥中寶”保水型微生物菌肥和微生物菌劑在水稻苗床應用試驗。
一、材料與方法
1、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在前進農場科技園區大棚基地進行,超級大棚,3月26日進行營養土配制、擺盤,4月7日播種,品種為龍粳31,種子經友緣種衣劑包衣處理,播后氣象條件較為理想,未進行三膜覆蓋。
2、試驗材料
冠祥“肥中寶”保水型微生物菌肥和微生物菌劑(原粉),生產企業:河北冠祥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空白對照:對照噴等量清水。
二、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1個處理,和一個清水對照,每個處理共計900盤,占地為超級大棚四分之一,試驗各處理具體排列情況按照隨機排列。試驗處理安排如下:
冠祥“肥中寶”保水型微生物菌肥,每棟大棚(360平方米)用量20公斤施用于180平方米苗床,大棚東西走向,東側半棟棚為試驗處理,西側為對照擺盤后播種前撒施保水肥料,臨近播種澆透底水、播種、覆土,正常管理。
微生物菌劑(原粉)于水稻2葉1心初期噴施。
空白對照正常管理不格外施用任何肥料藥劑
三、結果與分析
1、不同處理對水稻安全性調查結果
不同處理對水稻安全性調查結果,各處理于4月7日播種后未進行三膜覆蓋,4月14日出苗,出苗率為92.5和93.1%,差異不明顯,每天觀察長勢及吐水情況,整個育苗期間冠祥及空白對照生長正常,無畸型苗,根系生長正常無異常現象發生。
2、各處理病害發生情況調查結果
各處理水稻秧苗2.5葉期進行病害發生情況調查,結果冠祥處理半棟大棚無立枯病發生,空白處理的水稻秧苗立枯病發病率為0.5%,調查發現各處理無青枯病發生。
3、各處理水稻秧苗素質調查結果
各處理水稻秧苗素質調查結果,調查日期為5月2日,對表中數據分析發現:冠祥處理的秧苗株高為11.2cm,葉齡值3.5,苗基部寬為2.56mm,總根條數為11.6條,百株地上干物重1.55g,百株地下干物重1.6g,四項指標均好于對照。
4、中期生長差異
水稻秧苗生長前期沒有明顯區別,待到秧苗生長進入3葉期后看出逐漸顯現出差異,冠祥生物菌肥處理葉片顏色較深,由于沒有葉綠素測定儀,無法進行測量,尤其是在黃昏時觀察葉色差距比較明顯,并且其葉片比較直立,下垂角度較小,其光合作用效果更加理想。對照處理尤其是在缺水時,葉片萎蔫嚴重。
四、結論與討論
1、安全性評價
冠祥微生物制劑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秧苗出苗、葉色和根系生長正常,無畸型苗,對水稻育秧安全。
2、抗病性評價
冠祥處理秧苗粗壯苗挺葉綠無立枯病發生,空白處理秧苗長勢明顯不如冠祥處理,空白處理的立枯病發病率為0.5%,整體調查發現各處理無青枯病發生。
3、秧苗素質評價
冠祥處理中秧苗素質表現較好,無論是在葉齡或者干濕物重還是跟條數等各項指標均好于對照處理。
4、使用建議
現就目前壯秧劑生產而言,化學養分含量已足夠秧苗生長,需要解決的就是秧苗對養分吸收問題,歷年試驗過程中,建三江所有園區一致試驗結果微生物菌肥對水稻秧苗生長有著積極的作用,尤其是在當地積溫較低,倒春寒現象嚴重的生長條件下,菌肥的作用非常明顯:在本次試驗中冠祥微生物菌肥對于苗床養分吸收利用有著明顯的作用。
冠祥微生物菌肥在連續兩年試驗中,效果明顯,尤其在改善秧苗素質方面作用效果明顯。冠祥處理的秧苗株高為11.2cm,葉齡值3.5,苗基部寬為2.56mm,總根條數為11.6條,百株地上干物重1.55g,百株地下干物重1.6g,四項指標均好于對照,育苗質量的提高對后期插秧工作有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