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衛東
摘要:本試驗通過向水稻葉面噴施不同濃度的硫酸鋅,來研究不同用量的鋅投入對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1、向水稻中投入鋅肥能直接提高水稻的產量,其最佳投入量為20g/畝,可增產6.6%,畝盈利35元。2、水稻噴施鋅肥以后,能有效的增加水稻中的鋅含量,提高大米品種,做出真正的優質大米。
關鍵詞:水稻;富鋅;增產
鋅是植物正常生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作為某些酶的組成成分和活化劑,具有催化葉綠素的合成,促進呼吸等作用。同時鋅作為人體生長所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體生長發育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常被人們譽為“生命之花”和“智力之源”,近年來富鋅大米在國內頻繁出現,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然而,鋅作為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其含量十分有限,植物從土壤中吸收得到鋅少之又少,通過噴施葉面鋅肥,增加水稻中鋅的含量,不但能增加水稻的產量,同時能夠增加水稻中鋅的含量,提高大米品質。本試驗希望通過比較噴施不同用量的鋅肥對水稻的產量的影響,來確定最佳的鋅肥用量,從而達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基本情況
本試驗于2020年于前進農場第二管理區進行,土壤為草甸白漿土,有機質42.3g/kg、堿解氮175.2mg/kg、速效鉀167.5mg/kg、速效磷36.3mg/kg、PH值6.14,地勢平坦,為多年老稻田。
1.2供試材料
供試品種:空育131(生育日數130天~132天,主莖葉片數12片,需活動積溫2380~2400℃。)
供試肥料:尿素(46-0-0),磷酸氫二銨(18-46-0),氯化鉀(0-0-60),七水合硫酸鋅(98%)
1.3試驗設計
本試驗供涉及4個處理,三次重復,所有小區采用區組隨機排列,所有處理如下:
處理1:在孕穗期和齊穗期噴施七水合硫酸鋅,每次用量10g/畝。
處理2:在孕穗期和齊穗期噴施七水合硫酸鋅,每次用量20g/畝。
處理3:在孕穗期和齊穗期噴施七水合硫酸鋅,每次用量30g/畝。
處理4:在孕穗期和齊穗期噴清水。
所有處理其它管理措施相同,均為4月6日播種,5月20日機械插秧,插秧規格30cm×12cm。尿素13公斤/畝,磷酸二銨7公斤/畝,60%氯化鉀10公斤/畝。氮肥施用比例按基:蘗:穗=4:3:3分期施入;基肥在插秧前施入,分蘗肥在4葉后半葉施入,穗肥在倒2葉前半葉施入。磷肥全部基施;鉀肥50%基施,50%穗施。
1.4調查項目及方法
試驗秋收時每小區隨機選取一平米進行實際測產,在一平米中調查平方米穗數,并隨機選取50穗進行穗粒數、千粒重和結束率測定。收獲后取各處理水稻樣品磨成大米后,測定水稻中鋅的含量。鋅的測定采用濃硫酸-H2O2消解,原子吸收測定法進行測定。
2.結果與分析
2.1噴施鋅肥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如圖表1所示,噴施鋅肥后水稻產量明顯增加,噴施量為10-20g/畝時,基本呈現直線增加,當噴施量增加到30g/畝時,水稻的產量相對于20g/畝增加并不明顯,說明在后期噴施鋅肥并不能隨著噴施量的增加而永遠的呈現增加趨勢。從利潤的角度來看,鋅肥噴施用量為20g/畝時能達到一個較為理想的投入產出比。后期再增加鋅肥的投入,產量增加并不明顯。
從表2中我們能夠看出,增加鋅肥投入,能夠有效的增加水稻的穗粒數和千粒重含量,其趨勢與水稻產量呈現良好的相關性。但是后期噴施鋅肥對平方米歲數無影響,因為噴施的時期較晚,對于前期的分蘗基本無影響。
2.2噴施鋅肥對水稻品質的影響
在水稻上噴施鋅肥后,水稻出產的大米中的鋅的含量明顯增加(圖1),大米中鋅的含量與噴施的鋅肥含量呈現一定的正相關。在噴施20g/畝鋅肥以后,大米中的鋅的含量是不噴鋅肥的大米的1.8倍,大米中富含鋅元素能直接增加大米的品質。
3.結論
3.1在水稻的孕穗期和齊穗期噴施鋅肥,能有效的增加水稻的產量,隨著噴施鋅肥的增加,水稻的產量也隨之增加,但是并不是隨著鋅肥的增加而不休止的增加,在鋅肥用量大于20g/畝時,水稻產量的增加趨勢明顯下降。所以筆者認為,20g/畝的鋅肥用量是最為經濟實用的,不但能夠直接增加水稻的產量,而且將鋅肥的利用效率提升到了最大。鋅肥的用量是十分低的,每畝投入不足5元,但是能夠提供大約40元的額外收益,其效果尤為明顯。
3.2在水稻上噴施硫酸鋅,能直接提高大米中鋅的含量。綜合考慮產量因素,在20g/畝的硫酸鋅投入的情況下,大米的鋅含量增加了1.8倍。在增產的同時增加了水稻的營養成分,可以直接增加水稻的價格,讓農戶種出高產優質的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