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英 丁海波 羅文梅
摘要:產業扶貧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發展為杠桿的扶貧開發過程,是幫助貧困戶持續擺脫貧困的有效方式。近年來各地緊抓產業發展,因地制宜布局產業、長短結合設計項目、因戶施策精準扶貧,促進了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關鍵詞:產業扶貧;機制鞏固;風險防控;
引言:隨著脫貧攻堅的不斷深入,產業扶貧工作成效顯著,扶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帶貧作用明顯,利益聯結緊密,在發展的同時,同樣存在自然、市場等不可控因素導致的產業風險。作者以館陶縣產業扶貧現狀為研究起點,探索產業扶貧風險防控機制,分析產業風險形式,為更好鞏固產業扶貧成效奠定理論基礎。
1產業扶貧現狀
館陶縣轄4鎮4鄉277個行政村,總面積4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9萬畝,總人口3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0萬人,是省級貧困縣,2018年退出省貧困縣序列。館陶縣產業扶貧項目覆蓋村277個,覆蓋率100%,產業扶貧項目覆蓋貧困戶100%。
1.1制定政策,支持產業扶貧
縣政府印發了《館陶縣產業扶貧項目收益分配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強化產業扶貧項目收益管理,提高資產收益扶貧項目效益,有效的保障產業扶貧質量;制定了《館陶縣扶持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獎補辦法》,對發展黃梨、黃瓜等農業特色產業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以以獎代補的方式進行補貼;縣政府制定了《館陶縣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產業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并組織實施,積極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貧困戶通過自主發展產業脫貧致富。
1.2穩抓產業,扶貧帶貧
館陶黃瓜、艾草、黃梨等特色產業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一大批好的經驗和做法,在各級媒體廣泛宣傳,叫響了“館陶”品牌,取得很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積極組織開展產業扶貧現場觀摩活動。2019年4月,第四屆京津冀蔬菜對接大會在邯鄲舉辦,館陶縣黃瓜扶貧科技產業園是觀摩點之一。2019年6月,成功舉辦彭祖世界艾草產業博覽會,舉辦了艾草產業論壇、艾草種植、加工、艾灸體驗環節觀摩等多項活動,艾草特色產業全域發展,全產業鏈模式基本形成,產業帶貧、健康助貧初見成效。
2產業風險形式
2.1發展規模上存在風險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產品往往比較單一,受到保鮮期的時限、區域市場供需比等諸多因素影響,發展規模適中則有利可盈,反之則風險加大。一些經營主體業主沒有及時把握市場導向,盲目擴張生產,容易造成產品積壓滯銷,進而導致資金鏈斷裂,生產經營困難,陷入困境。
2.2發展市場上存在風險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雖有活力和潛力,但是起點較低,經營主體業主往往缺乏科學規劃、缺少技術人才,在與市場對接方面不足,對產業市場行情信息跟蹤不到位,區域同質競爭的市場風險隱患較大,造成一些經營主體業主盲目跟風投資產業項目。如大蒜產品市場緊俏時,都投資發展大蒜產業,產出的產品同質雷同,供大于求,最后造成產品降價滯銷,導致經營虧損。
2.3發展環境上存在風險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遍布鄉村,而農業抗御自然災害能力脆弱,遇到惡劣氣候(干旱、洪澇、大風的等極端天氣),極其受到毀滅性損失。
2.4技術保障跟進不力的風險
扶貧產業多是“短、平、快”項目,存在“重上馬輕管理”、技術保障跟不上的問題。
2.5合作主體之間失信的風險
在“企業+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等“訂單式”合作經營中,有些企業享受政策優惠后不及時履責;個別企業鉆“訂單”合同條款“空子”,甚至中途毀約,損害群眾利益;企業、合作社啟動資金充足,后續資金短缺甚至斷鏈,不能按期履行合約。
3建立風險防控機制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做好風險防范是實現產業脫貧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為積極應對產業扶貧,促進產業扶貧工作高標準、高質量發展,為決勝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應建立風險防控機制。
3.1防范自然風險,建立氣候預警體系
與氣象部門加強協作,密切關注氣候變化情況,提早發布氣象預警信息,動員群眾做好風險防范;針對各類氣候條件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分產業制定技術指導措施,并做好日常宣傳。發生災害的,及時組織人員深入一線防災減災,盡快組織恢復生產。
3.2防范市場風險,建立產銷對接體系
加大對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力度,支持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創新生產經營方式,通過訂單生產、入股合作、土地流轉等方式,將貧困戶鑲嵌到產業鏈上,增強小農戶對抗市場風險能力。同時瞄準京津滬蘇等大市場,積極開展農產品宣傳推介活動,不斷擴大銷區市場;建立健全縣、鎮、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培育農產品網絡銷售品牌,促進農產品線上銷售。
3.3防范生產風險,強化技術服務體系
以貧困戶產業指導員制度建設為重點,強化技術服務,重點對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培訓,加快市場主體營銷能力,促進脫貧產業特色化、規?;?、標準化、綠色化發展。
結束語:產業扶貧成效來之不易,鞏固產業扶貧成效是產業扶貧的一項重要內容,產業扶貧是動態持續的過程[2],地方政府起主導作用,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參與,輻射帶動,各主體共同發力,協同進行,才能推動產業快速平穩有序發展。產業扶貧風險的防控是連續的過程[3],對于產業扶貧過程中潛在風險,要及時預警,總結規律,找對策略,產業扶貧成效會進一步鞏固,才能促進產業扶貧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農業產業扶貧應解決好的幾個問題[J]. 劉北樺,詹玲.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2016(03)
[2]產業扶貧項目的運作機制與地方政府的角色[J]. 梁晨.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5)
[3]產業扶貧精準化政策論析[J]. 全承相,賀麗君,全永海.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 2015(01)
[4]產業扶貧融資模式創新研究[J]. 徐翔,劉爾思. ?經濟縱橫. 2011(07)